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见财经 03-02
暴增270亿!阿里健康,估值“重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烧钱时代终结,互联网医疗正在走出寒冬。

从规模为王到盈利为王,互联网医药的新周期已经开始。

当下,谁能实现自主 " 造血 " 保证利润,谁就能拿到下一阶段的入场券。如果给未来几年互联网医疗一个关键词,我们认为是 " 估值修复 "。从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来看,谁能率先实现盈利,并且保持一定的净利润增速,谁就能率先跑完 " 长夜 "。

2025 年伊始,DeepSeek 燃爆了整个科技圈,在 AI 的加持下,阿里巴巴成为了本轮 AI 浪潮的龙头企业,率先实现了估值修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阿里系最重要的一环,阿里健康一路狂飙,年内涨幅超过了 50%,市值增长超过了 270 亿港元。对于阿里健康而言,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反弹,而是市场对于医药电商估值的重构。

一直以来,医药电商行业一直都是规模为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零售成为医药电商的标签。正因如此,市场对于医药电商企业的估值大部分都是按照零售行业来给的。

很显然,这不客观,也不合理。因为医药电商不仅仅只是卖药,还有其他科技以及服务,同样占比也很高。

以京东健康为例,其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33.0 亿元,同比增长 15%;第三季度经营利润 5.517 亿元,同比增长 216%。报告期内,京东健康继续完善线上医疗服务体验,全新推出多款快速检验服务,实现 " 诊疗 + 检验 + 医药及健康商品销售 " 线上医疗服务模式闭环。

不仅如此,京东健康还推出超过 100 项上门检测及 27 项居家护理服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 14 个城市,进一步提高一站式服务体验。

由此可见,京东健康并不是单纯的卖药平台,而是覆盖了大健康的方方面面。

对于这种困境,市场并未 " 纠错 ",我们认为四年的下跌已经挤掉了所有的泡沫,行业的龙头也已经跌出了价值。且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科技服务相关板块的快速增长,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头部医药电商企业的价值将会全面重估。

2011 年,阿里就开始涉足医药业务,受制于当时的监管政策,其在医药领域的布局,只能停留在表面。直至 2013 年,首批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资质获批,阿里才看到了希望。

2014 年 1 月,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斥资 1.7 亿美元收购了河北慧眼医药的母公司港股中信 21 世纪 54.3% 的股份,才借道完成了对医药零售的布局。

完成收购之后,阿里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

此后,阿里不断给阿里健康注入资产,在大健康的广阔前景之下,阿里健康的市值一度被推高至 4800 亿港元。

作为阿里系在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布局,阿里健康与阿里巴巴之间,一荣俱荣。因此,阿里巴巴估值的变化,对阿里健康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然,对于阿里健康而言,其最大的困境并非来自于阿里巴巴本身,而是京东、美团、抖音、快手等资本集团的无限竞争。在规模为王的逻辑下,电商巨头以及短视频巨头不惜重金,开始在所触及的所有领域开启了无限竞争,其中包括本地生活、互联网医药、到店酒旅等行业。

从财报我们不难发现,从 2017 年至 2023 年,阿里健康一路狂飙,依托阿里系庞大的流量红利,其营收从 4.75 亿元飙升至 267.63 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营收爆发式的增长,净利润的增长并非当时的重点,因为在这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市场当中,更大的市场规模才是当时医药电商的核心。

遗憾的是,激烈的竞争,没能撼动任何一个巨头。随着各家的护城河在这场角逐中逐渐清晰,这场没有赢家的竞争,卷崩了医药电商的估值。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医药电商龙头企业在这场竞争中逐渐沉沦,市值跌幅超过百分之八九十。

这场竞争过后,行业开始逐渐出清,烧钱的模式走到了尽头,各家从出手阔绰,变成了自负盈亏。但好的一点是,随着无底线的竞争结束,头部企业的优势以及护城河变得更加清晰。通过这场疯狂的竞争,行业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规模不一定为王,稳定的盈利才是企业生存的核心。

2023 年之后,资本的退潮让企业对于盈利更加重视,医药电商行业也由此进入了从规模到盈利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头部企业表现最为突出。

根据统计显示,京东健康 2024 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 5.517 亿元,同比增长 216%;阿里健康 2025 财年中期净利润 7.69 亿元,同比增长 72.8%;药师帮 2024 年中期净利润 2182 万元,同比增长 100.69% ……

从结果来看,充分竞争之下,头部企业的优势已经显现。以阿里健康为例,其年度活跃用户已超 3 亿,持续成为国内年活跃用户数最高、年度商品交易总额最大的线上 B2C 医疗健康品零售平台。从这个维度来看,阿里的 " 大健康 " 梦,已初步完成。

当远期的愿景成为泡影,当下的盈利才显得珍贵。

作为一个流量为王的行业,市场对于医药电商行业的偏见,始终没有改观。

当下,电商行业的格局基本已经成型,但是医药电商的渗透还远未结束,大健康产业未来的空间依旧庞大,各家的竞争也依旧激烈。

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拥有流量的互联网巨头,才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依托在巨头之下的互联网医疗板块,本质上还是巨头之间主业竞争的延伸。

从财报不难看出,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药师帮、平安好医生等医药赛道的头部玩家营收都在放缓,而净利润的增速则都在上升。

长期来看,互联网医疗板块的潜力依旧巨大,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大健康服务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在这种趋势下,京东健康以及阿里健康这种头部玩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资源和数字化能力等优势将会逐步凸显。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与阿里健康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超 23 万人,同比增加超 2 万余人。天猫健康平台服务商家数同比增长 25% 达到 4 万家以上,SKUs 持续增长至 7800 万个,GMV 实现同比高质量稳定增长。

中信证券发表研报指出,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多重边际改善。中短期来看,全国多省密集开放医药电商线上购药使用医保结算权限,未来许可范围有望从非处方药走向处方药,从个人账户走向统筹报销,医药电商的使用人数、频次料将增加;长期来看,行业泛化发展前景可观,平台型企业积极打造 " 医 + 药 + 健 + 险 " 一体化健康消费平台。

国金证券发布则研报称,AI 赋能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线上医疗效率与质量双优化。通过医生以及海量咨询数据训练中持续优化,从而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初级诊断咨询,以不断提升的效率帮助医生提高医疗效率。AI 如能参与审方辅助,有望改变完全靠人力进行远程处方审核所带来的低效与误判等问题,极大提升了远程处方管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深化,AI 技术在诊断、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推动医疗行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对于医药电商行业而言,AI 带来的潜力同样巨大,这将帮助头部企业,迅速地实现规模的跃升以及在相关板块的突围。

从上述维度来看,借助本轮的 AI 浪潮,阿里将会完成估值的重构,同样作为阿里旗下最重要的板块之一,阿里健康将会迎来估值的修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里健康 阿里 互联网 京东健康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