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有以下这些感受:
压力一大,就什么都吃不下(或者暴饮暴食)
工作忙的时候,频发胃绞痛
每当焦虑爆发,胃食管反流也跟着一起来
……
这种感受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出现了一种 " 胃是情绪器官 " 的说法。
此外,肠道也被称为人体的 " 第二大脑 "。人类肠神经系统(ENS)中有多达 200 亿到 600 亿个神经元,肠脑之间通过一个复杂的脑 - 肠轴双向通信系统紧密相连。如果情绪受到刺激,通常也会引起上至口腔、下至肠胃的躯体反应。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与情绪关联的身体症状。
因 " 放屁过多 " 查出焦虑症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种病,叫" 焦虑性胀气(Anxiety flatulence)"。
这是因为:焦虑情绪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胀气、不消化、放屁过多的情况。
《MENTAL HEALTH》 的一项研究提出:放屁过多,可能是焦虑或抑郁的征兆。它调查了 6000 名成年人的胃肠道症状和心理健康情况,发现与胀气相关的症状较多的人,其心理健康或整体生活质量也往往较差。
情绪三高(高焦虑、高紧张、高压力)的职场人士,胃部不适的比例高达 97% 。图 /《2023 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
焦虑症是最普遍的情绪障碍之一。不过,很多病人的情绪问题,最初都不是在精神科发现的。
约有 25%~50% 到医院就诊的人,存在没有器质病变的躯体症状。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身体不适不能用已知的生理学或医学知识解释,它们实际上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研究同样发现,在这些患者里,有抑郁症状的高达 72.26%,有焦虑症状的高达 59.35%。
胃酸倒流,和压力太大有关
胃酸倒流(GER),俗称 " 烧心 ",容易在吃完饭、喝完咖啡和酒后发作。你可能会感到胸部或胃部灼热,有胃酸涌向咽喉的不适感。
这种病也有 " 情绪病 " 的一面,因为它在压力过大的人群中十分高发。
一项发表于《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的研究发现:高风险焦虑组受试者的反流症状风险增加 4 倍以上,而高风险抑郁组受试者反流症状的风险增加近 3 倍。
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因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不足、生活压力大等。
当你频频因胃酸反流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时,除了及时就医,还需要重视一下身体的 " 求救信号 ":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需要关注下自己的精神状态了?
肠道也是 " 厌恶情绪 " 的承载地
为何胃部总是与负面情绪挂钩?也许我们的身体本就是这样设计的。
Lauri Nummenmaa 等人发表在《PNAS》的研究,曾绘制了一幅 " 人体的情绪地图 "。
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报告了与六种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厌恶、幸福、悲伤和惊讶)和七种非基本情绪(爱、骄傲、羞耻、蔑视、焦虑、抑郁和嫉妒)对应的身体感觉,随后通过 emBODY 对参与者的身体着色(对应情绪增加标为暖色,减少则是冷色)。
结果发现,头部几乎参与了所有情绪,上肢的感觉在愤怒和快乐中最为突出,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肠道(咽喉、消化系统)感觉主要存在于厌恶情绪中。
具身化(Embodiment)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强烈联系,人体可以通过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状态,反之亦然 图 /Nummenmaa (2013)
另一篇发表于《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的研究也发现,不管是受试者自己感到厌恶,还是看到他人经历厌恶,肠 - 脑的特定信号通道都会激活,发出恶心信号。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观察另一个人表达的内感受感觉时,也会调动自己的内感受记忆。来自肠道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输入(包括由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输入),都可能会影响记忆形成、情绪唤醒和情感行为。
在强压下,口腔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纽约 * 时报》的一篇报道指出:疫情压力下,牙齿出问题的人也变多了。
美国牙科协会发现,新冠期间,牙医报告患者与压力相关的口腔症状显著增加——包括磨牙、牙齿碎裂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如下颌疼痛)。
王凯等人发表在《Frontiers》的汇总研究还发现,失眠、抑郁症、情绪不稳定和孤独症都对 RAU(复发性口腔溃疡)有额外的负面影响。
但直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才开始意识到口腔健康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个人的整体身体、情感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有带状疱疹,是身体在提醒你注意情绪了
S.A.J. Schmidt 等人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心理压力,与带状疱疹(水痘的病毒导致的疼痛性皮肤病)风险增加有关。
俗话说 " 身心一体 ",美国心理学会(APA)认为,压力会影响身体的所有系统。包括:
肌肉骨骼系统:腰部和上肢的肌肉骨骼疼痛与压力有关。慢性压力导致身体肌肉处于恒定戒备状态,当肌肉长时间绷紧和紧张时,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其他反应,甚至促进与压力相关的疾病;
呼吸系统:心理压力源,会加剧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呼吸问题;
心血管系统:慢性压力,或长时间经历的持续压力,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的长期问题,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
内分泌系统: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和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轴之间的沟通受损,这种受损与许多身心健康状况有关,包括慢性疲劳、代谢紊乱(例如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和免疫紊乱;
胃肠道系统:压力会影响这种脑肠之间的交流,并可能引发疼痛、腹胀和其他肠道不适,而更多的或不同的食物,或增加酒精或烟草的使用,可能导致胃灼热或胃酸倒流。压力或疲惫也会增加经常发生的胃灼热疼痛的严重程度。
神经系统:慢性压力,长时间经历压力源,会导致身体长期消耗或磨损。
生殖系统:对男性而言,压力可能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时间的持续压力,会影响睾丸激素的产生,甚至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阳痿。同时,压力也会对精子的产生和成熟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女性而言,高水平的压力可能与月经周期缺失或不规则、怀孕健康、产后抑郁、经前期综合症以及各种生殖疾病有关。
……
编辑们有点担心,这期研究可能读起来很可怕。很像一种 " 情绪不好身体也会有事 " 的威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 " 身体 " 可能比想象中更忠诚于我们。
胃痛、过敏、牙疼,都是身体在对你抗议:不要再用理智压抑情绪,以至于跟自己发生了身心的断联。
这也是身体发出的提醒:你超载了。请停下来,多多关心自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