2025 年 2 月 14 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渝侃教授执刀的强生眼力健艾无级 ® 智简预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DIU)手术全国首批,华中地区首例成功开展。
患者为一名 58 岁的女性,今年 2 月到黄教授门诊就诊,自诉一年前出现无诱因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术前查视力,右眼仅为 0.1,左眼仅为 0.08。患者先做的右眼白内障手术,右眼使用的是传统单焦点散光晶体,2 月 14 日行左眼白内障手术,选择植入艾无级 ® 智简预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DIU),术后第 2 天复查,双眼远视力均达到 1.0,左眼相较于右眼,在 66CM 中视力处明显表现更优(0.6 VS 0.4),患者表示非常满意。这不仅标志着湖北省在眼科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推动了中国白内障伴散光矫正治疗领域的发展,助力白内障伴散光患者重获高质量的远、中视力。
白内障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在我国 60 至 89 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80%,并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唯一科学治疗手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新老年群体对用眼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心态年轻,崇尚自由,追求运动、旅游等多元化的用眼场景,尤其对白内障术后裸眼的远、中视力的期望不断提高。然而,术前角膜散光的问题却在无形中大大削弱了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效果。据《中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我国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患者群体庞大,其中大于 1.00D 的白内障散光患者占比 44%,大于 1.50D 的患者占比 22%。术后散光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老年人对视觉清晰度和舒适度的需求。相对而言,采用单焦点视力改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因其能够提供更宽广的清晰视觉范围和散光矫正,更符合患者的日常用眼场景,成为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理想之选。
作为基于 TECNIS 平台创新研发的单焦点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强生眼力健艾无级 ® 智简预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采用创新高阶渐进折射技术提供高质量的中、远视力,具备更强的普适性与适用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艾无级 ® 智简预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融合了新一代螺旋预装推注系统与 Toric Ⅱ创新型直角磨砂 C 襻设计,不仅使手术操作更为简便,手术效率得到提升,其独特的襻部设计增强了襻部和囊袋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大幅提升患者的术后用眼舒适度,为患者带来触手可及的用眼自由。
黄渝侃教授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教研室副主任,在白内障和青光眼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团队深钻疑难疾病的诊治,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眼科新技术,为众多复杂眼病患者带来更高效精准的治疗。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展现了黄渝侃教授在眼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眼科领域的创新手术和技术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将继续致力于眼科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此次华中湖北首例预装艾无级散光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协和医院眼科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湖北省眼科领域的一大进步。未来,协和医院眼科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患者的光明事业贡献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