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10 月 15 日发布,中国顶尖学科数量上,北大、清华遥遥领先,上海顶尖学科数量全国第二,江苏上榜学科总数靠前。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数据全部来自第三方数据源,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
排名榜单包括 98 个一级学科和 5 个专业学位类别,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学科设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 50% 的高校,共有 517 所高校的 5344 个学科点上榜。排名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的学科口径。今年新增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 4 个一级学科的排名,首次发布了艺术学门类下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 5 个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一级学科)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 5 个指标类别,下设 19 个指标,共计 200 多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
中国顶尖学科数量,北大、清华遥遥领先
为了和当前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高水平学科的认知口径保持一致,软科将全国前 3%(或前 2 名)作为 " 中国顶尖学科 " 的标准,将位列全国前 7%(或前 3 名)和前 12%(或前 4 名)作为 " 中国一流学科 " 的标准。
根据统计,共有 114 所大学的 336 个学科点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以 28 个和 22 个中国顶尖学科位列全国前二,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各有 15 个顶尖学科、并列第三,浙江大学以 13 个顶尖学科占据第五名,中国人民大学以 11 个顶尖学科紧随其后。
一批非 " 双一流 " 高校凭借其在特色领域的突出表现,也有学科进入中国顶尖行列。上海戏剧学院有 2 个顶尖学科,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这 17 所高校各有 1 个顶尖学科。
全国 9 所高校上榜学科数超 50
按照上榜学科数量统计,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有 63 个和 61 个学科上榜,名列前茅,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 58 个学科上榜,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以 57 个和 56 个上榜学科分列第四与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 55 个学科上榜,山东大学有 53 个学科上榜,北京大学则有 52 个学科上榜。
非 " 双一流 " 高校中,深圳大学上榜学科数最多,共上榜 36 个学科,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各有 30 个上榜学科,在非 " 双一流 " 高校中并列第二。青岛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达到 20 个或以上。
上海顶尖学科数量第二,江苏上榜学科总数靠前
从各省级行政区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各层次的上榜学科数量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的前 3% 的顶尖学科数和前 7%、前 12% 的一流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江苏的前 50% 学科数紧随北京,上榜数位列全国第二,学科整体实力难以撼动。此外,湖北、浙江、陕西等省的中国顶尖学科数量处于国内前列,广东、湖北、山东、浙江、陕西等省的上榜学科总数较多。
各高校冠军学科
各高校上榜学科数量统计
今年指标体系新增了教学平台基地指标,包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科研平台指标下新增 " 一带一路 " 联合实验室以及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的科研创新平台。今年首次推出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专业学位类别)指标体系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研究创作、学术论文和社会声誉 5 个指标类别,下设 18 个指标,共计 100 多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
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指标体系纳入了创作实践项目、专业作品成果、杰出校友等特色指标,在兼顾学科点理论水平的同时,侧重反映学科点在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方面的能力与成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