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小时前
重磅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学科设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点上榜。排名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学科口径。今年新增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4个一级学科的排名,首次发布了艺术学门类下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5个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一级学科)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5个指标类别,下设19个指标,共计200多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今年指标体系的变化包括:新增教学平台基地指标,包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科研平台指标下新增"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的科研创新平台。今年首次推出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专业学位类别)指标体系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研究创作、学术论文和社会声誉5个指标类别,下设18个指标,共计100多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指标体系纳入了创作实践项目、专业作品成果、杰出校友等特色指标,在兼顾学科点理论水平的同时,侧重反映学科点在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方面的能力与成效。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数据全部来自第三方数据源,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

点击查看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详细方法

中国顶尖学科数量

北大、清华遥遥领先

为了和当前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高水平学科的认知口径保持一致,我们将全国前3%(或前2名)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将位列全国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为"中国一流学科"的标准。

根据统计,共有114所大学的336个学科点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以28个和22个中国顶尖学科位列全国前二,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各有15个顶尖学科、并列第三,浙江大学以13个顶尖学科占据第五名,中国人民大学以11个顶尖学科紧随其后。

一批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其在特色领域的突出表现,也有学科进入中国顶尖行列。上海戏剧学院有2个顶尖学科,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这17所高校各有1个顶尖学科。

全国9所高校上榜学科数超50

按照上榜学科数量统计,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有63个和61个学科上榜,名列前茅,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58个学科上榜,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以57个和56个上榜学科分列第四与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55个学科上榜,山东大学有53个学科上榜,北京大学则有52个学科上榜。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上榜学科数最多,共上榜36个学科,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各有30个上榜学科,在非"双一流"高校中并列第二。青岛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达到20个或以上。

上海顶尖学科数量第二

江苏上榜学科总数靠前

从各省级行政区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各层次的上榜学科数量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的前3%的顶尖学科数和前7%、前12%的一流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江苏的前50%学科数紧随北京,上榜数位列全国第二,学科整体实力难以撼动。此外,湖北、浙江、陕西等省的中国顶尖学科数量处于国内前列,广东、湖北、山东、浙江、陕西等省的上榜学科总数较多。

以下是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前12%高校。

哲学

哲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应用经济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法学

法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政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社会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民族学排名前12%的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排名前12%的高校:

教育学

教育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心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体育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外国语言文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新闻传播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历史学

考古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中国史排名前12%的高校:

世界史排名前12%的高校:

理学

数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物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化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天文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地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大气科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海洋科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地球物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地质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生物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系统科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科学技术史排名前12%的高校:

生态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统计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工学

力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机械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光学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仪器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冶金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排名前12%的高校:

电气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控制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建筑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土木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水利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测绘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化学工程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矿业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交通运输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船舶与海洋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核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农业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林业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生物医学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城乡规划学排名前12%的高校:

软件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生物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安全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网络空间安全排名前12%的高校:

农学

作物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园艺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农业资源与环境排名前12%的高校:

植物保护排名前12%的高校:

畜牧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兽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林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水产排名前12%的高校:

草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医学

基础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临床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口腔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中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中西医结合排名前12%的高校:

药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中药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特种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护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法医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前12%的高校:

工商管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农林经济管理排名前12%的高校:

公共管理学排名前12%的高校:

信息资源管理排名前12%的高校:

艺术学

艺术学排名前12%的高校:

音乐排名前12%的高校:

舞蹈排名前12%的高校:

戏剧与影视排名前12%的高校:

戏曲与曲艺排名前12%的高校:

美术与书法排名前12%的高校:

交叉学科

设计学排名前12%的高校:

智能科学与技术排名前12%的高校:

区域国别学排名前12%的高校:

相关标签

教育部 学位 科研 研究生 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