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之滨,横琴与澳门一水相隔,却早已在心灵与梦想上紧密相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揭牌三周年以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见证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
三载春秋,弹指一挥间。三年来,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局(以下简称 "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 ")围绕促进琴澳深度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党建引领发展、社区治理创新、社会服务融合、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及东西部协作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探索,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为合作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创新组织形式
深化琴澳融合
随着琴澳融合不断深入,工作、学习在澳门,生活在横琴的党员数量逐渐增多,成为推动两地融合发展的新生力量,但也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这一特殊群体,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大胆开拓创新,先行先试,为跨境党员量身打造新的组织形态。
在此背景下,琴澳跨境党支部应运而生,标志着合作区在国际化环境基层党建工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合作区第一个琴澳跨境党支部率先于 2024 年 6 月 14 日在新家园社区成立,目前合作区 4 个社区均成立了琴澳跨境党支部。这一创新组织形式不仅实现了对跨境党员的全面覆盖,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党建引领琴澳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 年 6 月 14 日,合作区首个琴澳跨境党支部在新家园社区成立,目前合作区 4 个社区均成立了琴澳跨境党支部,实现对社区跨境党员组织和学习工作全覆盖。
然而,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并未止步于此。为了进一步拓宽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在小横琴社区、新家园社区试点建立了澳门居民(社团)代表列席社区党委会议机制,截至目前,已开展有关会议 27 次,研究议题 81 个。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加深了澳门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更为两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营造更加开放、包容、民主的社区治理氛围,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还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设立了 " 琴澳议事厅 ",累计组织琴澳居民召开议事协商会议超 150 次。这一平台的搭建,广泛吸纳了包括澳门居民在内的各类社区成员参与议事协商,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通过设立 " 议事协商咨询委员 " 席位,引入专业力量参与议事,进一步提升了议事协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此外,为了筑牢合作区村居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合作区推动实施 " 百千万工程 " 十大行动,包括推进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绿化美化品质明显提升、村居风貌管控更具特色、村集体组织管理更加规范等。
琴澳合力多元共治
创新社区治理
在这片咸淡水交汇处,合作区不断探索琴澳一体化道路,党业融合日益深化,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也逐渐成熟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在治理模式上大胆创新,以莲花社区新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引进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共建合作区第一家社区居民发展中心(残疾人无障碍服务中心)。2024 年 7 月 1 日,合作区居民发展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为琴澳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转介等服务,目前已举办香道、烘焙、美甲等培训课程,澳门特色浓厚,居民反应热烈。
2024 年 7 月 1 日,合作区首家社区居民发展中心在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为琴澳居民提供具有澳门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转介等服务。
为了鼓励更多澳门籍居民参与到合作区的社区治理中来,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大胆先行先试,聘请了一批澳门籍居民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目前,小横琴社区、莲花社区各聘请了 5 名澳门籍兼职网格员(社区观察员、社区议事员)。他们与辖区内澳门籍居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8 月 29 日,他们在一次茶话会中,分享了近期工作、生活经历以及作为社区议事员的感受和期待。在志愿服务方面,合作区 " 琴系街坊 " 志愿服务平台登记琴澳志愿者 186 名,其中澳门居民 14 名,带动辖区居民参与志愿惠民服务近 6000 小时。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建立澳门籍居民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社情观察员、社区议事员)工作机制。图为莲花社区聘请首批 5 名澳门籍社区议事员。
为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 " 最后一米 ",实现社区治理全方位协商机制,合作区社区工作党委在人员密集的楼宇和综合体试点设立党群驿站。6 月 27 日,合作区第一个楼宇党群驿站——小横琴社区保利星火党群驿站正式揭牌启用,中铁建大厦、创新方等综合体党群驿站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2024 年 6 月 27 日,合作区首个楼宇党群驿站在小横琴社区保利国际广场揭牌启用,实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居党群服务站、楼宇党群驿站三级阵地覆盖。
此外,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把 " 允许中国籍澳门居民担任合作区社会组织的法人负责人或负责人 " 相关政策列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极大地激发了澳门居民参与合作区社会建设的热情。政策落地以来,已登记成立了 13 家由中国籍澳门居民担任负责人或成员的社会组织,共有 35 名澳门居民加入合作区社会组织,其中 10 家社会组织由 18 名澳门居民担任负责人;新增两家由省横琴办担任业务主管单位的澳门非政府组织,累计共 6 家澳门非政府组织在合作区设立办事处。
同时,支持澳门街坊总会、工联总会、妇联总会、中华总商会等爱国爱澳重要社团进入合作区设立办事处或综合服务中心,将具有澳门标准的社会服务引入横琴,截至目前累计举办活动 5200 余场,提供丰富多元的社区服务 220 余种,服务琴澳居民 80 万余人次,琴澳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社会服务趋同澳门
托举 " 人生大事 "
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该局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红旗村步行街违建清拆、迁坟工作、" 澳门新街坊 " 项目建设以及 " 百千万工程 " 的实施等工作中攻坚克难,彰显出党建引领的强大力量。
在殡葬改革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通过成立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此项工作。在党员及亲属的积极带头下,合作区居民响应号召,签订了《迁坟协议书》,目前已签订《迁坟协议书》235 户,需求墓位 983 穴,其中涉澳门居民 48 户,同意迁坟数量已达散葬坟墓的 95% 以上,预计年底前将全部搬迁至合作区公益性墓园 " 常青园 "。
婚丧嫁娶是 " 人生大事 ",婚姻登记服务的不断优化,也是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合作区婚姻登记处自 2022 年 10 月 8 日成立以来,已办理辖区内地居民婚姻登记、涉港澳台婚姻登记、" 跨省通办 " 等各类婚姻登记业务 4600 余件,其中涉澳门居民业务 110 件。
面对婚姻登记政策限制及内地与澳门居民互动交流日益频繁的现状,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开通涉澳婚姻登记 " 跨省通办 " 业务权限。在近期民政部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婚姻登记拟不再需要户口簿,取消登记地域规定,由此,涉澳业务可能不再有地域限制。
此外,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通过实施 "1+4+N" 琴澳联动服务模式,合作区 " 双百 " 社工联动澳门社团累计入户走访困难和特殊群众 1054 人次,电话访问 1303 人次,动态跟进困难和特殊群众 224 人。同时,成立首家慈善公益组织——合作区慈善促进会,成功举办 " 横琴马拉松公益募捐 "" 哈罗横琴慈善长跑 " 等活动,在帮扶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小切口 " 入手
构建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除了人生大事,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还从 " 小切口 " 入手,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
" 澳门新街坊 " 项目是探索在合作区试行澳门标准的社会公共服务、增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幸福感的重要民生工程,为保障其周边的风吹罗带路施工进度,多次协调逐一解决了居民提出的 30 余项诉求问题,实现了无一人越级上访、无一起群体性事件、无一例重大舆情事件。
随着 " 澳门新街坊 " 业主陆续迁入,交通便捷性成关注的焦点。为此,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为 " 澳门新街坊 " 增设了宽敞穿梭大巴,并设有行李存放区,免费接送澳门居民往来横琴口岸,还延长服务时间覆盖早晚高峰,有效缓解澳门居民通勤压力。同时,通过与开发商澳门都市更新公司以及澳门街坊总会、澳门民建联等社团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依托澳门社团向业主发起生活问卷调查,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意见需求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落实。
9 月 1 日,庆祝合作区成立三周年暨 " 入伙庆中秋 · 琴澳共此时 " 嘉年华活动在 " 澳门新街坊 " 前广场举行,琴澳居民共庆中秋佳节。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叶真表示,合作区将持续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会同相关单位、社区党委、爱国爱澳澳门社团共同推进 " 澳门新街坊 " 建设,进一步完善合作区的商贸、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澳人澳资澳企向合作区集聚和发展,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共同打造适合澳门居民发展的新空间、生活新家园。
庆祝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三周年暨 " 入伙庆中秋 · 琴澳共此时 " 嘉年华活动在横琴澳门新街坊前广场举行。图为珠海长隆表演团队表演节目。
此外,出台《合作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奖励暂行办法》,与澳门高校签订社工人才交流合作框架,推动 " 琴澳社工人才孵化基地 " 落地,推进琴澳两地在社工人才孵化、培训体系搭建、就业实习,通过澳门社团组织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参访交流等措施,促进了琴澳社会服务交流合作。
琴澳携手共筑防灾屏障
强化应急联动
从应急信息互联到通道设施互通,再到应急队伍互促和资源互助,琴澳两地合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能力。
防御超强台风 " 摩羯 " 是合作区今年防台风工作首次实战考验。在此期间,合作区总体形势安全平稳,台风过后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
安全平稳的背后是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台风来临前,合作区三防指挥部提前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布各类预警信息 20 余万条,指引群众科学防灾避险;派出 110 个专项检查组,出动巡查人员 705 人次、检查车辆 136 辆次,对重点区域拉网式排查整改;及时转移临险人员至安全区域,11 支驻岛应急抢险队伍,共计 660 余人驻岛备勤。
琴澳联动组成的应急保障防护线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成立线上工作联络群、开通 24 小时琴澳应急电话,建立气象预警信号共享机制,遇紧急情况实时通报;澳门发出 " 八号风球 " 信号后,莲花大桥临时封闭,琴澳充分发挥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通道桥作用,确保横琴口岸正常开放、琴澳居民正常通关;建立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应对台风暴雨停课机制;专人对接 " 澳门新街坊 " 项目防范极端灾害天气……
此外,合作区通过不定期邀请粤澳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及自然灾害防御专题讲座或授课,邀请澳门相关部门参加防汛防台风、森林火灾救援等应急演练观摩交流等做法,成功构建起了自然灾害联防联控的坚实防线,为两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西部协作厚植情谊
携手共谋发展
自 2021 年横琴与正安结缘以来,通过共建园区、共兴产业、共创品牌以及全面开展产业、劳务、消费、社会联动和人才交流等协作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比如 " 珠海正安班 " 的设立为横琴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正安味道 " 走出大山成横琴市场的热门商品;两地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意见快速流转与有效反馈。
此外,通过创新帮扶方式,引入澳门元素,实现正安人民医院 " 整体搬迁 "、瑞濠街道完成 " 大山搬迁 "、澳门务工实现 " 零 " 的突破等东西部协作工作新成效。
产业协作是两地协作的重点,每年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 80% 以上投入到该领域。在横琴 · 正安国际吉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施工现场,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工人师傅紧锣密密地进行着外墙粉饰和地砖铺设等工作。目前,园区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 11 月底全面竣工,并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据统计,自结对以来两地党政领导调研互访 20 余次,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 9 次;共安排财政帮扶资金约 3 亿元,实施协作项目 55 个;协助正安县累计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共 36 期,培训农村劳动力 1456 人次,其中脱贫人口 828 人次;新增帮助正安农村劳动力到转移就业 15159 人,其中脱贫人口 7653 人;助力正安县引进 30 家企业落地,实际到位投资额 11.36 亿元;累计销往广东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正安农特产品 6.8006 亿元。
合作区与正安县的山海协作项目 " 小吉他做成大产业 " 作为典型经验做法,曾获 " 国字号 " 荣誉。
文:珠海传媒集团 王晓君
图:珠海传媒集团 曾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