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05
江山如此多娇 | 甘肃祁连山:巍巍祁连,绿水青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 2019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大马营草原视察时强调。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海拔地区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

初春季节,祁连山山脚广阔的草场尽管还没有返绿,但风中已经有明显的暖意。在远处极目眺望,巍峨起伏的山顶白雪皑皑,显得素雅而又庄严。

" 绿色水库 " 保持活力

祁连山山体巨大、山脉众多,地势东低西高,相对高差 2000 米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再加上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植被景观。一望无际的祁连山大森林,素有 " 绿色水库 " 的美誉。

绵延 1000 多公里的祁连山,其中 700 多公里在甘肃省张掖市,该市也由此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阵地,也是水源涵养林保护重点区域。多年来,张掖市通过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 " 一园三带 " 国土绿化示范建设等举措,让祁连山的 " 绿色水库 " 一直保持着活力。

2 月 21 日,奔流新闻记者从张掖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通过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等生态文明观念已成为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近年来,张掖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并获 4 亿元资金支持,目前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实现了由生态之乱到生态之治、生态之美、生态之优的转变。

祁连山国家公园网站资料显示,根据第二次冰川编目,祁连山共有冰川 2683 条,面积 1597.81 平方公里,冰储量 844.8±31.3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冰川融水量为 9.9 亿立方米,年出山径流量约为 72.64 亿立方米,灌溉了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 7 万多公顷农田,滋润了 120 万公顷林地和 620 万公顷草地,提供了 700 多万头牲畜和 600 多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是河西走廊乃至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 黄金牧场 " 转场借牧

草原是张掖市肃南县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裕固族语中,肃南草原 " 夏日塔拉 " 意为 " 黄金牧场 "。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肃南县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赶着牛羊 " 下山入川 ",把冬季牧场转移到周边农区的玉米秸秆地里,以此保护草原、发展生产。

"3 月 1 日左右就要赶着羊群回去了,这几天正在做回归的准备工作。" 自去年 10 月 15 日赶着 460 只羊离开祁连山,前往离家 40 多公里远的甘肃省民乐县李寨乡农区借牧以来,肃南县马蹄乡大都麻村牧民赵海云至今快 5 个月时间一直在民乐县放牧。

" 租赁临近县区玉米秸秆地借牧,可以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促进草原休养生息。" 在肃南县,与赵海云一样离开祁连山远赴他乡借牧的牧民不在少数。每年的 10 月份,赶着成群牛羊翻山越岭异地借牧,已成为当地牧民的共识。

同时,肃南县 692.2 万亩天然草原实行禁牧,1399.69 万亩天然草原实行草畜平衡,退减天然草原超载牲畜 10.18 万个羊单位,基本达到动态平衡,有力促进了草原生态持续向好。

据 2020 年监测统计,肃南全县天然草原亩产草量较 2010 年提高 20.6%,牧草平均高度达到 19cm,平均盖度达到 78.2%,整个借牧饲养期,每个羊单位新增纯收入 88 元,总净增收 1082 万元,实现了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 " 双赢 "。

" 动物乐园 " 恢复喧闹

祁连山是我国 32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岩羊及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分布区,特别是中亚山地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雪豹的良好栖息地。

今年 1 月 3 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管理局张掖分局祁丰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巡护过程中近距离 " 偷拍 " 到了雪豹母子觅食的珍贵画面。

随后不久的 2 月 7 日晚,张掖分局寺大隆保护站向阳台管护站辖区干沟口防火道路的防火监控摄像头拍摄到了两只雪豹走过冰面的画面。央视新闻直播间先后分别以《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拍摄到雪豹母子同框画面》《两只雪豹过冰面 小心翼翼有点萌》为题进行了报道。

其实,祁连山近几年 " 豹出没 " 已稀松平常," 四豹同框 "" 五豹同框 " 的画面也时有拍到。1000 多只的岩羊群、200 多只的大种群白唇鹿及藏野驴悠闲觅食的情景也能经常见到。

"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禁牧和移民搬迁等生态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祁连山生态状况持续好转,动物种类、种群数量逐渐呈现恢复态势,有些种群甚至处于快速恢复期。"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野生动物管理科科长马堆芳一直把人迹罕至的大山作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主战场,他告诉奔流新闻记者,行踪隐秘的雪豹被人近距离拍摄到,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昔日在祁连山区几近绝迹的豺、马麝等物种现在也时常能见到,尤其是曾经只在张掖市境内的隆畅河、祁丰、军马场等地活动的一级保护动物豺,现在的活动范围已向东扩展至武威市的天祝县。

野生动物是生态向好的 " 晴雨表 ",祁连山众多野生动物的回归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得益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深林处的鸟鸣,雪线上的兽迹,表明祁连山的这些精灵们没有走远,或者已经归来。随着绿水青山复现,祁连山依然是最初的、美好的家园。

奔流新闻记者 曹勇

图片由焦方宁、张玉林提供

相关标签

祁连山 甘肃 生态环境 生物 黄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