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 01-21
辟谣被小米收购,蔚来为何频繁被唱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米收购蔚来,真不靠谱。

1 月 18 日,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对于 2025 年的五大猜想中,有一项提到了小米将收购蔚来。报告发布后,蔚来汽车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回应该猜想,称 " 纯属虚构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回应了此事,以 " 几点了,几个菜 " 来表达这个猜想的荒诞。

近两年汽车圈发生的 " 猜想 " 或 " 爆料 ",虽然绝大部分都 " 一语成谶 ",但小米收购蔚来这件事,确实不太靠谱。不过从另一角度看,这件事也反映出两家造车新势力目前的处境:一家风头正盛,一家频繁被唱衰。

蔚来,似乎一直被唱衰

从高合下桌开始,一直到极越暴雷,蔚来从未停止过被市场唱衰。

2024 年,蔚来共交付 22.2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38.7%。其中,成交均价在 30 万元以上的市场中,蔚来品牌连续 23 个月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超 40%。2024 年前三季度,蔚来归母净利润为 -152.9 亿元,与 2023 年同期数据几乎相同,说明蔚来整体归母净利润未能改观。

2025 年,蔚来计划实现销量翻番,目标销量 44 万辆。根据规划,今年 4 月,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将推出首款产品,丰富蔚来产品线同时,实现补充其在平价车市的竞争力。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2025 年蔚来想要实现期许并不容易。

从蔚来 2024 年业绩中解读,蔚来在均价 30 万以上的车型市占率达到 40% 以上,说明蔚来在豪华品牌力层面的打造是成功的。

但另一方面,中国车市正持续向上,具备市场潜力的高价格车型越来越多,蔚来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而且高价格车市目前仍是小众,虽有增长潜力,但增幅缓慢,增速远比不上产品拥挤的速度,因此蔚来有市场份额被稀释的风险。

其次,高端纯电车型正经历价格下探的关键阶段,摩尔定律初显,蔚来如果没有可持续的价格竞争力,今年依旧靠产品力或者增值服务拼市场,会比 2024 年更加困难。

另外,蔚来主打的高中低三品牌策略,今年到底能为蔚来带来多少增量,依然是个未知数。蔚来品牌的处境上面也提到了,而今年或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乐道品牌目前深陷舆论危机,前段时间曝出的乐道强制员工购车事件目前仍在发酵中,可以看出乐道的处境并不好过。销量上,在去年 12 月超过一万辆后,今年 1 月份截至目前的销量回落明显,有佐证传言真实性的意味。

萤火虫则是三大品牌中变数最大的品牌。从发布的第一款产品来看,萤火虫的品牌定位并非简单的平价品牌,而是更类似于宝马 MINI 的小众高端品牌。尤其与小鹏 MONA03 相比,萤火虫的确显得没那么接地气。

萤火虫当下面临的问题,或许是上市后的市场反响是否会背离蔚来推出此品牌的意图,如果用户将萤火虫看作小众高端品牌,则有悖于萤火虫走量的目的。

还有更重要的,近期宁德时代在换电行业正风生水起,一汽红旗刚刚宣布加入宁德时代换电体系,不同的换电理念也让蔚来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

宁德时代依靠自身就是电池供应商,有着更适配车型换电的先天基础,相比加入蔚来换电需要改进底盘结构,宁德时代的换电更具成本优势。

也就是说,蔚来能够实现盈利的业务——高端车和换电,二者都将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一旦无法破局,蔚来的盈利期限将无限期推后。

相比乐道和萤火虫,蔚来品牌才是大杀器 ?

2024 年 9 月,蔚来发布二季度财报的电话沟通会上,李斌依然表示,蔚来品牌将专注 30 万级市场,并认为每个月 3 万 -4 万辆对于蔚来品牌来说是个合理的销量区间。

李斌强调过不止一次,蔚来不打造 30 万级以下的产品。但为了活下去,蔚来 30 万级这个坎,可能不得不被打破。

以 12 月份蔚来销量结构来看,蔚来主销车型依然是 ES6 和 ET5 两个系列车型,加起来达到蔚来品牌销量的近 80%。

其中,ES6 起售价 33.8 万元,选择 BaaS 方案后的价格为 26.8 万元;ET5 系列起售价 29.8 万元,选择 BaaS 方案后的价格为 22.8 万元。这还不算蔚来的购车权益和国补叠加。意味着蔚来最具销量的产品,实际早已来到了 25 万级的市场。

2024 年蔚来想要以乐道 " 代替 " 蔚来品牌,成为销量更好的系列,但事与愿违。实际上,乐道 L60 若选择 BaaS 服务,最低价格已经来到了 15 万以内,为什么无法承担起蔚来的销售重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乐道与蔚来之间差着品牌力。

做个比较,蔚来的车降价,相当于 BBA 降价,对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但乐道即使卖到 15 万,但其品牌对标的是合资,而不是豪华,导致这个价格在用户眼中属正常操作,反倒是非 BaaS 方案的 20 万起售价,在用户眼中看来是品牌力与产品定价严重不对等的表现。

正如前文所述,萤火虫面临着与乐道同样的问题,即品牌力和产品定位不符。这是否说明,蔚来真正的冲高点不在于持续推出平价产品,而是将蔚来品牌旗下的产品进行价格下探?考验的是蔚来的降本能力。

总体看,蔚来频繁被行业看衰,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自 2022 年开始,蔚来三年亏损达到 500 亿,虽然 2024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毛利率为正数,但想要扭亏为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合今年的车市预计比 2024 年更加惨烈,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叠加,蔚来亟需让人眼前一亮的翻身利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小米 萤火虫 马麟 回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