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02-17
车企激进推进智驾平权,谁是头号玩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国内车市新的超级风口要来了。

2 月 10 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 " 天神之眼 " 高阶智驾系统。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品牌全系均将搭载 " 天神之眼 " 高阶智驾系统,开启 " 全民智驾时代 "。

就在一天前,2 月 9 日,长安汽车也加入了推进全民智驾的行列,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 " 北斗天枢 2.0" 计划,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等 " 中国智驾合伙人 ",共启全民智驾元年。

在此之前,小鹏、深蓝汽车、岚图、广汽埃安、广汽传祺等车企也纷纷下放高阶智驾,这意味着,高阶智驾不再只供给中高端车型,中低端的性价比车型也将能够享受到智驾平权。

智驾平权的时代来了。

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在比亚迪等头部公司推动下,预计国内整车企业将加速推动高阶智驾上车,促进 2025 年高阶智驾渗透率继续提升," 智驾平权 " 将有望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 尽管目前高阶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将加速其渗透,2025 年有望成为高阶智能驾驶商业化的重要拐点。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有望在 10 万元左右的车型上搭载,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高阶智驾节点已至 

2024 年下半年,国内车企开始激进地推进智驾平权,高阶智驾逐渐走进下沉市场。

2024 年 7 月,深蓝汽车 S07 正式上市,指导价 14.99 万元 -21.29 万元。其中,215Max 乾崑智驾 ADS SE 版官方售价为 18.99 万元,这是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在非鸿蒙智行体系外量产上车,也是华为首次将高阶 NOA(领航辅助驾驶)带入 20 万元以下市场。

2024 年 8 月,小鹏 MONA M03 正式上市,售价 15.58 万元的 580 超长续航 Max 版搭载 XNGP 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首次将城区 NOA 带入 15 万元级别市场,并配备两颗 NVIDIA DRIVE Orin 超级计算平台芯片。

2025 年 2 月,长安又将高阶智驾带入 10 万元级别市场。今年 8 月开始,长安汽车将在 10 万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将   AEB   避撞速度提升至   135km/h,近期还将推出阿维塔   07pro +   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和鸿蒙系统等。

同月,比亚迪更是将高阶智驾的价格带入 7 万元级别市场。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 A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前两者主要为带激光雷达版方案,后者为纯视觉。

天神之眼 C 将主要搭载在比亚迪秦 PLUS DM-i,宋 PLUS DM-i、元 UP、海鸥、海豚等 21 款车型,覆盖 7 万元至 20 万元级价格区间。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车企扎堆推进智驾平权源于智驾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技术上也成熟了,车企下放高阶智驾是为了更有竞争力。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 年前 10 个月,国内市场 NOA 标配规模已突破 100 万套,其中高速 NOA 渗透率达到 7.1%,城市 NOA 渗透率为 1.3%。

知名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告诉盖世汽车,进入 2025 年,车企激进推进智驾平权,国家大力推出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汽车市场进入新的活跃期,预期高阶智驾将成为新能源车争夺用户的杀手锏,甚至可以说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可能会被用户抛弃。

据华为官方数据,2024 年华为乾崑智驾用户数达 50.69 万,智驾里程达 14.53 亿公里,其中城区智驾时长及里程占比分别达 30.1%、45.2%。

高阶智驾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与相关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2023 年 11 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其中提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2024 年 1 月,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 " 车路云一体化 " 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 2024 — 2026 年。其中提出,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   L2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   C-V2X(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  车载终端;支持车载终端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国内高阶智驾技术不断创新,成本也得以下降。

" 在产业智能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刺激下,高阶智驾相关的芯片、算法、大模型、数据和解决方案成本都正在大幅度下降,为智驾平权提供了技术基础。" 陈志刚表示。

据悉,小鹏将在 P7+ 车型推出 "AI 鹰眼视觉方案 ",基于 L2 的硬件和成本,实现 L3+ 的用户体验。2024 年四季度 , 小鹏 P7+ 将成为搭载 "AI 鹰眼视觉方案 " 的首个车型 , 后续还会在包括 MONA 系列在内的其他车型搭载。

需要指出的是,"AI 鹰眼视觉方案 " 取消了感知硬件成本占比最高的激光雷达,得益于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及能力迭代 , 对视觉信息的利用效率比上一代提升 8 倍 , 整体计算效率提升了 20%, 响应速度提升了 100 毫秒 , 可实现与激光雷达方案同等的智驾体验。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盖世汽车表示,高阶智驾成本下降显著,加上这些车企集团的规模效应,高阶智驾可能到了这个节点—智驾平权。

降本仍是关键

智驾平权的风口来了,但车企想要进一步下放高阶智驾,降本仍是重中之重。

在陈志刚看来,车企降低智驾成本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加大在开源大模型技术的整合投入,例如充分利用 DeepSeek 提升智能能力;二是快速扩大高阶智驾的用户规模,低成本进入扩大市场,形成规模效应;三是优化高阶智驾方案,从技术路线、合作模式、授权方式等多角度寻找最优方案。

近来,已有多家车企官宣 DeepSeek 上车,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广汽深蓝、长城汽车、零跑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车企旗下 10 余个品牌争相官宣对接 DeepSeek。

东风汽车方面称,车企纷纷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主要可实现三方面的用户体验升级:第一,突破传统车机 " 一问一答 " 模式,车辆将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指令,实现多轮对话和上下文理解,带来更自然流畅的语音交互体验;第二,场景理解更智能,进一步融合多模态感知决策能力,能实现对舱内场景与道路环境的深刻理解,精准识别驾驶员意图;第三,功能迭代更快速,在知识蒸馏与强化学习等技术的赋能下,可实现大模型的持续学习与进化。

尽管开始大规模 " 拥抱 "DeepSeek,但国内车企仍需提升高阶智驾的用户规模。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 2289.4 万辆,同比增长 5.5%。目前国内 100 万套的 NOA 标配规模,仅占乘用车总销量的约 4.4%。

为扩大高阶智驾的用户规模,车企甚至在智驾系统方面打起了价格战。

2024 年 4 月,特斯拉将其全自动驾驶(FSD)系统软件在美国的价格从 1.2 万美元大幅下调至 8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5.8 万元);每月订购费用也从此前的 199 美元下调至 99 美元。

2024 年 6 月,华为方面宣布,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推出限时优惠价格,ADS 高阶功能包一次性购买标准价格为 3.6 万元,调整后价格为 3 万元,相比原价降低了 6000 元,有效期为 2024 年 7 月 1 日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24 年 11 月,华为再次对外宣布,乾崑高阶智驾包订阅服务从原价 720 元 / 月降至 199 元 / 月(相当于 3 折优惠)。活动有效期为 11 月 11 日开始,持续至 11 月 30 日,面向所有未激活过 " 一次性购买 " 高阶功能包的用户。

车企大打智驾系统价格战之余,一个利好消息是,智驾在用户购车决策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J.   D.Power 发布的 "2023 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 显示,智能化体验在购车决策中的影响权重上升到 14%,成为继汽车质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决策因素,与汽车设计的权重持平,超越了品牌和价格。

梅松林指出,如果智驾平权能被行业广泛接受,智驾会逐渐成为标准配置,成本就会更低。

为提升行业接受度,车企正从多个角度努力优化高阶智驾方案。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采用国产芯片,采用供应商成熟算法等可以短期降本。

在与供应商合作方面,比亚迪已走在国内车企的前列。据了解,比亚迪天神之眼   A 和 B   都搭载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即将上市的两款新车海狮 07EV 智驾版、宋 L EV 均搭载了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

2021 年 12 月,速腾聚创与比亚迪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与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感知领域加深合作,形成深度融合的技术矩阵。

地平线则是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两家核心智驾芯片合作伙伴之一,地平线征程 6 系列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提供智驾芯片底层赋能,其中征程 6M 率先量产上车。

据悉,比亚迪是首个成功量产搭载地平线征程四代计算方案的车企。地平线征程 6 系列在未来将搭载至更多比亚迪新车型。

谁是头号玩家

在比亚迪、长安相继打响智驾平权战略的同时,一场围绕智驾用户的争夺战已悄然展开。

陈志刚指出,目前,华为在国内高阶智驾处于第一梯队,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智驾体验和量产落地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小米、小鹏、理想、蔚来也处于先发领跑地位,传统车企长安、比亚迪在这方面还处于技术跟随阶段,但是也在利用产能和规模优势,加速卡位高阶智驾。

2024 年,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了高阶智驾的必争之地。

2024 年 4 月,华为正式发布乾坤 ADS 3.0 智驾系统,在无图智驾、全向防碰撞、全场景泊车等领域,全维度升级进化。ADS 3.0 全新架构的识别感知能力,是在 ADS 2.0 的 BEV 网络 +GOD 网络的架构基础上,升级为 GOD 大网。简单来说,ADS 3.0 的道路和场景识别能力,通过云端和实车训练,智驾系统具备场景理解能力,做出的驾驶决策更接近人类司机,实现有路就能开的体验。

2024 年 11 月,理想汽车发布 OTA 6.5 版本,并向理想 L 系列 AD Max 用户和理想 MEGA 用户全量推送 " 车位到车位 " 功能。尽管 2024 年 3 月特斯拉已在北美推送了 FSD V12 正式版,但尚未在中国落地。因此,理想也被称为全球首家全量推送上述功能的车企。

2024 年 12 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官方微博发文公布了乾崑智驾   ADS 3.0" 车位到车位 " 亮点。例如自由车位到自由车位:从车位到路边,从路边到车位,从车位到车位,起终点自由选择,多路段无缝切换。当月,搭载华为乾崑 ADS 3.0 高阶智驾的车型陆续开始推送。

近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其车位到车位先锋版万人团活动已开始陆续向小米 SU7Pro/Max 版车主推送。此次活动旨在让车主们体验小米汽车的新功能,包括自动过闸机和 ETC 环岛通行等。此前,小米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谈及智能驾驶方面表示,2024 年小米汽车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梯队。

陈志刚分析称,未来高阶智驾的竞争主要是底层技术创新和落地规模的竞争,谁能够率先突破高阶智驾在类人智能体验的技术,谁能够迅速形成高阶智驾规模用户市场,谁就能笑在最后。

当下,以比亚迪、长安为首的传统车企,与小米、理想为首的新势力,正在争相竞逐国内高阶智驾头号玩家。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盖世汽车表示,传统车企的技术基础比较成熟,新势力更重于营销与创新,两者互相融合,相互促进,未来高阶智驾竞争会比较激烈,头部车企资金多、技术强、人才优势突出,更容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陈志刚也认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相比,优势方面包括具有更加成熟的汽车制造供应链、制造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经验,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存量用户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劣势也很明显,主要的劣势在于智能化思维、数据文化没有形成,智能技术人才匮乏,创新容错不强。

换言之,国内高阶智驾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百家争鸣,在此背景下,特斯拉 FSD 或将成为搅局者。

陈志刚表示,从目前看,特斯拉、华为毫无疑问是当下的头号玩家,从技术落地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华为与车企合作推出的 ADS 系列表现出色。但是小米、理想、蔚来也不容小窥。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以技术普及者的姿态激进推进智驾平权,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实力,也值得期待。

梅松林判断,目前国内高阶智驾格局不明显,没有显著的领先者。如果特斯拉 FSD 能够在中国大规模落地,就有一个鲜明的对标对象,就可以清楚丈量中国本土的高阶智驾水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比亚迪 智能驾驶 华为 小鹏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