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嘴和好东西 11-30
“作为亚裔移民,你就是融入不了美国主流社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上一篇着重阐述了 "" 但是就是有二极管得出观点:

我觉得这种观点吧,是标准的二极管思维。虽然不好评价这些人是如何误解来美国生活的华人的个人经历的,但是更让人糟心的是,有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对 " 多元文化价值 " 毫无理解——这大概也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主要问题:被一种 " 主流 " 的想法所操控,没有自己的任何思考。

什么是 " 主流 "?

我之前读地理学的时候,看到一个思考题非常有意思,问了在国内的朋友,几乎全部答错——

美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英语,对吧?

不好意思,答错了。正确答案是:美国没有官方语言。

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报道,听到的消息,思考的模式,都是有一个 " 官方语言 ",但是实际上这一套思维模式在美国不太行得通。这里没有 " 官方语言 "。

" 主流 " 这个概念也是一样。

美国是一个以移民为基础建立的国家,从欧洲移民、非裔美国人到拉美和亚洲移民,每一代人都在重塑 " 主流 " 的定义,因此,将 " 主流 " 视为一个单一、固定的概念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美国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这种看法源自历史上的社会结构、文化影响力和权力分配,这里就不展开多讲了。由于历史上白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主导地位,以及白人文化在美国社会的广泛传播,许多人认为美国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族裔文化开始被广泛认可和庆祝,这使得 " 主流文化 " 的定义变得更加多样化。

如果还有人认为在当今的浪潮下 " 白人文化 " 是美国的主流文化,那么这个人要么就是纯粹的蠢,要么就是纯粹的坏。

2. 融入与同化:不是一回事儿

很多人将 " 融入 " 误解为 " 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 ",但事实并非如此。融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通过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同时也保留自己的独特性。同化则是强迫人们抛弃自己的文化背景,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多元化背道而驰。

作为一名移民,我可以流利地说英语,可以喜欢 Taylor Swift,喜欢吃汉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需要放弃中秋节的团圆、春节的灯笼,或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事实上,当我和其他同时讨论中秋节、春节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和其他中国同事还在我们公司还做过一次教大家写春联的小活动,广受欢迎,我后来才发现,这些传统不仅是我的根基,也是我对美国文化提供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觉得一个更好的社会是接受文化的多样性。

3. 身份认同是一种力量

拥有多元文化背景是一种优势,而非劣势。作为华裔移民,我可以在两个文化之间自由穿梭,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挑战。

我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证明:我的华人背景让我更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我的移民身份让我更加珍视自由与公平、多元的价值观。

这几天我在洛杉矶驻站,因为客户都在 Pasadena 附近,我就在附近找了酒店住下,往南开十分钟就是中国社区,就有各种中餐厅,广告标牌都是中文的。

在这里,不用说英语,随便走在街上往餐厅里看,都是在用筷子吃火锅吃米线,," 中国文化 " 似乎才是更主流的文化。

" 主流 " 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属,它是所有人为共同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贡献。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对 " 赚钱 " 这件事看得太重,在 " 赚钱 "" 买房 "" 结婚 " 这样的 " 主流 " 社会下,很多人都是非常模糊的面孔:大龄未婚女青年、LGBT 群体、餐厅服务员、外卖小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些不符合 " 主流价值观 " 的群体,被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所抛下了。

定居美国社会之后,才发现,作为新移民,并不一定非要跟着 " 白人的 "" 主流的 " 的价值观跑,华裔移民和其他少数族裔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美国的多元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不需要迎合某些固有的观念去 " 融入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作为亚裔移民,你就是融入不了美国主流社会 ",下次再听到类似这样的论调的时候,我的回应也会很简单:" 我并不是想融入主流,我是在为创造一个更包容的主流而努力。"

虽然我知道二极管们几乎不可能理解什么叫 " 更包容的主流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美国 移民 春节 英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