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 74 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如果繁殖失败,企鹅也会离婚
2)因为人类的投喂,松鼠头骨变形了
3)迄今最小的猫,出现在 30 万年前的中国
4)章鱼的超强控制力,来自它们分段的神经
5)被绳子缠住的麋鹿,终于获救了
6)独眼狼女王,结束了它的传奇一生
企鹅离婚
企鹅不一定是终身伴侣,该离婚还是得离婚。
在一项历时 13 年的新研究中,研究者追踪了菲利普岛上小蓝企鹅的婚姻情况,记录了哪些个体在下一个繁殖季换了伴侣。他们发现,尽管很多企鹅会一辈子都维持配偶关系,但是如果企鹅夫妻繁殖失败,或者环境压力过大,它们也可能选择离婚,重新寻找高质量的伴侣。
菲利普岛上的小蓝企鹅 | Phillip Island Nature Parks
小蓝企鹅每年的繁殖情况,也与它们的离婚率息息相关。研究者发现,繁殖季节前的离婚率越高,下一代孵化和长大离巢的成功率就越低——企鹅夫妻离婚以后,各自都要花费时间相亲找新伴侣,这推迟了繁殖时间,有时候甚至会让它们错过繁殖季。
环境条件和觅食行为,也会影响小蓝企鹅的繁殖成功率。企鹅夫妻一方出海寻找食物,另一方则在陆地上带孩子,等着伴侣从远方带食物回来。如果环境恶劣、食物资源稀缺,负责觅食的企鹅就需要飞很远才能到达觅食区。这样一来,雏鸟在两餐之间要被迫长时间饿肚子,带孩子的伴侣也会因为脂肪储备不足,不得不放弃巢穴出去觅食,雏鸟就不容易存活下来了。
躲在巢穴里的小蓝企鹅幼崽 | Glen Fergus / Wikimedia Commons
这项研究说明,企鹅的离婚率越低、环境条件越有利、觅食时间越短,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就越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监测企鹅的繁殖趋势,更好地保护它们。
投喂松鼠
一直被人类投喂,松鼠的头骨形状会发生变化。
在一项新研究里,研究者对比了被人类投喂前后的红松鼠骨骼。从 113 个头骨和 387 个下颌中,他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吃过大量花生的松鼠,头骨比其他松鼠更加扁平,颌骨肌肉的附着点也更靠近负责咀嚼的关节,这会令它们的咬合力减弱。
这项研究分析了松鼠的头部结构如何受到人类投喂的影响 | 参考资料 [ 2 ]
红松鼠是英国唯一的本土松鼠物种。自从 19 世纪末,灰松鼠作为入侵物种来到英国,红松鼠的数量就急剧减少,现在它们已经成了保护动物。因为对松鼠的喜爱,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从 1990 年代就开始自发投喂红松鼠。如今,人们投喂的花生已经成为当地红松鼠的主要食物来源。但花生的外壳非常柔软,而松鼠在野外的饮食一般是松子或者榛子,都有坚硬的外壳,需要很强的咬合力才能打开外壳,吃到里面的果肉。
这个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软壳坚果,降低了松鼠食用硬壳坚果的能力。它们会过分依赖人类投喂的花生,一旦花生的供应减少,它们将无法适应那些硬壳坚果,这对它们的生存十分不利。人类的投喂可以在短期内让野生动物获得足够的食物,但从长期来看,它们适应野外的能力降低,反而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爱它,请别投喂它 | Peter Trimming / Wikimedia Commons
最小的猫
在 30 万年前,中国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猫。
最近,在安徽华龙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研究员发现了一具非常迷你的猫科动物化石,并命名为柯氏豹猫(Prionailurus kurteni)。柯氏豹猫只有巴掌大,和现存最小的猫科动物——锈斑猫和黑足猫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小。科学家估计这种猫的体重只有 1 公斤左右,长度在 35~50 厘米之间,可能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小的猫科动物。
柯氏豹猫的化石 | 参考资料 [ 3 ]
柯氏豹猫属于豹猫属。豹猫属生活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现存的 4 个物种包括豹猫、渔猫、扁头猫和锈斑猫,其中东南亚岛屿的豹猫有时也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种,也就是爪哇豹猫。遗憾的是,豹猫属的化石遗骸非常罕见,因为它们生活在森林环境中,骨骼的降解速度更快,很难保存下来。
柯氏豹猫现存的亲戚、同样体型较小的锈斑猫 | Davidvraju / Wikimedia Commons
这次发现柯氏豹猫的华龙洞洞穴,是早期人类的居住场所。研究者推测,可能是人类留下的食物残渣吸引了老鼠在这里生活,这只豹猫为了追捕老鼠才进入了洞穴。而正是因为洞穴环境的保护,它的骨骼才顺利地保存了下来,给现代人类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让我们得以追溯猫科动物的起源——之前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显示,豹猫属、猫属和兔狲属有着共同的祖先,而柯氏豹猫的牙齿倾斜角度第一次为这个结论提供了化石证据。
章鱼的精准控制
章鱼有八条手臂和几百个吸盘,到底如何做到精准控制呢?
章鱼的每条手臂都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八条手臂上的神经元数量加起来,比大脑里的神经元还要多。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利用细胞标记和成像工具,发现章鱼手臂中的神经元是分段的——它们被分成柱状体一样的神经节段,每条手臂都由多个神经节段组成;神经节段之间由隔膜隔开,神经元和血管从隔膜连接到附近的肌肉,控制肌肉的运动。
章鱼精妙的运动控制,要归功于分段的神经系统 | Cassady Olson
在章鱼手臂中,神经节段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多个节段的神经元可以连接到肌肉的不同区域,共同控制运动。这些互相分离又紧密合作的神经网络,让章鱼手臂拥有了几乎无限的自由度,可以灵活地弯曲和卷曲,轻松地抓取物体和捕获猎物。
章鱼的神经系统,还为每个吸盘建立了一个 " 地形图 ",每个吸盘的外缘都充满了神经元,连接、并入到神经节段之中。吸盘上还布满了感觉受体,章鱼不仅可以用吸盘来移动和固定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把它们当作手、鼻子和舌头的结合体,全方位感知到吸盘触摸的东西,这样一来,它们可以长期潜伏在海底,用手臂探索周围的环境。
章鱼的每个吸盘都有强大的运动和感觉系统 | Cassady Olson
拯救麋鹿
一头被绳子缠住的公麋鹿,终于获救了。
最近,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攀冰区,攀冰者发现了一头倒霉的公麋鹿,它的鹿角被绳子缠住,已经被困了一段时间。在挣扎中,它的身上出现了几处擦伤,还因此变得筋疲力尽。
解救被缠住的麋鹿 | Colorado Parks and Wildlife
救援团队赶到现场以后,给麋鹿注射了镇静剂,又用滑雪面罩遮住了它的头,保护它的眼睛。他们把缠住鹿角的绳子剪断,但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把 300 多公斤的麋鹿从悬崖上运下来?在攀冰者的帮助下,他们把一根绳索绑在麋鹿的胸部下方,另一根沿着鹿角绑住,用一个简易的系统把它慢慢从悬崖上放下来。
麋鹿被慢慢挪下悬崖 | Colorado Parks and Wildlife
在 2 个多小时后,这头麋鹿终于被安置到了平坦的地面上。于是,救援者逆转了镇静剂效果,12 分钟以后,麋鹿醒来并跑下了山谷,终于安全离开了。
这并不是第一头倒霉的麋鹿。人类的晾衣绳、栅栏和吊床等物件,对长着角的有蹄类动物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一旦它们被缠住,很难自己挣脱出来。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我们人类留下的痕迹,很容易对动物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头被缠住的麋鹿 | KOMO news
独眼狼女王
黄石公园最老的狼女王,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了。
它的名字叫做 907F,快 12 岁了,是黄石公园有记录以来年龄第五大的狼。在它的姑姑去世后,它就继承了狼王的位置。差不多 4 岁时,它意外失去了左眼,之后又在传染性皮肤病中幸存。但在重重坎坷中,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直到最近,在一场和附近狼群的领土保卫战中,它受了致命伤,在几天后不幸去世。
威风凛凛的独眼女王 907F | Yellowstone Wolf and Cougar Project
因为野外生活危险重重,狼的平均年龄只有 3~4 岁,即使是在黄石公园这样的保护区,能活到 10 岁以上的狼也少之又少。907F 能活到这个年纪,离不开它极度谨慎的性格——它会主动避开人类,也不轻易靠近车辆来往的道路,还一直躲开其他捕食者。它生活在一个大狼群中,有很多同伴和它一起与其他狼群争夺领地、帮它捕猎麋鹿之类的大型猎物,这也降低了它死亡的风险。
907F 戴着无线电项圈,公园工作人员通过项圈知道了它的死讯 | Taylor Rabe
907F 还是公园历史上繁殖最成功的狼。从性成熟开始,它每年都生孩子,一生中一共生下了 10 窝幼崽,其中一个儿子现在也成为了狼群的首领。在 907F 不幸去世后,公园工作人员和野生动物保护着都在为它哀悼,但令人欣慰的是,它以狼的方式度过了一生,又以狼的方式死去——它并没有被猎人杀死,也没有被车撞死,直到死时它依然保卫着自己的狼群。
自然征集
蛇年将近,这类神秘又让不少人害怕的动物终于要登台当主角。你有没有和蛇亲密接触过?有哪些与蛇、蛇年相关的独特回忆?有没有拍过奇怪、有趣、或是美丽的蛇(或蛇的形象)的照片?或者收集到一件蛇元素的物品?
参考文献
[ 1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ce3.70787
[ 2 ]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os.240555
[ 3 ] https://bioone.org/journals/annales-zoologici-fennici/volume-61/issue-1/086.061.0120/Prionailurus-kurteni-Felidae-Carnivora-a-new-species-of-small-felid/10.5735/086.061.0120.short
[ 4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475-5
[ 5 ] https://phys.org/news/2025-01-elk-shelf-colorado-wildlife-tangled.html
[ 6 ] https://phys.org/news/2025-01-queen-wolves-yellowstone-oldest-dies.html
作者:猫吞
题图来源:Pixabay(题图并非柯氏豹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