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技术主导我们对美的判断
作者/ IT 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王昕
谁能想到一张精致的证件照也会冲上热搜?原因竟然是 " 因为太美而被拒 "。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 2025 年考研网上报名系统中,辽宁抚顺招考办报考点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作为准考证照片,页面中明确表示:严禁化浓妆、修图,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
" 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 " 话题发酵之后,海马体的回应是,2025 考研生如果使用海马体拍摄的精致证件照参与研究生报考遇到提交未通过的情况,海马体照相馆将再次为他(她)们提供原生版本,确保符合报考要求。
实际上,这并不是海马体照片第一次 " 翻车 ",有网友表示,高考报名时上传了海马体照片,导致人脸识别不通过,需要人工验证并重新拍照;在办理出入境证件时,海马体或者经过其他美颜工具 "P 图 " 的照片,在审核环节未必能通过。
之所以海马体、天真蓝这样的精致照相馆一度被热捧,是因为满足了大众对证件照品质的需求。过去,证件照往往被视为标准化的照片形式,只是生硬地记录面容,毫无美感,而人们也不满足于证件照上未经雕琢的自己,这些照相馆恰恰能把普通证件照变美。
因为有了 AI,海马体、天真蓝并不是终点,把自己 " 变美 " 有了更简单的方式。上传 20 张照,花 9.9 元,就可以拥有一张媲美海马体级别的个人写真,基本没有操作难点。去年出现的现象级应用妙鸭相机正是通过 AI 技术,识别用户的面部特征、肤色、光影等细节,并根据个人喜好和风格偏好,智能生成个性化写真照片。一时间,朋友圈里都是 " 妙鸭体 " 个人写真照片和证件照。
看多了,感觉这些照片美则美矣,却缺少了个性。
颜值经济下,人们拍照的需求逐渐旺盛,有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写真市场目标人群突破 2 亿,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个性化写真买单,但也引发了对 AI 技术在证件照领域应用的深思。
除了 AI 处理过的证件照 " 不像我 ",在一些严肃场合无法作为身份的有效验证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 AI 技术带来的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在证件照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用户的面部特征、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可能被采集和存储。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就可能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妙鸭相机刚上线时,最初版本的用户服务协议中写明,用户需授权妙鸭相机在全世界(包括元宇宙等虚拟空间)范围内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可转授权的、免费的和非独家的许可,使得妙鸭相机可以以任何形式、任何媒体或技术(无论现在已知或以后开发)使用用户的内容。
这样的规定肯定会引来争议,虽然之后妙鸭删除了这些条款,并承诺 " 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不会提取也不会用于识别和其他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动删除 ",但已经上传照片的用户真的能安心吗?有后悔药吗?
现在回过头来看,朋友圈里这些精致的证件照、个人写真照渐渐销声匿迹。如果没有复购,没有创新,没有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当年那些现象级应用大多数难以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说得感性一点,在这个现实与虚拟相互交织的时代,或许,在 AI 的介入下,照片已不再是单纯为了留住某个珍贵瞬间而生,而是成为一种即时满足的视觉消费品。
科幻作家特德 · 姜在其短篇小说《双面真相》中,将记忆与真相的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记忆是真相的复刻,还是一种编造?AI 生成的照片,以惊人的精度模仿真实,但真的能承载自己的情感与记忆吗?过度美颜无异于对客观世界和记忆的篡改。
海马体照片从流行到现在一定程度上被遗忘,这一过程就像一场关于美、真实与技术的探讨和博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拍一套美美的证件照或者写真本身没什么,但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僭越的角色,它既是创造美的工具,也是引发争议的源头。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应保持理性和审慎,既不能因噎废食,拒绝技术带来的可能,也不盲目跟从,让技术主导我们对美的判断。
真实与美化之间总有一个平衡点,让两者和谐共生,记录下生活最初的模样。
排版/ 潘璐
图片/ pixabay 微博 妙鸭相机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