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杂志 07-22
想做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 DNA 代码术论证技术理想国之存在

         

——评《想做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文 / 小庄

         

在近期看过的一些涉及亚文化的书之中,有两本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一本是弗雷德•特纳(Fred Turner)的著作《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一本是马库斯•乌尔森(Marcus Wohlsen)的著作《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前者再现了那些与今时今日已被全世界所接纳并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发端有着密不可分之联系的一批 icon,他们来自上个世纪;后者描述了那些正在引领许多城市逐步悄然兴起的生物技术探索潮的一批 geek,他们生活在当下。这两本都是群像式的写作,用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串起一个时代,勾勒出它在文化意义上的面貌。有趣是,两本书都不约而同扯到了音乐,确切来说是摇滚,更确切来说,是朋克。

         

从蛛丝马迹中去追寻两位作者对朋克的理解乃至于溯源到他们笔下人物对朋克精神的贯彻,是一件颇为激动人心的事,但鉴于这样做会导致书评发展至不可预测的方向,我觉得还是要忍住收住自己的窃喜,且留待以后专门做个评述好了。诚然,今天要谈论的内容其实仅仅是关于《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的,它本身具有如下标签:科普、生物、技术、DNA 代码开源⋯⋯好,我不知道此刻你是不是已经明白了,它是一本知识型阅读物,一定将考验读者的脑力。

         

   

         

回来说说这位作者吧,乌尔森的身份是一位来自《连线》杂志的科技报道者,曾经先后毕业于哈佛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专注于技术类报道,也可以算得上一位业内的 " 名记 " 了。于是不难想见,趁职业之便,这人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如下角色:DIYbio 组织的发起人之一麦肯齐•考威尔(Mackenzie Cowell)、自学成才的生物工程师兼《生物朋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梅瑞迪斯•帕特森(Meredith Patterson)、激进的技术乐观主义者约瑟夫•杰克逊(Joseph Jackson)、自筹实验室进行癌症研究的约翰•施朗登(John Schloendom),等等。或多或少,这些人都有着某种疯狂气质,他们是反对基因技术垄断、呼吁 PCR 开源的开拓者,热衷于 DIY 和各种有关创新,一个个每天都在家里摆弄仪器忙个不停。在普通人的想象中,他们的行为犹如正在制造新世纪的弗兰肯斯特那么具有破坏性,但是帮帮忙,他们自己可不这么想,听听其中一位帕特森姑娘是怎么讲的:" 科学素养赋予其所有者成为积极奉献者的权利,他们可以参与提高社会卫生健康水平、提高食物水源和空气质量,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及周围复杂的世界互动。"

         

在考威尔等人的眼里,我们的世界从来没有如今日这般充满层出不穷且关系到生命、生活质量的危机,也从来没有如今日这般需要透明、公开的 DNA 序列数据,以便纠集全世界的技术力量和天才大脑来寻求解决之道。2009 年,就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首次宣布检测到猪流感三天后,他就在推特上发表了一条表达自己的不满:"@CDCemergency(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准备)拒绝回答与 H1N1 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有关的问题。" 在他看来,该做法无疑是掐断了让更多计算机科学、遗传学和工程学工作者加入进来做贡献的可能,如果 CDC 认定只有一小撮学院派的政府雇员才能接触那些核心数据,那么必将拖延攻克病毒的时间,而使得更多民众处于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之中。2013 年春夏,当新一轮的禽流感恐慌又笼罩在地球上空之时,不知道是不是对 2009 年考威尔那条质疑的说明补充。

         

IT 界已经为信息开源做出了颠覆性的表率,身为行业领军的谷歌,2008 年在发布浏览器的同时顺便就公开了它的源代码。所以,自诩为生物玩客的 DIYer 们也力图在这个领域掀起一场黑客运动,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击破大公司的霸权和官僚,让技术服务于真正需要它的人们。别以为这些是空洞的口号,事实上,生物黑客们已经用自制三聚氰胺检测工具、方便廉价的传染病疫苗、极具希望的个人癌症方案和习自微生物的胆固醇清理技术⋯⋯干净利落地实践了理想主义。

         

和《数字乌托邦》中写到的那些互联网文化早期精英一样,《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的主人公们也是乌托邦世界的践行者,他们也曾迷恋摇滚朋克所描述的人类大同、不再有因阶级政治经济造成不公平的世界,而现实中无法突破的障碍击碎了乌托邦之梦时,他们就另辟蹊径在一个技术理想国中继续——这是真正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尽管明白这些技术一旦流入民间其实也有诸种后患但依然鼎力支持的原因,因为归根结底,我相信只有将善的力量发挥至最大才能突破人类自身的局限。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则新闻,大概可作为 DNA 技术开源有益于人民的启示:说是对英国亲兄弟,一红发一棕发,常常被人开玩笑肯定有一个不是爹妈亲生的,于是这两人决定自己检测 DNA 看看。终于,花了 250 英镑、在家中用材料组装了一台 PCR 仪,最后找出了那个导致发色不同的基因突变。兄弟俩遂喜滋滋地昭示天下,解开心头大疙瘩。

         

【影】安德鲁•尼科尔《Gattaca》

         

         

新西兰作家兼制片与导演 Andrew Niccol 可真让人吃惊!

他 1997 年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Gattaca》实在是一部天才之作。故事对基因决定论的描述,对生物科技突飞猛进后未来世界的秩序与偏见的刻画都让人一下子想起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但比《美丽新世界》似乎还更进一步,尤其在科幻的份量上;但更为可怕的是这部 1997 年的电影所描述的基因歧视恐怖世界,竟原来绝非天方夜谭。

1

对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使得今天的生物科技不仅能够克隆,转基因,甚至还能创新物种。基因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优生学,美国一位医生的曼哈顿与洛杉矶诊所已经帮几千对夫妻选择孩子的性别,并宣布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实现选择后代的眼睛、头发颜色,以及肤色。

在 Andrew Niccol 创立的 Gattaca 世界里,这样的优生诊所已是社会流行,实际上,也只有付不起钱的穷人才会选择 " 劣等 " 自然生育,因为诊所里培育出来的强化基因受精卵,是 " 自然受孕一千次也达不到的奇迹 "。 当父母对这种强化基因小孩有所质疑的时候,医生还很贴心的回答:" 别担心,孩子还是你们自己的基因结晶,不过是最优的结晶。"

一旦全社会都在制造这种 " 最优结晶 ",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便发生了深远变化。人种、地域、性别等因素不再重要,因为比较 " 最优结晶 ", " 次优结晶 " 或者 " 自然结晶 " 很明显成了体制的残次品,被系统性歧视排斥鄙视。而造成这种新型基因歧视存在的关键,我想,一方面是社会自然竞争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基因决定论。

   

基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个性和样貌都是由基因唯一决定的,人的基因有优劣之分,人类应致力于 " 改良品种 "。纳粹德国就曾经利用基因决定论巩固金发碧眼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种的 " 高等 " 地位,作为屠犹的论证。生物学家 Richard Lewontin, Steven Rose 和 Leon Kamin 这样总结基因决定论的理论体系:

" 生物(基因)决定论者们实际上在探求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行为的根本。他们认为人类生命以及行为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生物化学物质特性的结果;并且这些特性都是由人体基因的构建所唯一决定的。最终,一切人类行为——也就是全部人类社会——都由一系列要素决定,从基因到人之个体到全部人类的行为总和。"

但实质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得出任何决定性的结论。基因决定论目前仍是生物学界辩论的主题。

         

2

基因决定论的存在使得基因歧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其实在 Gattaca 世界里,雇工的基因歧视也是违法的,但 " 没人严肃对待 "。雇主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获得应试者的基因——茶杯,擦手的纸巾,不经意掉落的毛发——基因隐私权只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概念。电影中还有便宜的街头基因检测站,刚和人接吻的姑娘可以去哪里用棉棒在口中一擦便得出对方的全部基因信息——智商、得各种疾病的几率、预期寿命等。而当主人公文森特(Ethan Hawke)打倒夜店后门守卫警员逃跑后,随即赶来的警探命令倒在地下呻吟的警员第一句话是:" 哪儿也别碰,别吞口水 ",然后迅速用棉签获取了警员身上携带的文森特基因才让他起来。

我看到这儿,觉得又是好笑,又是毛骨悚然。如果人类的一切都能够通过基因分析而得出确定结论,如果我们的喜怒哀类,我们的爱情与伤痛,有一天都能够变成冰冷的化学公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符号代替,都能被无限复制,包括界定我们之所以是 " 我 " 的独特思想与记忆,那将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末世!到那一天," 我 " 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 " 有机体 ",只剩下面目相同的 " 完美结晶 " 们,就好比今天打开电视,屏幕上全是削过骨隆过鼻减过肥垫过下巴千遍一律的人造美女一样——我们距离 Gattaca 的世界,究竟还有多远?

             

4

《时代》杂志的评论员 Michael Kinsley 在 2008 年五月的评论中说:" 先天自然与后天养成,其实并无多大差异。也许你的父母给了你优良的基因,或者他们给你百万遗产,或者他们就是高尚的人,教会了你节俭的美德与辛勤工作的道理。即使是最后这个例子,为何你就应该得到这些优良的价值观呢?这与继承一对好基因究竟有什么不同?"

也许,面对基因决定论,我们的确不该如惊弓之鸟过分惧怕,人因出生所造成的不平等过去有之,现在有之,将来也不会消失。反对基因决定论不是为了阻碍基因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放弃探索,放弃寻求生命的真相;相反,面对太多的未知,给予科学工作者们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才能更好的百家争鸣,才能更接近真实。而在基因歧视问题上,更重要的该是我们究竟要如何认知基因决定论。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 . 萨默斯在 2006 年发布了女性缺乏数学及其他科学才能的讲话后不得不引咎辞职——他发表这一言论的场合当然极不合适,显然不吻合他校长的身份——但另一方面,我却也惋惜他的离开,毕竟,从纯科学的立场出发,难道我们不该研究为什么很多女性在语言方面具有优势,为什么黑人的弹跳与奔跑能力那么突出,为什么亚洲学生的运算技巧领先于美国学生?结论不一定都是基因——甚至我坚信基因只是要素之一,且远非决定因素——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与严苛的立法执法体系应该相辅相成。最为重要的,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是我们对待歧视的态度。

索尼公司在《Gattaca》1997 年十月公映之前特意组织了一场面对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学家学会的试映,在影片结尾,出现了爱因斯坦、林肯和美国最著名的女运动员 Jackie Joyner-Kersee 的照片,并伴随着字幕:如果基因工程和基因实验早成事实,那么这些名人将都不会出生——他们分别患有阅读障碍,马凡氏症候群 及哮喘病。最后的总结字幕则是:" 当然,另外一个绝不会诞生的人,那就是你。" 试映得到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好评,但公映时索尼公司还是决定去除最后的字幕与图片——他们担心会冒犯观者的感受。

最后这些图片的展示其实传达了非常关键的一个信息:优化基因的同时也祛除了激励人类不断前进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痛苦、问题、缺陷、不足。" 完美 " 是祝福,也是诅咒。影片中最为完美的杰罗姆是最无法面对失意的人,而根本被当作下等人的文森特倒永远拼尽全力向着理想努力,毫无保留。这种不合理的冒险,不畏死不自保的拼搏,就是人的精神,是潘朵拉盒底的希望,是独立拆解的基因要素所无法总结推导的最大的不可能。这种精神让我们认识到统计概率的空档,让我们为了虚幻的爱情与理想奋不顾身,让我们能够瞥见极限后匿藏的曙光,让我们终于成为 " 我 ",成为一个人。

             

5

抛开基因优化不谈,尽管我不愿意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天能够彻底破解人脑,我还是不得不考虑,如果基因决定论终被证明,如果 " 我 " 最终将被解构成一堆要素:化学物质、生物电、激素,那生命还有没有意义?如果从一出生,人的命运就真如 Gattaca 世界中一样被各种概率早已界定,甚至就连文森特的反叛精神都能一早被解析预测,那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每当新科技新事物新发现将原有的人的界限变模糊,我们就得恐慌一阵,似乎不证明 " 人 " 的优越性,不维持 " 人 " 在宇宙万物中的独特地位,人生便失去意义。而这样 " 唯我独尊 " 的阶级观念,又与人类社会内部的种种歧视有何差异?

《Gattaca》中完美的杰罗姆选择结束生命,因为他先天的基因设定让他优秀但不是第一,他后天的意外残疾让他可以感受生活却无法再创造——他对生命本身失了兴趣,一死了之。但杰罗姆所忽略的体验本身,难道就没有意义么?创造与实现的可能固然激励人勇往直前,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无到有的沿途风景和人生细节对每个人来说也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即使被拆分为化学物质、生物电、激素、环境影响等独立因子,也还得由人自己来综合实现。而这种体验经历学习成长的过程,其实才是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践着的工作,至于终点处盖棺定论的成就,倒是锦上添花的次要元素了。

即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够决定我们的 " 核心性格 ",电脑程序能够解释我们的细微情感,生命的意义依然存在:感受,体验,学习,这一切仍须由生命的实体来亲身实现,无法替代。而除了为理想奋斗,除了实现目标,生命的意义,还在于每日三餐,脚踏实地,在于养一方赤子之心,在于被现实不断扑打下却依然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生命的意义,正如罗素所总结,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之灵魂,不能转化为公式,不是符号,不能复制,无法嫁接,不分优劣,没有基因。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黑客 生物 dna 开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