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晨报 11-17
从淄博到东南亚,2万斤冷水鱼“长途旅行”背后的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5 日,在博山区源泉镇泉河村张登银的养鱼专业合作社内,一条百余斤的鲟鱼被工作人员从水中抱起,大鱼猛然发力,险些将人掀翻。几十年来,经过过山车一般的养殖经历,张登银的冷水鱼走上海进北京,甚至游到国外闯市场。

早在 2000 年,43 岁的张登银在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泉河村办起了冷水鱼养殖场。当地丰富的地下冷水资源,是鲟鱼、金鳟、虹鳟养殖的绝佳之地。

尽管张登银是当地最早养殖冷水鱼的那批人,但当他斥资 200 余万元一头扎进这个行业时,其实已经错过了这些 " 稀罕物 " 售价高达数百元一斤的黄金时期。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20 余年后,它们的价格会跌到一二十元一斤,并时而面临滞销的难题。

这种困境持续到 2023 年,直到疫情退去开始有了转机。彼时,泉河村的金鳟、虹鳟陆续离乡,去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鲟鱼甚至远渡重洋,去到了更远的越南。

近几年,博山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 " 一乡一业 " 政策,深挖乡村特色产业潜力,大力发展 " 一村一业 "。这些 " 稀罕物 " 也由此放低 " 身价 ",成了许多当地农家乐揽客的一道 " 家常菜 "。

这可能是个机会。

" 近几年,冷水鱼价格低、运费高,万斤以上的大单才有利润可言,小单往外地卖等同于亏本。" 眼下,依旧在这片养殖场,张登银又开始了自己的 " 二次创业 ",这对已经 67 岁的他而言,同样充满挑战。

光鲜与无奈

11 月 15 日,在张登银的养鱼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从水中抱起一条百余斤的大鱼,大鱼身大力猛,险些将人掀翻。

" 行情好的时候,这条鱼能卖几千块。" 张登银说,从 20 年前,他便笃定冷水鱼是一个好产品,特别是鲟鱼这个品种。

合作社所在的泉河头村,自古就因上龙湾、下龙湾而名扬四乡。相传古时候,该村的东山下有两处涌流的泉眼,两眼泉相隔 300 多米。上泉眼急流冲地成沟,当地人取名为 " 荫沟 ";下泉眼位于山崖间,形成瀑布清潭,取名 " 龙池 "。

多少年来,与这两眼泉有关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这些神话传说也给泉河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张登银是土生土长的泉河村人,他回忆说,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村民用这神妙的泉水种蒜苗,养虹鳟鱼,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近年来,当地政府制定规划,加大开发力度,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山水互衬、林木葱茏、花艳草茂、鸟鸣鱼跃的好地方。

张登银这处干了整整 24 年的冷水鱼养殖基地被 " 保留 " 了下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鲟鱼、金鳟、虹鳟养殖,已经成了泉河村发展‘一村一业’的招牌,虽规模不大,却声名远播。" 泉河村村 " 两委 " 成员吕炳文说。

泉河村发展冷水鱼养殖,是从 1986 年开始的,当年曾是当地水利部门探索发展的一个新项目。项目设立初期,张登银便在此打工,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他成了冷水鱼养殖方面的 " 专家 "。

" 当时,主要是养殖虹鳟鱼,效益还不错。后来,项目划归村集体,村集体对外承包,我便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张登银回忆说,自 2000 年起,他陆续投资 200 余万元对养殖区进行扩建。目前,整个养殖区占地约 2600 平方米,拥有大小鱼池 26 个,存塘鱼超 10 万尾。

据张登银介绍,在过去的 20 多年间,虽然自己养的鱼在外界看来是 " 稀罕物 ",但几乎没赚到钱。原因是错过了它们售价高达数百元一斤的黄金时期。

" 目前,鲟鱼、金鳟、虹鳟的批发零售价仅为一二十元钱一斤,养殖周期一般为 2 年半,每年稳定能卖 2 万多斤。而鱼苗和饲料作为养殖冷水鱼的最大投入。去掉人员等其他成本,利润可想而知。" 张登银说。

为何不能自行育苗?

他解释说,冷水鱼的育苗水温以 10 ℃最佳,而泉河村两眼泉的水温常年稳定在 15 ℃," 此前,也曾尝试过自己育苗,但成活率很低,这也是导致当地冷水鱼养殖业无法实现规模化的重要原因。"

机遇与 " 新生 "

过去的一年,冷水鱼的市场行情有所转暖。

随着疫情退去,2023 年,合作社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一年间,陆续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客商登门采购,金鳟、虹鳟一度成了抢手货。

"2023 年底,我们还意外接到了一笔国外的订单,2 万多斤鲟鱼成功卖到了越南。" 张登银自嘲地说,自己养了大半辈子鱼,竟是头一回得知冷水鱼活体运输,眼下竟可以运送到如此远的地方。

以上经历,与张登银早前的调研结果是相悖的。

退回十几年前,张登银曾对接过南方不少水产交易市场,那时冷水鱼在南方很多地方没有消费基础,销量一般。

即使在本地,很多酒店的厨师也不知道鲟鱼、金鳟、虹鳟该怎么做,是要红烧还是清蒸?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它们是陌生又新鲜的东西。而被忽略的是,市场需要培育,消费习惯需要培养,这既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个机会。

机遇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记者实地调研发现,近 2 年,博山区将农文旅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重点发展,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 " 一乡一业 " 政策,深挖乡村特色产业潜力,大力发展 " 一村一业 ",此举盘活了一大批像冷水鱼养殖这样的乡村产业 " 老底子 ",冷水鱼养殖迎来春天。

在源泉镇黄台村 2024 年 " 五一 " 开业的农家乐项目,清蒸虹鳟、清蒸金鳟便成了游客必点的 " 家常菜 "。据黄台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宝成介绍,这道价格亲民的 " 家常菜 ",不仅让游客知晓了源泉镇有个冷水鱼养殖基地,还帮助他们村的农家乐创下了 2 个月营业额超 20 万元的 " 纪录 "。

再如在源泉镇珍珠村,红烧鲟鱼、清蒸鲟鱼同样成了当地农家乐揽客的 " 法宝 "。在村里经营农家乐的村民陈田青告诉记者,眼下,虽已是乡村旅游淡季,但凭借 " 冷水活鱼,现杀现烧 " 的特色,仍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农家乐的生意也因此愈发红火。

数据显示,目前,博山区的 290 个村(社区)415 个 " 一村一业 " 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当地政府不仅在传统优势农业上保质增强,还提出了 " 一村一业、一镇一品、富民增收 "" 三个全覆盖 " 理念。

在张登银看来,在 " 一村一业 " 项目的加持下,泉河村的冷水鱼产业不仅被成功打造成了商品,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种持续的市场会倒逼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做法和理念下,张登银也 " 跟风 " 上马了农家乐项目," 经过匡算,农家乐的年营业额差不多能有 100 万元,重点是每年有一半的鱼可通过农家乐卖出去,利润要比此前单纯批发零售活鱼高得多。"

后续,张登银计划继续围绕养殖场和农家乐做点文章," 争取把冷水鱼产业做大做强 "。

(大众新闻 · 鲁中晨报记者姜涛 通讯员韩文彬 高倩 高启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大鱼 上海 北京 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