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时节,西藏自治区各地陆续迎来青稞的成熟与收割。世界青稞之乡日喀则田间地头到处是麦穗金黄、麦浪起伏,忙碌一年的农民们开镰收割,确保青稞颗粒归仓,田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
图为日喀则市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秋收场面 摄影:赵振宇
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疲惫又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欧珠一家正在自家的青稞田里繁忙收割。" 以前我们收青稞的时候只能自己弯着腰一刀刀地割,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我们家也买了专业的农具,不仅人省力了,收割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欧珠不仅是熟练的农具驾驶员,更是一位极有智慧的 " 发明家 "。为了提高收割效率,欧珠在收割机的一侧加装了一个手动小耙子,机器每收割 2 — 3 米,欧珠就将小耙子提起一次,这样农具割下来的青稞就自然成为了一小堆。作为最接近土地的人,像欧珠一样的农民 " 发明家 " 在传统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更多新时代活力,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图为正在青稞田里驾驶农具的欧珠 摄影:王淑
同样的 " 丰 " 景,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许多村民们正在村中唯一的 " 牧民 " 巴桑的青稞田里帮忙收割,这与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割场面完全不同。
江热村是纯农业村,但每家每户也都会有几头羊或者几头牛,平常村民们都以农活为主,牲畜们反而成为了甜蜜的 " 负担 "。为了解决农忙时无法顾及牲畜的情况,江热村的巴桑成为了全村的 " 牧民 ",家家户户的牛羊都由巴桑来统一 " 管理 ",巴桑家的农活也都由江热村全村的村民承担。每到春耕或者秋收时,全村村民都第一个集体帮助巴桑春播和秋收。正是有这种最质朴的相互帮助,江热村才会收获一年的快乐与富足。
图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正在帮助巴桑干农活的村民 摄影:王淑
" 我家有 52 亩地,留足口粮后光靠地的收入一年是三万元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产量应该不会差。" 格桑是江热村村民,站在儿子给自己新买的电动汽车旁,向我们介绍着近年来青稞的销售情况。" 过去种青稞,大部分是为了自给自足留足口粮,现在种出来青稞,能够制成青稞酒、青稞饼干、青稞酸奶等产品,产品和销售渠道宽了,农民们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图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正在帮助巴桑干农活的村民 摄影:赵振宇
飘香的秋日一片金黄,一台台收割机正在青稞田里往来穿梭。2023 年,西藏青稞产量达 84.36 万吨,播种面积达 222.87 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430 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 9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1% 以上。
丰收的秋日一片繁忙,一户户农家正在田间地头抢抓农时。守护好人民群众的 " 米袋子 ",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压舱石 ",日喀则的好 " 丰 " 景为西藏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 / 王淑 赵振宇)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或 " 中国西藏网文 " 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