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 5G!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鸿蒙智行是断代领先!" 忽然,2 月 11 日一大早,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发表这番言论,并贴出鸿蒙智行各种车型销量遥遥领先的海报。
发表言论的前两天,一是长安汽车搞了场 " 智驾平权 " 发布会,一是比亚迪搞了场 " 全民智驾 " 发布会。接连的轰炸,有网友一针见血——余承东破防了!
" 无人驾驶是忽悠!"2023 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一句话,引爆了汽车圈,不少人将其解读为 " 不重视智能驾驶 "。
将近一年后,王传福终于回应:" 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经常被混为一谈,我以前曾提出‘无人驾驶是忽悠’,是因为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成熟度来说,都不具备落地条件。"
又是一年,2025 年 2 月 10 日晚,王传福又站了出来,一口气发布了 21 款新车,辅以 " 天神之眼 A"、" 天神之眼 B"、" 天神之眼 C",并加上 " 智驾版 " 后缀,振臂一呼,宣称—— 2025 年将是全民智驾的元年!
下至 6.98 万元的海鸥,上至百万元的仰望,21 款新车冠以 " 智驾版 " 同时先行上市,王传福的 " 自打脸 " 式的发布会,杀伤力远超任何一个汽车品牌。且不说体验程度如何,在覆盖的范围上,后来的比亚迪在智驾层面,绝对是居上。
一个小时,天地变色。次日,余承东 " 破防 " 了,多日不在社交平台发布 " 暴论 " 的他,再度站了出来,直言 " 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
需知道的是,本质上,鸿蒙智行和比亚迪在产品层面,没有过多的冲突。如,智界定位 25 万级,问界定位 25 万 -50 万级,享界 S9 定价 40 万元左右,尊界 S800 则是百万元起步;反观比亚迪,最大的体量其实在于王朝网和海洋网,而这两个产品体系的价格,皆在 25 万元以下。
总结来说,王传福打出 " 全民智驾 " 的旗号,并没有抢了鸿蒙智行的生意,反而可联手推动智驾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但也话说回来,余承东说出 " 完全不同的境界 ",莫非是担心智驾泛滥,反而影响了消费者产生对智驾安全性的担忧?
当然,我们还需要看清一个事实是,华为的智驾并非只用于鸿蒙智行的 " 四界 " 身上,包括阿维塔、深蓝、岚图、奕派等等,高者有之,低者亦有之。尤其是深蓝汽车,2024 年销量超过 24 万辆,而在前不久,深蓝汽车与华为在重庆正式签署全面深化业务合作协议,旨在普及全民智驾。
显然,无关车型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在业务层面,比亚迪大力搞智驾,已然是和华为产生了直接的竞对关系。
比亚迪的热度,高不可攀。早期就已然致力于全民智驾的宝骏汽车,蹭起了热度,在社交平台上艾特比亚迪、长安、小鹏,并表示 " 欢迎加入智能汽车普及者行列 ",且提到 " 我们已经做到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并将高阶智驾下放到 10 万级车型 "。
对此,有网友评论:" 好像宝骏还真的是平价的智驾普及者。" 另有网友跟评:" 是的 但基本上没啥热度。"
在周钘的努力推广下,五菱、宝骏时刻在线,但品牌始终缺乏热度,在市场上尤其是宝骏品牌,经常不在线。采用了大疆灵眸智驾方案,让宝骏得以成为平价的智驾普及者,而在消费者眼中,大疆优势在于无人机,智驾层面似乎还难以和华为、小鹏等第一梯队强者抗衡。
小鹏这边,本意借着 MONA M03 进入市场的机会,加速普及智驾,但市场貌似更容易记得这款新车的低价,而忽视了智驾;P7+ 的出现,则是让小鹏进入纯视觉方案的时代,论及以智驾作为衡量购车的标准的话,此次是否会遭到比亚迪的掩杀,不得而知。
一向以 " 压倒合资油车 " 作为使命的比亚迪,实际上刀锋所向,没法不波及自主品牌中的同级竞品。余承东破防不是没有理由,宝骏、小鹏遭受掩杀应是板上钉钉,然而不仅仅是比亚迪,包括长安、吉利乃至零跑,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转移到 " 智驾 " 的身上——今年,价格战不再是主流,当 0 息成为了常态,喘息未必就成为了必然。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