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韬略 11小时前
最年轻又最年长,新汽车央企横空出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一家新成立的中央企业,国资委第 100 位新成员,未来 10 年计划砸下 2000 亿的汽车巨头,将为世界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

这是新长安掌门人朱华荣和 14.5 万名员工面临的时代命题。

当前,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共存,落后与反超共演。这家 160 多年历史的老牌车企,在风云际会中,迎来了它的新征程。

9 月 24 日 -26 日,国资委 " 走进新国企——解析《国家工业密码》" 首场活动 " 新长安路上的摇滚 " 在重庆举行,华商韬略也借此机会深度走访了这家新央企。

刚刚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是最年轻的央企,也是最年长的央企。

说他 " 年轻 ",成立至今也才 63 天;说他 " 年长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862 年的上海洋炮局,比招商局还早 10 年。

▲参观洋炮局 1862

经历洋务运动、近代战争、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三次转型,长安在 163 年的时代变迁和淬炼中,造就了倔强自强、自主求变的基因。

上世纪 80 年代,长安启动 " 军转民 ",主动蹚入市场经济大河,解决生存问题,甚至自己拆解样车,达成与日本铃木合作微型车;2003 年,紧跟私家车普及大潮,启动二次 " 创业 ",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

来到 2017 年,长安敏锐地察觉到汽车产业的深刻变化,率先提出 " 香格里拉 " 计划、" 北斗天枢 " 计划,分别对应新能源化和聚焦智能化。

新长安诞生后,我国形成了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长安三大央企汽车集团,以及上汽、广汽、北汽、广西汽车(控股五菱)等国有汽车集团并立的格局。

但仔细观察,中国长安与其他国有车企都有所不同,中国长安的自主品牌销量和占比尤为突出,比例高达 85%,为三家汽车央企中最高。

而 2024 年,东风汽车集团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为 55.32%,一汽集团为 25.6%,均低于长安。

中国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董事谭本宏就在座谈会上坦言,和其他车企相比,中国长安最大的不同在于 " 我们是在高台转结构。其他品牌可能是从 0 到 1,但长安要在保持 200 万台(年)以上销售规模的基础上,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

既要保规模,又要调结构,这对中国长安来说,既有压力,又需要智慧。

自 " 三次创业 " 以来,长安展现出央企机制内少有的速度、灵活与魄力。

今年 9 月,长安汽车销量 26.6 万辆,同比增长 25%;其中新能源汽车 10.3 万辆,同比增长 87%,不仅速度远超传统燃油车,销量规模也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激烈的新能源赛道竞争,中国长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孵化出三个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且都能具备一定的销量规模和辨识度。

这让长安成为央企序列中新能源转型最快的车企,也是唯一一家实现多品牌月销稳定破万的央国企。

很多打法上,长安的思维和市场化程度甚至更像民企,长安为三大子品牌提供了充足的决策自主权,股权上,引入外部投资与合作伙伴,推行员工持股和市场化激励机制;经营层面,鼓励子品牌 " 放手去做 "。

长安并未全资持股深蓝和阿维塔,当某些车企因所谓的 " 灵魂论 ",对华为的合作犹豫不决时,长安是最早一批选择加入华为 Hi 模式的企业,阿维塔 + 宁德时代 + 华为的 " 安为德 " 合作也成为业内典范;深蓝选择多种动力形式,并最早将华为高阶辅助驾驶带入 20 万以下市场,抓住智驾下沉的红利。

与此同时,在出海、高管年轻化方面,中国长安也走在央企前列,长安汽车现任 11 位执行副总裁和副总裁中,就有 7 位是 80 后。

可以说,晋升至央企序列,是对中国长安身份和上述能力的双重确认,但更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期许。

承载 163 年荣光,中国长安又翻开新的一页。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最 " 好 " 的时代,也是最 " 乱 " 的时代。

在世界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无论销量规模、新车渗透率、还是锂电池全产业链亦或者智能驾驶技术,中国都已是遥遥领先。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赛道; 

但另一方面,强敌环伺,新势力喷涌,掀桌子的价格战、无休止的流量战、无下限的公关战等等乱象丛生。

汽车行业亟需正本清源,涤浊扬清。

中国长安的成立,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

如何老树发新芽,焕发新活力,并能在惨烈的厮杀中突出重围?这是摆在每一个长安人案头的大命题。

正式挂牌成立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感慨颇多,他公开表示:"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 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谭本宏则表示:" 无论是资金的流量、品牌的流量,还是资源的流量,只要有流量的企业,都是要去合作的重点。"

成为新央企,长安在资源合作和战略协同方面步子迈得更大了。

过去仅仅两个多月,中国长安先后与重庆市、中国国新、中国农业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还和中远海运探索 " 渝车出海 " 新路径。

民企方面,新长安继续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攻坚固态电池,还协同海尔集团等共建生态圈,继续 " 强链补链 "。

对于一家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大型企业来说,合作必不可少;而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央企来说,技术自主可控也不能缺位。

如何平衡内部自研和外部合作,中国长安独家回复华商韬略:在不确定的发展时代,需要做适度的资源冗余的策略,始终坚持 " 自研 + 合作 " 两条腿走路。

过去十年,长安在新能源砸下了 400 亿,在智能化投入 600 亿,还拿出 100 亿布局前瞻技术,未来十年计划再投入 2000 亿元,并新增 1 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饱和式投资成效显著,打造了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 SDA,且 SDA 平台 2.0 也已立项,新一代电池技术(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攻克了 " 端到端交互式智驾 " 等 30 余项关键技术。

今年 9 月 5 日,长安汽车发布 " 天枢 " 智能化品牌,并借助天枢智能打造了启源 A06 等多款车型。不仅如此,长安智驾技术已经开始赋能长安马自达等新车产品。

相比其他初创企业,中国长安集团具备强大技术底气和资源量。长安是首个产销突破 2000 万辆的中国品牌,今年将超过 3000 万辆,基于如此庞大的数据资产,加上主导感知、决策、控制算法和仿真训练,铸造了智能驾驶量产应用的底线和信任基石。

长安拥有行业唯一的智能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下设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 " 天枢智能实验中心 ",还拥有全国目前唯一一个主被动融合的碰撞实验室,以及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

在碰撞试验室,长安一个车型要进行 40-50 次的常规正面碰撞试验,仅此一项每次成本将近 30 万(10 万车型估算),还会进行其他测试,甚至会从流水线进行随机抽检;

在长安智能工厂,借助 5G 数智 AI 柔性生产模式,可以通过 C2M 满足个性化订单需求,这里 52 秒(极限速度)就可以下线一台车,解决车主的交付焦虑。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

这些历史底蕴和储备,是任何一家新势力都难以企及的优势。 

另一方面,长安认为目前新能源与智能化还处于非稳态竞争过程中。

因此," 双轨并行 " 十分必要。比如,阿维塔一方面既深化与华为、宁德时代的三方合作,巩固稀缺的 " 铁三角 " 优势,也要依托长安自主打造的 SDA 平台等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而且,阿维塔还是最早一批采用 "HI 模式 " 的车企,也是目前唯一进化为 "HI PLUS" 的品牌,还是第一家入股华为引望的车企。双方未来将在产品定义、品牌营销、设计、核心技术、用户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协同。

▲引望股权结构,来源:天眼查

当前,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大," 鸿蒙智行 " 在重庆就有深度合作的赛力斯,与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的合作也在向前迈进。

而借助自身技术赋能,加上与华为、宁德时代的深度合作,差异化优势,将会让新长安在惨烈的竞争中更有可能性与主动性。

对于立志打造世界一流车企的中国长安集团来说,全球化不是选择项,而是必修课。

长安 "2030 愿景 " 提出,集团宣布将投入超 100 亿美元加速全球化进程,2030 年整车产销规模奋斗 500 万辆(新能源 300 万辆、海外 150 万辆),跻身全球汽车 TOP10。

公司还发布了全球化 " 海纳百川 " 计划,喊出了 " 无海外,不长安;无基地、不长安 " 的口号,一同构建了出海的总体原则。

2024 年,中国长安汽车累计销售近 270 万辆,今年预计突破 3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 100 万辆;也就是说,未来五年还有 200 万的任务空间。

这一重任无疑落在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数智电动品牌肩上。

三者各有分工,阿维塔定位高端豪华,寻求向上突破;深蓝定位 " 科技运动潮牌 ",主打 15 万 -30 万元区间;长安启源则聚焦主流家庭用户。

阿维塔是 " 新央企新豪华 " 代表,深蓝是所有央企新能源品牌中的销量冠军,启源则承担着长安集团销量规模的角色。

重组后,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定位更清晰,协同更紧密。同时还可共享制造、物流、采购以及集团的品牌背书。

不仅放权开放,新长安更是全力托举。朱华荣曾不避讳地说道,深蓝、阿维塔与启源都是 " 亲儿子 ",长安会不遗余力支持,"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 "。

如今,这一方针又加上了两条—— " 要制度给制度,要生态给生态 "。

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激发了各品牌的市场表现。刚刚过去的 9 月,阿维塔销量达 11028 辆,同比强增 143%,连续 7 个月销量破万;深蓝汽车交付 33626 辆,同比增长 48%;长安启源交付 41205 辆,同比增长 79%;

今年 9 月 20 日,阿维塔科技正式发布了 " 战略 2.0",计划 2027 年全球销量 40 万辆,跻身千亿营收阵营;2030 年全球销量 80 万辆;2035 年挑战 150 万辆。

朱华荣对此充满信心:" 阿维塔在世界上是可以自己定自己的价,它无需看别人的脸色。"

据说,在海外的参展活动中,新加坡一位富豪豪掷 150 万购入一台阿维塔 11 限量款,中东某土豪一口气买下 25 台阿维塔 12,每辆价格高达 70 万元。这些都彰显出阿维塔独特的魅力和全球议价能力。

三大品牌带动下,长安出海势头正猛。2024 年,长安海外销量 53.6 万辆,同比增长近 50%,位居国内车企出口第 3 名。今年 9 月,海外销量 6 万辆,同比增长 23%;前 9 月出海 46.5 万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与过往单纯卖产品不同,长安的全球化正从 " 产品出海 " 向 " 产业生态出海 " 深刻转变。集团共计规划 20 个海外整车及 KD 工厂,目前已投产 9 个 KD 工厂、1 个整车工厂。

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罗勇工厂已于今年 5 月正式投产,预计年底海外总产能达 46 万辆,可辐射海外优先级最高的东南亚市场;

动力选择方面,长安并不盲目地全面转向电动化,由于各国能源结构、政策和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预计 2030 年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 40%。长安预判,同时拥有 ICE(内燃机)、新能源动力的汽车企业优势更明显。

丰田 2025 财年净利润高达 2300 亿元,单车净利润 2.2 万 / 辆,远超中国车企,韩国起亚 2024 财年销量、销售额、营业利润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表现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基于以上判断,长安对全球策略进行了调整,坚持 " 先立后破 "、" 油电并举 ",加速推进新能源 " 香格里拉 " 计划,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投放不同产品、动力选择。

只有敢于站上全球舞台,与全球巨头同台竞技,才能显示出一家车企真正的底色。

拥有上百年的历史积淀,借助庞大的资源和战略合作,领先的全球化布局,新长安注定将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央企 新能源 自主品牌 国资委 燃油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