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刀 02-19
中国芯片首富,凭什么如此“松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一、

最近北京召开了高规格的民企座谈会,华为的任正非、阿里巴巴的马云、宇树科技的王兴兴等一众大佬现身,一个个正襟危坐。

但最惹人注目的,却是坐在雷军和王传福中间,松弛得很突出的虞仁荣。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但提到他创立的 " 韦尔股份 ",就很牛了。

" 韦尔股份 " 是国内最大的图像传感器厂商,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索尼和三星。

创始人虞仁荣,则是货真价实的中国芯片首富。

当然了,民企座谈会能上桌的,个个都不差钱,虞仁荣肯定不是最有钱的。

但他却是最 " 善 " 的 " 首善 "。

2022 年,虞仁荣提出捐款 300 亿,在家乡建设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暂名)。

消息一出,石破天惊!

要知道,2021 年的《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榜的 100 名企业家,全年加起来共捐了 245.1 亿。

结果虞仁荣直接 0 帧起手,上来就豪掷 300 个亿,能不炸翻天吗?

到 2024 年,虞仁荣已经兑现 53 个亿,力压雷军登顶《2024 胡润慈善榜》,成为" 中国首善 "

而紧随其后的雷军,则是在母校武汉大学 130 年校庆时,捐了 13 个亿。

只不过,比起玩转互联网的 " 小米第一帅 ",虞仁荣很低调很神秘,鲜少接受采访。

但他的发家史却精彩绝伦,堪称传奇。

二、

1984 年," 华人世界船王 " 包玉刚回家乡省亲,大手一挥捐了 2000 万美元创办 " 宁波大学 ",乡邻们夹道欢迎。

人群中,一个 18 岁的少年,如同刘邦在咸阳第一次见秦始皇时,发出 " 大丈夫生当如此 " 的宏远一样,他也默默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这个少年就是虞仁荣。

多年后,梦想生根发芽,虞仁荣的愿望也生根发芽了,他资助创办的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暂名),已经投入建设,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奠基典礼上,他说:" 在毕业以后的经商生涯里,在家乡办一所好学校是我心底时时翻滚的梦想。"

少年壮志得酬," 一村捐出两所大学 ",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虞仁荣和包玉刚,都是宁波市镇海区钟包村人,也都捐建了大学。

这个村子很传奇。

1843 年上海开埠,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宁波商人嗅到商机,从一开始的 " 跑街 ",到大刀阔斧进军外贸、兴办实业,创造了百余个中国 " 第一 ",如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华人开设的五金杂货店、创办华人第一家银行、设计制作了第一套中山服、兴办我国第一家日用化工厂……

" 宁波帮 " 由此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

而第一代 " 宁波帮 " 商人包玉刚、叶澄衷,都出自钟包村。

影视大亨邵逸夫的故居,距离钟包村也只有 5 分钟车程。

出生在这个风水宝地的虞仁荣,脑子也很灵。

虽然家里很穷,但他脑筋灵活,读书也很用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1985 年,他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无线电系 85 级 EE85 班的一员。

这个班也很传奇。

除了虞仁荣,兆易创新创始人之一舒清明、格科微创始人赵立新、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燧原科技创始人赵立东等芯片、传感器领域的风云人物,都出自这个班。

可以说,这些人撑起了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半壁江山。

当然,那是后话了。

但大学时,虞仁荣已经天赋初显,那种该死的 " 松弛感 " 羡煞旁人。

三、

有一回,他打了一通宵麻将,结果第二天一早去参加全校数学竞赛,竟然拿回了一等奖。

这种猛烈的 " 松弛感 " 让同学们惊呆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学神吗?

更牛的是,学习之余,虞仁荣还做起了生意。

他把北京海淀的试卷,转手卖到河北保定,从中赚差价,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 " 试卷经销商 "。

但玩归玩闹归闹,他的专业课从没落下。

1990 年,从清华毕业后,虞仁荣先干技术,再干销售。

在业内 TOP 级企业浪潮集团当了两年工程师后,进入香港龙跃电子,代理分销电子元器件。

从货源到渠道,虞仁荣摸得一清二楚,积攒了不少经验和人脉。

直到 90 年代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大爆发,VCD、DVD、MP3 开始普及。

站在风口上的虞仁荣,决定自立门户。

1998 年,32 岁的他,创立 " 北京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 ",分销电子元器件。

因为既懂技术,又懂销售,路子也熟,还有人脉,虞仁荣深得客户信任。

他成功拿下安森美、松下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的代理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到 2006 年,他已经成为北京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年利润高达 1000 万美元。

这一年,虞仁荣 40 岁。

人到中年,事业有成,有钱又有闲,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虞仁荣并没有安于现状。

他深知,做经销商虽然赚钱,但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走不长远。

" 做经销商只能喝口汤,要想吃肉,必须搞自主研发。"

为了 " 吃肉 ",虞仁荣又干了件大事。

四、

2007 年,他在上海成立 " 韦尔股份 ",一边做分销一边搞研发。

分销,是他的老本行,自然不在话下。

但研发,虞仁荣没有经验,而且半导体领域不仅研发周期长,还特么烧钱。

所以公司成立初期,磕磕绊绊,发展缓慢。

但经过市场调研,虞仁荣很快就找到了破解之法。

他决定从技术门槛较低、市场需求量又较大的两个产品,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 IC 产品入手。

而且,为了有钱搞研发,虞仁荣坚持" 两条腿走路 "的运营模式,用分销赚的钱,支持产品研发。

这一来,分销和研发并行,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但走得稳还不够,虞仁荣还想飞得高,可光靠两个自主研发的产品,怎么把公司做大做强?

最快的方法就是并购。

2013 年至 2015 年,韦尔股份多次发起并购,一步步扩大业务范围,企业实力也日渐雄厚。

2017 年 5 月,韦尔股份成功上市。

上市,就意味着有钱了,于是虞仁荣二话不说,直接干了票大的!

彼时,韦尔股份的主营业务仍然是分销,依旧喝汤多、吃肉少。

为了吃更多肉,虞仁荣花了两年时间,成功收购北京豪威,完成了堪称 " 蛇吞象 " 的惊天收购案!

为毛说是 " 蛇吞象 " 呢?

五、

这里先简单介绍下北京豪威。

北京豪威,前身美国豪威,1995 年创办于美国。

但其实团队成员大多是华人,有不少清华留学生。

凭借对 CMOS 技术的深入研究,豪威成功脱颖而出,并实现弯道超车,力压索尼、三星两大巨头。

巅峰时期,豪威不仅是苹果的供应商,还独占全球 50% 的 CIS 芯片市场。

成立 5 年后,它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但由于是创业公司,豪威的产能依靠代工,不像索尼、三星哐哐砸钱自主生产。

时间久了,短板越来越短。

豪威被竞争对手反超,又被苹果踢出局,只能含泪退市,开价 120 亿寻找金主。

而 2017 年,虞仁荣向豪威抛出橄榄枝时,韦尔股份市值才 80 多个亿。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韦尔想收购豪威,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但虞仁荣志在必得。

两年后,他以 152 亿完成收购,书写了业内传奇。

经此一役,韦尔股份正式进入火热的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一跃成为全球第三的图像传感器商。

而且摇身一变,成为一家以半导体设计为主、分销业务为辅的芯片公司,实现了华丽变身。

自身发展迅猛,又赶上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大爆发,韦尔股份的股价一路飙升!

不到四年,股价就从发行价 7.02 元,涨到了 322.5 元,涨幅高达 45 倍,总市值高达 2800 亿。

而虞仁荣也成功飞升 " 中国芯片首富 "。

年近六旬的他,终于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助资兴学,在家乡创办一所好学校。

一来回馈家乡,二来从基础教育层面,助推国内科研创新、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今先富起来的虞仁荣,又以非常 " 松弛 " 的姿态,捐资建校,出手阔绰,却云淡风轻,这该死的 " 松弛感 " 实在令人佩服!

这次座谈会上,他再次以 " 松弛感 " 拉满的状态,引发网友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底气和 " 松弛感 ",自然流露,没有办法;也有人说,有可能是他创业过程中,积劳成疾,导致腰椎受损,只有这样坐才舒服一点,他好像也一直都这么坐……

不管怎么说,只要是运用聪明才智,踏踏实实创业,在致富的同时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反哺社会,造福人民,那就是有良心的企业家,再松弛一点也不影响其可爱,在人民群众心里,都会有一个好 " 座位 "。

写文不易,点个"""在看"呗,谢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波 雷军 上海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