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1号 02-28
如何突破资金瓶颈?从匈牙利电影看国际合作与本土创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 号出海 · 第 37 篇

匈牙利电影产业近年来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吸引了大量海外项目。然而,匈牙利本土电影创作却面临着资金的巨大压力和政府资助的不平衡。由匈牙利国家电影学院(NFI)负责的资金分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匈牙利电影的工业化,但却未能有效促进本土创作的多样性和自由度。这一现象凸显了一个问题:匈牙利电影如何突破政府资助的限制,争取更广泛的创作空间?

《粗野派》(The Brutalist)大部分在匈牙利拍摄。图片来源:Lol Crawley/A24。

匈牙利电影产业虽然吸引了许多国际电影项目,但本土电影创作者却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匈牙利的国家电影学院(NFI)由政府直接管理,资金分配上偏向于支持那些符合国家文化政策的项目,而那些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作品常常难以获得支持,大多需要自筹资金。

《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a Woman)由匈牙利导演凯内尔 · 穆德卢佐(Korn é l Mundrucz ó)执导。图片来源:Benjamin Loeb/AP。

在这种背景下,匈牙利的年轻导演和独立制片人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人表示,由于资金的短缺和选择性支持,创作自由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缺乏市场支持的情况下,许多具有创新潜力的作品未能得到应有的展现空间。

匈牙利电影产业的困境,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是产业结构和政策引导上的一种瓶颈。虽然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为匈牙利电影带来了更多资源,但政府对资金分配的干预,却让本土创作在质量和多样性上受到限制。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许多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政策支持,保持创作自由的同时,与全球观众产生深度共鸣,是电影能否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展的关键。

匈牙利电影产业的经验表明,国际合作能够有效推动电影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但如果过度依赖政府资助,可能导致本土创作的局限性。出海也不仅仅是通过国际合作获得资源和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创作的多样性。只有在保持创作自由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电影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译者|罗晓珺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The   Guardian

原文作者|Lili Rutai  

原文发布日|2025.02.27/ 周四

《主编浅度》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电影 匈牙利 the 导演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