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17 日,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由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主办、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 " 国际产教融合促进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在天开园召开。来自中国、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布提、尼日利亚等 7 个国家的代表、32 所中方院校、6 所外方院校、13 个企业代表与各国青年学子共 120 余人齐聚一堂,以 " 机制完善 · 路径优化 · 模式推广:以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续写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华章 " 为主题,共探国际产教融合新路径。
此次会议集中推出一批支撑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的务实成果。会上发出《关于深化国际产教融合共筑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倡议书》,倡议汇聚 " 联盟力量 " 完善 " 三个协同 " 机制,实施 " 联盟行动 " 优化 " 五大实践 " 路径,打造 " 联盟示范 ",通过 " 两个窗口 " 推广教学模式,为联盟成员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引。同时,《鲁班工坊产教融合优秀案例集》发布;鲁班工坊教学资源数字平台启动,同步发布 10 本新型双语活页式教材与 5 项设备专利;《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年度任务书(2026 年)》发布,明确 " 校企协同、资源互通、成果共享 " 三大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一带一路 " 经贸合作研究所副所长宋琍琍、吉布提教育部土木工程与铁道专业督学伊布哈伊姆、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明春、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主任恩杜布巴、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孙湘春等 6 位中外专家作主旨报告,分别从战略布局、属地实践、理论创新等维度,为鲁班工坊破解发展难题、深化国际合作献智献策,以深度思想碰撞为国际产教融合路径破题导航。
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研推中心主任吕景泉系统解读了鲁班工坊 "EPIP 师资研修项目 ",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路径与战略成果。他强调,唯有提升并适配合作国本土化师资能力,教学模式、专业标准、技术装备才能真正落地见效,进而实现教师依托本土 " 鲁班工坊 " 资源培育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让 EPIP 师资研修的 " 金手指 " 作用充分彰显,不仅为国际产教融合注入持久动力,更能推动中国职教标准与经验转化为全球共享的发展资源,助力合作国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专题研讨环节,9 位中外嘉宾分别从学子成长、院校实践、企业赋能等维度分享实战方案,以跨地域、跨领域的一线经验碰撞,推动研讨成果从共识转化为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路径,为不同区域鲁班工坊破解运营堵点提供精准参考。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喜华表示,学院始终以轨道交通专业优势服务鲁班工坊建设,此次承办会议既是责任更是契机。未来将以 " 标准共建、资源共享、质量共守 " 为核心,助力鲁班工坊从 " 中国名片 " 迈向 " 世界共享 "。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