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Cars 12小时前
小米守门,理想落后小鹏,新势力榜单新人换旧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押宝第四季度,车企开启抢人模式。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不断调整,今年的汽车市场显得格外热闹,在传统淡季的七八月份,一点没有悠闲的状态,车企都希望在暗处发力,爆发出新的增长点。

进入九月,迎来了 " 金九银十 " 的消费旺季,特别是在九 · 三阅兵和国庆的双重助力下,国产汽车品牌销量迎来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是爱国情绪的迸发,另一方面则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全面领先。

随着九月落下帷幕,车企的销量目标也就只剩三个月的冲刺时间,特别是一些没能追上平均值的车企,更需要在最后的三个月努力地冲一冲销量,争取完成年初定下的辉煌目标。

小米守门,新势力三强难见旧人

九月的销量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都是新的突破,包括已经站稳新势力销量榜单的零跑,也在九月创下了新的记录,在零跑之前,新势力单月销量的记录是理想在 2024 年 12 月份创下的 58513 辆,在经历 9 个月之后,零跑终于突破了这一成绩,以 66657 辆的单月销量,刷新了新势力单月销量的新高度。

从站稳新势力销量冠军,到创造新的单月记录,零跑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连续完成了这些目标,从在新势力排行榜中默默跟跑,到现在的全面领跑,零跑汽车成为了曾经期待的自己。

从数据对比来看,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长,零跑的表现都呈现出全面向上的状态,这背后是零跑在节奏上的把握,以全栈自研为依托,零跑跑通了造车成本控制的全链路,好而不贵的产品,成为零跑的核心竞争力。

在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后,零跑面对销量目标,要比其他品牌更轻松一些,在连续蝉联第一的状态下,零跑的前三季度销量达成率超过 79%,仅次于小鹏,但总量上依然领先。

同时,零跑还在持续发力,慕尼黑车展上亮相的 Lafa5 和 10 月 16 日即将亮相的 D19 都可能是零跑未来新的增长点,按照现在的状况,零跑很有可能在最后一个季度创造新的月销记录。

鸿蒙智行是唯一留在销量榜前三的旧人了,在短短一年,物是人非,曾经和鸿蒙智行争夺排名的品牌都出现了下滑,只有鸿蒙智行还稳健的站在第二的位置上,这背后是以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鸿蒙智行五界集齐,车型如下饺子般轮番上市和换新,一方面,作为销量压舱石的问界依然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40,619 辆的销量,是鸿蒙智行最大的底气所在,问界 M9、M8 的持续热销,带动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下冲刺高端化的浪潮。

随着问界 M7 焕新上市,又为问界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三款车型差异化的布局,形成了独特的产品护城河,在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 SUV 这一细分市场,近乎形成垄断。

但是,鸿蒙智行也需要面对其他四界的销量压力,无论是资历久远的智界,还是新成员尚界,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都没能形成足够的销量规模,特别是像尚界,如何将定单快速地转换为销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在面对年度百万辆的销量目标下,鸿蒙智行很难说自己能完成几成,35% 的进度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品牌。

作为年度黑马的小鹏,也终于在九月突破了 3 万辆的禁锢,销量来到 41,581 辆,小鹏的这一轮逆袭,也证明了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小瞧任何一家还留在牌桌的车企。

从 MONA M03 的成功,到全新 P7 的热销,小鹏找准了市场的增长空间,在一片红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抹蓝色,就是小鹏这一年来最成功的决策。这也成就了小鹏是目前新势力中销量目标达成率最高的品牌,以 89.5% 的成绩暂列第一,这样看来,小鹏年初 35 万辆的目标明显是有些偏低,也侧面证明了小鹏这一年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小鹏新的爆发点已经在路上,单腿走路的小鹏终于要接上另一条腿,增程版的小鹏车型已经在工信部的名单中,双动力模式将为小鹏带来新的销量,销量前三的品牌中,目前就只有小鹏没有增程版车型,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增程版的车型至少为小鹏带来 30% 以上的销量增长。

从目前爆料出的内容来看,小鹏的增程版车型也选择了行业内热门的供应商东安动力,一方面是东安动力增程器的可靠性和独立性,能保证供应稳定,另一方面,选择东安动力能更有效的控制整车成本,有助于小鹏在增程版车型上定价的自主性。

作为新势力守门员的小米汽车,则是将门槛进一步提高,九月小米汽车交付超过 4 万辆,也将新势力前三的门槛提到 4 万辆以上,可以说是非常负责的守门员了。

小米汽车目前的数据,就是看工厂的产能,在不愁订单的背景下,小米的交付只于产能挂钩,然而即使有几十万的订单,小米汽车目前也不会选择盲目扩张产能,因为比扩张产能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维持高产能运转。

同时,小米汽车还可能有新顾虑,在购置税调整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大周期订单的用户有可能会放弃,从目前 40 周左右的交付时间来看,小米很难给没有交付的车主承担来年增长的购置税成本。

但是,即使小米不承担这一部分购置税,对于不少准车主来说,还是有很大可能选择等待,可能这就是小米汽车的魅力。

混乱之中求生

与头部相比,中部和尾部的新势力品牌更愁销量数据,与前三名之间近万辆的差距不同,中后部的品牌差距都在一两千辆,竞争更为激烈。

例如中部的四大品牌,除了埃安销量下滑到 3 万辆以下,蔚来、理想和深蓝都彼此紧紧的追赶着对方,差距在 1 千辆以内,可以说稍有失误就会被对方超越。

在沉寂了半年之后,蔚来终于通过新车乐道 L90 和 ES8 实现了销量的突破,从 " 蔚两万 " 突破到 3 万辆以上,并且从 8 月延续的 9 月。

这背后是蔚来将换电技术的变相转换,通过电池租赁,蔚来将换电优势转化为购车优势,在保证品牌定价的同时,实现了一种变相的降低购车成本,同时还解决了消费者对于电池寿命的担忧。

将技术优势转换成为经营优势,这一操作对蔚来意味着换电优势的进一步扩张,在销量增长的背景下,李斌承诺的四季度盈利确实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是要看蔚来在四季度能不能稳住销量的同时,再提升现有的销量。

理想在一年前绝对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掉队到小鹏和蔚来之后,当 L 系列的优势不再突出,理想纯电转型又充满了挑战,销量从 5 万辆以上下滑到目前 3 万辆左右,巨大的落差,让理想成为一片繁华中最落寞的存在。

但是,理想的转型其实也是市场与产品之间没能形成配套的问题,一年之前 MEGA 的上市,争议颇多,但是一年之后,MEGA 却是站稳了 MPV 市场,50 万元以上销量第一,1-8 月累计销量 11742 辆,这样的成绩对一款 50 万级的纯电 MPV 来说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理想来说,可能纯电车型的布局还需要等待一个市场的机遇,面对短期的销量下滑,理想目前唯一的应对就是将 L9 的换代推进,增加后轮转向的功能在大型 SUV 市场中争一争销量。

从数据表现来看,深蓝是处于稳健的状态,同比环比都处于不错的增长势头,在长安汽车成为新央企之后,深蓝也迎来了人事调整,出身数码的前荣耀高管姜海荣正式被任命为深蓝汽车 CEO,并在 9 月 8 日的发布会上亮相。

但是摆在姜海荣面前的是,深蓝前三季度销量目标仅完成 46.5%,不足半数的销量,让深蓝想要完成年销 50 万辆的目标变得困难,就是不知道互联网出身,有着大厂经历的新 CEO 能否扭转乾坤了。

至于埃安,目前很难说是否真的跌落谷底,从销量榜单前三一路下坠,如今连 3 万辆的月销都难以保证,确实是友商的冲击太过严重,但背后反映的则是自身产品实力的进步缓慢,卖车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的成绩代表不了未来。

就看埃安能不能尽快调整节奏,像 2024 年一样来一次反弹了。

至于队尾的 5 家品牌,都成功地登上了 1 万辆以上的枯荣线,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至少月销维持在 3 万辆以上,才有资格持续的留在牌桌上,当然极氪、极狐、岚图、智己和阿维塔并不抽资金,有着大集团当靠山让这些品牌有更多的资本来支撑持久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极氪之外,其余四家都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的好成绩,虽然销量数据相比头部差距较大,但增长的态势证明品牌向好的趋势是一直存在的。

极氪目前正处于产品换代的关键期,随着 9X 的上市和 001 的换代,订单数上是成功的,但问题和友商相同,如何将订单转换为销量才是关键。

在末尾的四家中,智己算是 9 月表现出众的品牌,大电池增程的策略帮助智己回到了月销 1 万辆的台阶上,大电池增程也符合政策的导向,但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策略并不能形成技术护城河,如何维持销量,依然是智己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极狐、岚图和阿维塔,短期来看,还是按照目前的节奏继续发展就好,厚积薄发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积累,但要提到的是岚图和阿维塔都将要在港股上市,也算是品牌经营向好的证明。

总得来看,目前能够顺利完成全年目标的品牌也就只有小鹏、零跑和小米三家,剩下的车企距离完成目标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剩下的三个月时间将成为冲刺的关键期,一方面是销量目标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政策的收紧,能多交付一些,来年就有底气少给用户一些补贴。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年底之前发布的新车限时补税政策将成为新常态,用 1.5 万元实现赢两次对于车企竞争来说并不算亏。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零跑 鸿蒙 问界 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