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美食一定是春天限定的话,那青团应该当仁不让了。取可食用的野草取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这就是青团,现在青团越做花样越多,馅料也越来越丰富,有豆沙馅、芝麻馅、莲蓉馅、荠菜肉馅、冬笋肉馅、咸蛋黄肉松馅等。和春天很般配的青团制作起来并不复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促成青团碧绿色泽的“青草汁”,“青草汁”一般多指的艾草,但实际在春天的时候,在春天还有几种植物都可以用来制作青团。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青团真正用到艾草的少之又少,艾草制作出来的青团有独特清香气味,而且味道浓郁;三、四月,清明节后正是艾草采摘的最佳时期,艾草多生于田间地头,喜向阳而生,艾草用途也很广,除了食用之外, 也可用于药用,而且在民间,端午节时门头悬挂艾草也可以用来驱邪。
艾属菊科蒿属,也可以称为艾草,艾蒿,艾叶,过去用取艾草汁过程略显复杂,新鲜艾草用石灰水炝制,再用大火熬煮,最后漂洗捣出浆汁,最后将过滤出来的艾草汁揉入糯米粉团中,包上馅料,蒸熟即可。02 福建人最爱的鼠曲草
鼠曲草对于福建人来说不陌生,每年清明前,“鼠曲粿”就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季节性的小吃,也是用到了鼠曲草这种植物的汁来制作。鼠曲草又名鼠耳草,系菊科植物,中药称白头翁,野生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它有许多别名,如鼠耳草、黄花果、白头草、清明菜等近四十几种叫法,所以用它来做成的小吃也有着鼠曲粿、清明粿、黄花麦果等小吃名称了。用鼠(糍)粬草汁做成的小吃有特有的甘香味道。用鼠曲草也可做成青团,颜色没有艾草那样绿,其表面呈现黄绿色,口感软糯,香气四溢。从田间采集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再将团块分成小块,压捏成圆饼,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或入锅油煎熟即可。
03 上海人最喜欢的野菜之一草头
草头是上海人喜欢的一种野菜,在农村里原来的草头本为给牛羊的饲料,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苜蓿。每年到了春天草头上市,草头也作为一种春天的应季蔬菜来食用的,用草头做成的,在上海有一道名菜草头圈子就是用到了草头加猪大肠,可能猪肠出现在菜名中不雅,就以其形来命名,草头圈子,这也是杜月笙最爱的一道菜。草头开黄花,三片叶,一般都是大片生长,将采摘好的草头洗干净,然后用搅拌机打成浆倒入糯米粉中揉,面团的颜色呈现淡绿色。用草头制作的青团,味道清香。
04 对麦田有害的浆麦草
浆麦草其实是一种对麦田有害的杂草,但它的着色良好,所以在包邮区的人们喜欢用它来制作清明粑。取浆麦草不复杂,因为它含有大量水分,直接将它的汁液挤出来,和糯米粉充分拌匀。用它制成的清明粑色泽鲜艳,做出来的青团又甜又香,所以很多人在制作青团时会选择它来做“青草汁”。不过要提醒注意的是,浆麦草和另一种名为大麦草的十分相似,不熟悉的人容易混淆,区别是大麦草比浆麦草的麦杆更粗一些,大麦杆的根部略呈红色,浆麦杆不像大麦草那么直,而是趴在地上生长。因此,如果大家想要去采摘浆麦草的话,一定要注意鉴别,不要摘错哦。05 古老的植物苎麻叶
苎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有好几千年了!它是中国传统且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现在仍然有大面积的种植,除了可以作为纤维作物用来供纺织用以外,它的嫩叶还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用苎麻做青团,制作时将苎麻叶的叶子煮熟,剁碎后取汁液,揉入糯米粉中,不过苎麻叶的缺点是它做来的青团颜色不亮丽,而且闻起来香味不足,取苎麻叶汁时最好要加点食品级石灰水去除酸涩,也可以加入小苏打,中和其酸性物质。客家也有关于苎麻叶的特产“苎叶粄”,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尤其是以春夏两季的最为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