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9-14
中银基金年内多只产品修改清盘条件“续命”,老将频频出走暴露人才流失加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基金投资市场波动,不少 " 迷你 " 基金处在清盘的边缘,更有甚者已经进入清算程序。9 月 10 日,国内一知名券商旗下基金因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合同终止事由,将对该基金进行基金财产清算。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银基金今年以来频繁修改多只产品的清盘条款,仅在 8 月上旬,中银基金就连发两个公告,就旗下两只基金分别召开持有人大会通过决议,修改了基金合同条款。

这背后暴露出公司基金产品规模逼近清盘线,为了避免大规模清算,不得不通过 " 修改合同 " 来为基金 " 续命 ",延长基金的存续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 " 续命 " 操作不仅暴露了公司产品结构失衡的问题,还揭示了中银基金在权益类产品领域的长期弱点。

同时,中银基金在人才队伍上也遭遇了巨大动荡。多位长期任职的基金经理先后离职,尤其是在权益类基金领域的老将频频出走,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内部的人员流失与管理难题。

修改基金产品清盘条件 " 续命 "

中银基金年内多只产品频繁修改基金清盘条款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8 月 22 日,中银基金发布公告称,将对旗下中银量化精选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合同进行修改,拟通过召开持有人会议审议修改清盘条件。

按照原基金合同的规定,若基金的净资产低于 5000 万元且连续维持 60 个工作日,则需进入清算程序,终止基金运作。此次修改条款后,中银基金可以通过上报中国证监会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方式,避免立即清盘,从而延长基金的运营时间。

8 月 3 日和 8 月 6 日,中银基金也曾连发两个公告,旗下中银数字经济混合和中银颐利混合两只基金,分别召开持有人大会通过决议,成功修改基金合同条款。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 2024 年以来,中银基金已有多达 9 只基金进行类似操作,修改清盘条件以 " 续命 "。

这一做法在表面上可以暂时缓解基金规模缩减带来的直接风险,但也暴露了公司在权益类产品的长期疲软。根据 Wind 数据,2024 年二季度末,中银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规模仅占公司总规模的 4.43%,远远低于同类头部基金公司。

这意味着,中银基金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大量产品沦为 " 迷你基金 ",频繁触及清盘红线。修改合同条款也成为了 " 时间换空间 " 的权宜之计。

事实上,尽管修改清盘条件可以短期内维持基金运作,但这一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业绩问题。基金要长久运营的关键在于提升管理能力和投资回报。

迷你基金激增与公司运营压力

清盘风险加剧的背后,是中银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迅速增长的无奈。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银基金旗下目前已有超过 30 只基金规模不足 5000 万元,占公司全部产品的五分之一。这些基金都面临着潜在的清盘风险,而公司为了避免过早清算,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来 " 保壳 "。

今年以来,中银基金通过修改基金合同已成功为 9 只清盘边缘的基金延续运营,但这样的措施也加重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此外,基金清盘不仅是公司产品业绩不佳的反映,也是管理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中银基金 2023 年就曾清盘 14 只基金,成为行业 " 清盘王 "。到 2024 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已有 7 只基金清盘。

其中,中银创新成长混合、中银顺盈回报一年持有混合、中银顺宁回报 6 个月持有混合等多只基金相继宣布终止运作。6 月 25 日,中银基金公告旗下中银中证 1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ETF ) 也在三天后终止上市。

事实上,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的长期低迷已经成为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通过修改合同可以短期 " 保壳 ",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操作只会拖延问题的爆发,无法为公司带来实质性改善。

人才流失与内部管理困境

除了产品清盘问题,中银基金的人才流失问题同样引人关注。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 年以来,公司已有 7 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多位为在公司服务多年的 " 老将 "。这些基金经理的离职不仅对公司的投资管理带来挑战,也直接影响了中银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发展。

具体来看,8 月 15 日,中银基金公告称,旗下中银新回报混合基金经理赵志华因工作变动离任,该基金将由李建接手管理。

今年 2 月份,公司权益投资老将王伟也因个人原因离职;3 月 19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中银颐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从 3 月 19 日起解聘基金经理宋殿宇,其因个人原因于 3 月 19 日离任。

在去年年末,中银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副总经理闫黎平因个人原因离任,其在中银基金任副总经理超过 4 年。

这些离职的基金经理大多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尤其是在中银基金较为薄弱的权益类产品领域。随着他们的离开,公司在权益类基金上的管理团队更加薄弱,内部管理难度恐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基金行业整体薪酬水平下调,一些绩差基金经理被迫离职,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因薪酬问题跳槽至更优平台。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人才管理难度,也削弱了基金公司的竞争力。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改善公司内部的人才管理机制,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能力,将决定中银基金未来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面对未来,中银基金不仅需要在产品上做出更多调整,还需要在内部管理和人才战略上寻求突破。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赵子祥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基金 证券之星 混合型基金 券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