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身上有青年热血澎湃的精神 "" 不知不觉泪流满面,或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2022 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诺奖作家莫言给年轻人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不被大风吹倒》,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和爷爷抵御大风的故事,迅速走红,感动无数网友。
莫言《不被大风吹倒》出版社供图
如今,莫言将这封信在内的 40 余篇散杂文结集成册交由读客文化出版,同名《不被大风吹倒》于 2024 年 11 月 18 日正式上市。当晚,莫言还直播与粉丝分享新书内外的故事,金句不断。
不谈大道理
他讲述的都是平常故事
记者获悉,《不被大风吹倒》一书收录了莫言 40 篇散杂文,包含他全新创作的 8 篇文章。全书围绕 " 不被大风吹倒 " 这一主题,分为六个章节,从莫言的成长故事,他与余华、史铁生等人让人又哭又笑的友谊,到他年近古稀对文学、人生、人性、世界的种种理解,还有他写给年轻读者的全新内容。
莫言在书中首次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和生活感悟。
书中不谈大道理,讲述的都是平常的故事,是一位素未谋面但无比熟悉的老朋友和你聊聊天,非常适合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年轻人来读,就如莫言自己所说," 我知道我们年轻的朋友们,处在这样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也不要沮丧。"
回忆自己的大风时刻
" 人生之路,天天都在刮风 "
莫言在直播中回忆了自己经历的 " 大风时刻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 " 大风时刻 " 是小学没有毕业、辍学了,莫言突然从集体的生活里面回到个体。" 放放牛、放放羊。一个人只能和牛羊待在一起,很孤独,你跟牛也不能交流,那时候就只能读一些书。"
后来他走上文学道路,1978 年拿起笔写作,到处投稿,但是屡投不中。直到 1981 年终于发表了。
莫言想要告诉读者们,绝望的时候也要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人生之路,天天都在刮风。有时候吹得你站不住,有时候是微风。但我想真正能把一个人刮倒的风还是不多的。坚持下去,总能站住的。"
吐槽余华是个帅哥
也是个 " 残酷的天才 "
莫言在书中吐槽余华是个 " 令人‘不愉快’的家伙 ",有着 " 诡异的灵魂 ",因为 " 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浴室里引吭高歌,余华则在大庭广众面前‘狂叫’,他基本不理会别人会有的反应,而比较自由地表现他狂欢的本性。" 而这个 " 令人‘不愉快’的家伙 " 又是个 " 残酷的天才 "。
直播间里,看到网友们提及他与余华这对摸鱼 CP,他也笑呵呵地分享。
他说一开始以为网友是说他俩浑水摸鱼呢。" 我跟他还是差别很大的,余华是帅哥嘛,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老了以后更漂亮。" 他吐槽,不愿意提余华,但没办法,每次都提。" 一出去签书,他们都准备好了余华的《活着》让我签,我说我不签余华的,他们说就是让你签余华的,你的书我们不要。他们不知道,余华的小说之所以写那么好,就是因为我跟他胡扯、给他提供了灵感,我应该问他要版税。"
感慨铁生是悟透了一切的人
当着他的面,什么都能聊
他告诉读者,其实自己认识史铁生比余华更早。
在从未发表过的《忆史铁生》中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史铁生时很是拘谨,因为 " 他糟糕的身体状况和他的睿智深刻使我对他的尊重之外还有几分敬畏 ",但相处久了,却 " 有点心有灵犀的意思 " 了。
他和史铁生、余华等人一起在文学院学习,一起 " 说走就走 " 坐夜班火车去沈阳,一起在简陋的宿舍里下棋、抽烟、打扑克,去学校的菜地里摘黄瓜,一起踢足球,让史铁生做守门员 ……
" 他处在人生的最低处,但他的精神总能如雄鹰翱翔在云端之上。" 直播中,莫言说史铁生像岩松,在高海拔的地方贴地生长,放下身段、靠近生活。" 铁生这个人非常大度。农村有句话,当着矮人不说矬话。但铁生没有,他是一个悟透了一切的人,当着他的面,什么都能聊,而且他总能把我们带到哲学的高度。他平时不说话,但一开口就会让你思考很久。"
始终相信越是困难时刻
文学作品越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莫言认为,作家最终的实现是通过读者的阅读。" 我们当然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写作,最终还是希望通过书本去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传达给读者,没有读者的支持,我是没有价值的。"
他也始终相信,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心灵的作用的时候。
他在这本书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年近七十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传达了一种很有力量的心态——在这个大风飞扬的时代,并不是只有奋勇前进才算胜利,踏实扎根在生活的原地,不后退、堕落、下沉,不被大风吹倒,本身就是一种前进了。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郑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