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2024 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诺奖得主、院士专家再次齐聚广州,把脉全球科技创新趋势。
同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 " 梦想 " 号在广州南沙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科技盛会开幕、大国重器正式入列,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广州科技领域 " 双喜临门 ",见证的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广州科创释放的强劲势能。
近年来,广州打造 "2+2+N"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实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计划,加快培育科技产业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重大平台的城市。
近日,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赋予广州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 的核心功能定位,彰显了广州在原始创新策源、关键技术攻关、科创企业集聚等方面的影响力。
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广州正迸发出引领世界前沿科技创新的澎湃生机。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广州入选胡润的全球独角兽榜企业 24 家;在 "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 的全球排名跃升至第 8 位;" 深圳—香港—广州 " 科技集群已连续 4 年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第 2 位。
科创水平全球显示度跃升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门户。秉承 " 千年商都 " 的开放基因,广州持续引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当前,广州正着力打造纵贯城市南北的 " 活力创新轴 ",深度衔接 "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以此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资源协作,联动 " 黄金内湾 " 东西两岸创新格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正是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桥梁,海内外科技创新的交流协作愈发顺畅:落地广州的 " 人体蛋白质组导航 " 国际大科学计划,已与近 20 个国家(地区)的 45 家机构达成合作,落实国际出资逾 55 亿元;广州实验室建成大湾区首个生物样品跨境快速检测中心,实现国内首批生物样本入境;印发实施两批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入境检验检疫时间缩短至 1 天,推动试点单位实际享惠进口货值超过 15 亿元。
此外,广州不断优化全球尖端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端人才来穗工作。近年来,广州实施基础研究人才 " 启航 "" 续航 "" 领航 " 计划,2024 年度支持 1300 余名 35 岁及以下的青年博士留穗开展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平台建设,2024 年全市新增博士博士后培养平台 134 家,新进站博士后 906 人,同比增长 57.8%。在校大学生 165 万人,稳居全国第一。2023 年新增 6 位两院院士,创历史之最。
类似举措足见广州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的魄力。广州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到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和协作,再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都在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得益于此,广州的科技创新实力在全球创新版图位势持续跃升,科技创新综合水平逐步迈入全球第一方阵。广州在 "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 全球排名跃升至第 8 位;共有 26 项科技成果获 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完成 11 项,占全省的 78.6%;141 个项目获 2023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 65%,并连续两年囊括突出贡献奖。
目前,广州研发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是全国唯一实现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十年增长的一线城市。广州各类机构成功突破深海潜航器、高集成射频芯片、仿生合成橡胶等 " 卡脖子 " 关键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肿瘤内注射药物、全国首台场发射透射电镜等创新产品,填补了一批国内空白。
" 广州在调配各类资源落成国际总部,为大科学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表示,生命科学时代需要一系列大科学计划的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广州设立的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项目,将带动产业新变革。
突出科技与产业精准对接
当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在全球领域取得一定进展时,如何把科技创新的 " 最大变量 " 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 最大增量 ",就离不开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在 2024 大湾区科学论坛首次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来自广州的广东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软件研究所在南沙现场充分交流,达成了进一步合作意向。
寰宇科技副总经理詹春华表示,这是企业第一次和中国科学院合作,企业提出了科研需求,初步沟通在安全救援系统、数字对讲、能耗三个板块进行技术对接,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事实上,为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需求的精准对接,广州与中国科学院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共建、重大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早已开展了深度合作。
广州实验室便是二者共建合作的实践之一。近年来,由广州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自动微流控外泌体提取、纯化及富集一体机,持续突破进口依赖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表示,未来广州实验室将继续积极搭建平台,促进 " 产学研用 " 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与广州在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深度合作,正是广州近年来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牵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真实缩影。
近年来,广州出台科技成果转化 "1+N" 政策,先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以及《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等系列配套指引政策,开展 " 走进大院大所 "" 龙头企业-创新平台 " 线下对接活动,促进技术成果实现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同时,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广州各区积极推进建设科创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天河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承载多所 " 双一流 " 高校、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打通区域创新策源能力。黄埔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则打造产业集群区,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作为本届论坛 " 东道主 " 的南沙区,则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以南沙科学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大平台为核心,以冷泉大科学装置、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为支撑,南沙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集聚了 172 家创新主体和服务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纽带。
目前,在南沙,广东医谷、中大药谷、南沙复旦国际科创园等一批优质科技产业承载空间正在加快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南沙科学城正在加速崛起;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1+N" 政策体系在强调推动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实现有机联动之外,还尤其注重强化市场需求牵引,将多个企业组成联盟,形成与产业上下游资源供需对接、协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充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让创新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目前,广州共有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氢能等 4 个重点产业链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眼下,广州还在开展新一轮的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技术攻关征集工作,支持 " 链主企业 " 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激发产业 " 合聚变 " 效应
谈及广州缘何能够进阶创新极点,创新主体最有发言权。得益于从产业创新的关键需求出发,在穗科创企业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化对接活动,开展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计划等,激发出 " 合聚变 " 效应。
目前,广州拥有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623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达 248 家;24 家企业入选 2024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数量是 2020 年的 3 倍。
这些深耕科技领域的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持续领跑新兴产业向前: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亿航智能成为 eVTOL 行业内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 " 力箭一号 " 商业运载火箭已完成 5 次共 57 颗卫星发射。
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表示,广州培育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多重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开展低空经济技术创新,目前企业已在广州落成了 EH216-S 起降场地,打造了以天德广场、广州塔、梅心沙为核心的广州低空经济融合创新试验示范项目,未来将在广州加速推进低空商业化运营。
日前在广州车展完成 " 陆地航母 " 飞行汽车的首次公开载人飞行的小鹏汇天,同样加码在广州的投资。今年,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小鹏汇天副总裁王苏南表示,依托广州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航空制造基础,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目前已完成六代飞行汽车产品迭代,申请超过 700 项国内外专利,未来仍会积极探索空中出行方式,助力广州低空产业创新发展。
以企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广州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若干新兴产业,开辟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速推进。
数据显示,2023 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60.5%;"3+5"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 9333.5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30.7%,不断夯实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
在本届论坛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低空经济等一系列尖端科技高频词的背后,也正是蕴含着广州对原始创新以及对未来产业的发力探索。
未来广州的科技创新探索路径也在近期日渐明晰。广州市委科技委员会提出,广州锚定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功能定位,统筹全市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文 | 记者 李钢
图 | 广州市科技局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