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开幕,作为下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车展,吸引了 130 家企业、1600 多辆新车前来参展。
这个成绩看上去还不错,过去几年,成都车展基本都维持在这个水平。但是就像很多大 V 说的那样,今年的成都车展,并没有想象中火爆。
不仅是媒体的观感如此,很多厂商也是意兴阑珊,只是单纯的参展,并没有带来重磅车型,也没有召开发布会,甚至有部分厂商直接缺席,例如日产、起亚等。
作为国内四大国际 A 级车展之一,按道理来说,成都车展应该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大聚会。但实际却是事与愿违,无论是厂商还是各路媒体,似乎都没有整出什么大活儿。
然而,再往前看看,不仅仅是成都车展,这几年的上海、北京、广州车展,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吸引力在降低。
在国外,情况似乎要更严重一些。
2024 年瑞士日内瓦车展仅仅吸引到了四十家左右的参展商,到场的观众仅为 16.8 万人,被国内网友戏称为 " 县级 " 车展。主办方随后宣布:百年车展,明年停办。
2023 年的东京车展,吸引了 500 家企业参展,但其中有大量的汽车行业之外的企业,只有奔驰、宝马、比亚迪三家外资车企参展,东京国际车展也更名为了意义更宽泛的 " 日本移动出行展 "。
历史上最早的国际性车展是 1898 年的法国巴黎车展,至今已经有 100 多年历史。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兴起,巴黎、法兰克福、日内瓦、东京、底特律五大车展的说法应运而生。而中国汽车行业的全面崛起,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国际 A 级车展也开始登上国际舞台。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从内燃机到电动机,从报纸到微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车展正在变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逻辑。
车展五花八门,但总体来看,一般就是三个用途。
1、信息发布平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简称 " 打广告 ";
2、交易平台,简称 " 卖车 "。
3、亮出肌肉,展示行业地位,宣告产业边界。
现在的情况是,这三个用途似乎都失效了。
以前,汽车厂商们看重车展,主要是因为它的关注度比较高,可以集中发布一些重磅信息。但现在,流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产生。一个车企的负责人,随便发几条微博,传播效果就远远超出线下车展。
雷军 7 月份发布了近 200 条微博,每条平均点赞、转发、评论数量在 6000 左右,简单计算一下,围观人次就是 120 万。试问,有几个车展的展台可以有这么高的热度?
成都车展正在举行,还没有发布具体的参展数据。先参考一下去年的数据,参展人数 90.2 万人。
更重要的是,成都车展是 130 多家车企、1600 多辆汽车共同分享,而微博却是流量制造机,传播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除此以外,厂商们制造 " 流量 " 的成本,也远远低于参加线下车展的费用。
一般车展的标准展台租赁费用是 2000 元 / 平米左右,而展台的面积一般都在 2000 平米以上。再加上设计、搭建、装修、宣传物料、媒体车马等费用,轻松就能消耗掉上千万元预算。
如果再算上参展工作人员的吃住、车展现场模特、车辆来往运输费用,参加一场成都车展的费用可能在数千万元以上。
这得卖多少台车才能挣回来啊!
这一次成都车展期间,最 " 土豪 " 的品牌当属比亚迪,直接采取包馆的方式来亮肌肉,展馆面积 5000 平米,仅仅是场地租赁费用就令人咋舌。
这种级别的花费,厂商其实都很肉疼,只不过厂商们以前对车展还是比较依赖的,品牌形象建设加现场卖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一些开支。
但问题是," 流量为王 " 的时代,厂商们只要开一场线上的发布会,或者由车企负责人进行一次直播,就可以取得远超车展现场带货的成绩,车展能给与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
举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这次参展的新款问界 M7 Pro,48 小时内大定数量破 6000,以每辆车 25 万元的均价计算,成交额在 15 亿元左右;小鹏 MONA M03 上市 48 小时,大定突破 3 万台。
这些车型虽然是在车展现场亮相,但消费者了解产品、下单却是通过网络,车展实际上已经可有可无。
当车企不再依赖车展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新车发售平台的时候,高额的参展费用就显得没有什么必要了。日内瓦、东京等车展规模缩小甚至停办,都有类似的因素在里面。
另外,这几年的国内车展,时不时还会给厂商们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比如 2021 年的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2023 年宝马的 " 冰淇淋事件 " 等等。
就目前来看,车展的弊端已经很明显,它们在人口不足的海外已经展现出颓势。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也是在给车展们 " 续命 ",但从长期来看,车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无疑都是需要被重新思考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