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7小时前
高血压不痛不痒,为啥要警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高血压,常被称为 " 沉默的杀手 "。它之所以可怕,并不在于血压计上那几个数字本身,而在于长期失控的血压会像一股巨大的、无情的冲击力,持续损害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器官——靶器官。

什么是靶器官?它为什么会受伤?

靶器官,顾名思义,就是高血压 " 瞄准 " 和 " 攻击 " 的目标器官。主要包括:心脏、大脑、肾脏、眼睛和血管。

我们的血管遍布全身,为这些重要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当血压长期处于高位时:

1

血管内膜会受损

高压血流就像永不停止的激流,冲击着原本光滑坚韧的血管内壁,造成微小裂痕和损伤。

2

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会趁机在这些损伤处沉积,形成像粥一样的斑块,使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变窄。

3

导致器官缺血缺氧

狭窄的血管无法输送足够的血液,导致下游的器官长期 " 吃不饱饭 "(缺血缺氧),功能逐渐受损,最终衰竭。

这个过程是悄无声息、缓慢进行的,往往在数年甚至十多年后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等到那时,伤害可能已经不可逆转。

高血压的 " 攻击 " 清单:五大靶器官

01

心脏——不堪重负的 " 水泵 "

损害方式:血压高,心脏需要更费力地将血液泵出去,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变大变厚),最终心脏被 " 累垮 ",发展为心力衰竭。

并发风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警示信号:胸闷、胸痛、心悸、气喘、下肢浮肿。

02

大脑——脆弱的 " 指挥中心 "

损害方式:脑动脉硬化、变脆,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梗死;或因血管压力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两者统称为 " 脑卒中 "(中风)。

并发风险:微小血管病变还可能逐渐损害脑组织,导致血管性痴呆。

警示信号:头晕、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视物模糊、行走不稳(可能是 TIA,即 " 小中风 ")。

03

肾脏——精细的 " 过滤器 "

损害方式:肾脏由数百万个微小的肾小球组成,它们是丰富的血管团。高血压会直接破坏这些微小的滤网,导致肾脏过滤功能下降。

最终结局:起初是微量蛋白尿,不易察觉,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最终走向尿毒症,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警示信号:夜尿增多、尿液泡沫多且不易消散、眼睑或下肢浮肿、乏力、食欲减退。

04

眼睛——心灵的 " 窗户 " 受损

损害方式:高血压会损害眼底的视网膜动脉,导致视网膜病变。

最终结局:血管硬化、出血、渗出,导致视力模糊、视物变形,严重者可失明。眼底检查是直观判断全身血管受损情况的 " 窗户 "。

警示信号: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遮挡。

05

全身血管——无处不在的 " 管道系统 "

损害方式:全身动脉加速粥样硬化。

最终结局:除了心脑血管,还可导致外周动脉疾病(如腿动脉狭窄导致行走腿痛)、主动脉夹层(极其危险的血管撕裂)等危急重症。

如何有效控压,保护靶器官?

保护靶器官,核心就是一个" 早 "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1

知己知彼:定期监测血压

普通人群:每年至少测量 1-2 次血压。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者):每季度测量。

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每日定时监测并记录,这是调整用药和评估效果的基石。

2

生活方式干预(基石中的基石)

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富钾食物摄入,WHO 建议每日摄盐量应<5g(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警惕酱油、咸菜、加工食品等 " 隐形盐 "。

DASH 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鱼类、低脂乳制品、粗粮及膳食纤维等食物,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 5 天,每天不低于 30 分钟的上中等强度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久坐,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

控制体重:维持理想体质量(体重指数 20.0-23.9kg/m2)、纠正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 <85cm)。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15g,白酒、葡萄酒(或米酒)或啤酒饮用量应分别<50ml、100ml、300ml;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26g,白酒、葡萄酒(或米酒)或啤酒饮用量应分别<50ml、250ml、750ml。

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乐观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每日 7-8 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科学药物治疗(关键武器)

遵医嘱用药:一旦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药。切忌自行停药、换药或减量,否则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更加危险。

定期复查:定期去医院复查,不仅看血压是否达标,还要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尿常规、肾功能等,评估靶器官状况。

高血压管理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的 " 终身保卫战 "。控制血压,不仅仅是为了让数字变得好看,更是为了保护您的心脏、大脑、肾脏等一系列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保障您未来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来源 /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院

相关标签

高血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