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保 02-26
五问DRG下的商业健康险改革:从短期到长期,该怎么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商业健康险,这个承载了人身险行业太多希望的市场,过去十年中,每当提起,就俩字:蓝海;胆再大点的,四个字:万亿蓝海。

确实,2012 以来,健康险占比明显提升,仅人身险行业,其保费收入就从 2012 年的 8.6% 跃升至 2022 年的 22.3%,成为仅次于普通型产品和分红型产品的大险种。

其中最具价值的重疾险,不仅为诸多保险公司贡献了大量的价值业务,还成为个险渠道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而百万医疗险更是健康险向下渗透的主力军,出了太多的网红产品,捧红了太多的中小保险公司,还为生死挣扎的中小财险公司编织了 " 非车新极点 " 这个美梦。

亦社亦商的惠民保,同样被给予了太多的希望,成为保险公司梦想中的获客、育客神器。

但,事情发展总和想的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2020 年后,随着重疾新规的推出,叠加百万医疗险渗透的触底,和惠民保的是是非非,让挂着 " 万亿蓝海 " 这个名头的健康险,有点尴尬:

2024 年健康险保费收入 9774 亿元,第三次未能突破万亿大关,让一些原本乐观的学者也变得怀疑起来;且健康险在人身险市场中份额,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24 年底仅为 18% 左右,比 2022 年下降了足足 4 个点…

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DRG/DIP 来了,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1

-Insurance Today-

DRG/DIP 终究是来了

是四方利益的重塑

DRG/DIP,不是什么新东西,说了好多年了,尽管早有 " 三明模式 " 试点,尽管早有学界讨论,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要事情不到眼巴前,只要感受不到切身利益正被触动,便是歌继续唱舞继续跳,照旧。

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这极为形象地描述了多年前的商保,和还停留在纸面上的 DRG/DIP。后者就是那个共鸣的响指,而即将被震碎的,就是商业健康险市场。

如今狼终于来了,拉开了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的重塑大幕。

但保险行业七嘴八舌的讨论,看来并没有准备好,甚至从前端销售人员到后端产品设计,DRG/DIP 到底会怎样影响商保医疗险,大家也挺懵。

其实这也不单单是保险行业自身的问题,要看到,DRG/DIP 在支付端动刀子,划开的是医保商保、医院、医生和病人这四端的既有格局,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

不过 DRG/DIP 的点,到是明确,支付端的这个刀子,切的就是医疗费用这个老大难题,通过对医疗费用的打包和限制,规范过去广受吐槽的 " 过度医疗 ",促使医院从 " 创收 " 转向 " 成本控制 ",缓解医保基金的压力。

但费用限制了,对复杂病情的病人可能就没那么 " 友好 " 了。

毕竟这个病加上那个病,往往会出现 "1+1>2" 的结果,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医生要么不愿意接手,要么采用保守治疗,要么胆大一点 " 就高不就低 ",把轻微的并发症说成严重的并发症,搏得更大的诊疗预算。

而支付端,医保不说,乃最大的受益方;至于商保,将面临过去 " 嫁接医保之上 " 生存模式的挑战。

2

商保的烦恼

百万医疗等产品首当其冲

虽然控费能更充分地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普惠属性,但对于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来说,不算个好消息。

一方面,在 DRG/DIP 模式下,自费也不是想自费就自费的,因为医院本身对自费有比例限制,比如一家医院可能自费率不能超过某个阈值,比如 15%,否则将被考核。

另一方面,一些保险产品,尤其是百万医疗险,变得鸡肋起来。

首先是在控费之下,医疗总支出降了,能报销的自然变少了,让人觉得保费这钱 " 白花了 ";其次,想绕开 DRG/DIP,那就得以 " 无社保 " 的身份投保百万医疗,但这又会拉高保费,甚至和入门版中端医疗险价格差不多…

还有就是,大家青睐的原研药,不但在医院可能买不到了,院外也悬了。过去可以手写处方,去外面买然后找商保报销,但现在是电子处方,直接给到药店…再者,如果这个药压根儿就没有进入医保目录,那么这个药根本就开不出来…这使得医院处方几乎不能外流,让诸多百万医疗险过去宣传强调的 " 外购药保障 " 责任大打折扣。

至于说抛弃百万医疗险,投奔中高端医疗险,也并非所想的那般好。

若是看最低配的 " 乞丐版 ",似乎中等收入群体尚可负担,但要看到的是,此类 " 入门产品 " 多不包含门诊责任,或有较高的起付线,要想实现真正的国际部、莱佛士等高端医疗机构就医自由,还需花更多的钱去买更好的医疗险产品。

如此一来,便可看到,如今中等收入群体的商保需求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真空:虽然百万医疗修修补补能凑合,但终究是权宜之计,真正能满足中等收入群体需求的商业健康险依旧缺位。

而中等收入群体,又恰好是商业保险最为优质的一批客户:有不错的支付能力,且数量庞大,是众多保险公司最想切入的群体,但事实上这些年商保对其需求的把握,可能并不准确,开篇提到的连续多年未能破万亿的健康险保费,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如今,情况更复杂了,在 DRG/DIP 模式引领的医保医疗改革中,商保到底该怎么干?

3

近忧,远虑

DRG/DIP 影响到底几何?

当然,百万医疗险也好,中高端医疗险也好,都是具体的产品问题,不过是 DRG/DIP 改革下的短期影响。

那长期影响,又是什么?

我们看到,前几天《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流传开来,再加上今年即将推出的丙类药目录,意味着还有着诸多的配套政策即将出台, DRG/DIP 到底将怎样重塑就医和支付,还未可知。

不过,有五个问题,或者说是需要厘清的点,倒是明确。

第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体现了政府哪些深层次的政策导向与意志?

第二,医保支付改革对商业保险领域意味着什么,如何借此东风进行产品与服务的革新?

第三,在医保支付改革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如何与国家战略保持同频,实现协同发展?

第四,数据共享机制对商业保险的产品研发、风险管控及服务创新有何深远影响?

第五,医保丙类药品目录的发布对创新药支付机制有何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在此领域应扮演何种角色?

那,这些问题的答案究竟是啥?涉及面如此之广,可能并非医院、医保、医生和支付端的商保任何一方能说得清的,必须要有一场融合多方视角的讨论,可能才得以洞察一二。

为此,今日保欣然推出《2025 · 创新汇》系列沙龙,首期就聚焦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商业健康险如何顺势而为 " 这个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期沙龙由今日保研究院发起,联合群畅健康管理研究院、安永(中国),同来自学界、医学界、药企、行业专家、直保公司、再保公司、中介公司、科技公司的专家学者们一道,关起门来,把 DRG/DIP 下商保的近忧远虑,从不同的角度一一摆出,有啥说啥,把大家最关心的点聊痛快,聊通透。

欢迎留言说出你对 DRG 的疑惑,你的问题都将得到现场专家的一一讨论和解答。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 站   |   快手   |   西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健康险 医疗 医疗险 医保 重疾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