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21小时前
核聚变“奇点时刻”:全球竞速正酣,核能源标的已涨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年核能源赛道的热度,不用多说,看格隆汇研究院提前布局的标的涨幅就一目了然:

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龙头 NuScalePower 年内涨超 120%,OKLO、NNE(NanoNuclearEnergy)也分别收获 95%、88% 的亮眼成绩;国内市场里,核燃料龙头中广核矿业涨 62%,核装备巨头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也有 45%、38% 的收益进账。

这些数字背后,不是偶然的炒作,而是核聚变产业加速落地的信号——全球钱在往这里涌,各国在往这里抢,比 SMR 更有想象空间的机会,已经悄然开启。

01

全球竞速:国家战略层面的能源博弈

全球对核聚变的投入,早就进入了 " 竞速模式 "。

2025 年 10 月美国刚把核聚变升级为 " 国家安全优先事项 ",强制要求 2028 年底前开工示范聚变电站,但数据一对比,差距就很明显:

中国 2023 年以来对核聚变的投入至少 65 亿美元,仅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一家就拿到 21 亿美元注资,这数额是美国能源部 2026 年聚变预算(7.45 亿美元)的 3 倍。

更关键的是材料主导权,中国产全球近 80% 的钨、67% 的钒,连美国 94% 的钇(高温超导带材核心稀土)都要从中国买;而核聚变商业化必需的锂 -6(氚增殖剂),全球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能生产,美国本土连一条产能线都没有。

欧洲也没闲着,德国刚通过方案,计划 2029 年前砸超 20 亿欧元,誓要抢建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站。我们之前推的中广核矿业、东方电气,正是抓住了这种全球竞争下的本土化替代机会,才在这波浪潮里稳稳拿到收益。

02

技术突破:工程化进程超预期

再看技术落地的速度,比很多人预想的快得多。全球聚变行业的总投资额,从 2021 年的 19 亿美元飙升到 2025 年的 97 亿美元,四年涨了超五倍;45 家受访的聚变公司里,有 35 家都预计 2030-2035 年就能运营有净能量增益的商业示范电站。

中国的进展也很扎实," 东方超环 " 托卡马克装置实现 1 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 1066 秒,刷新了世界纪录,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 BEST 现在已经全面进入组装阶段,后续还有明确的 " 三步走 " 计划:2035 年建工程实验堆,2045 年建商用示范堆,2050 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

海外科技巨头更是直接下场押注,OpenAI 创始人支持的 Helion 承诺 2028 年开始核聚变发电,一年后就给微软供至少 50 兆瓦电力;美国 CFS 公司还和谷歌签了创纪录的协议,2030 年代初要给谷歌供 200 兆瓦电。

就连我们之前推的 SMR 赛道,NuScale 的首个项目 2027 年就要投产,OKLO、NNE 的技术也完成了关键验证,这些标的能涨超 80%,靠的就是技术落地快、确定性强。

03

产业链机遇:核心环节率先受益

现在核聚变的产业链已经很清晰了,每个环节的潜力都能从数据里看出来。

比如超导磁体,作为聚变装置的 " 心脏 ",ITER 用的低温超导成本占比 28%,而未来商用堆会更倾向高温超导,成本占比可能达到 46%,国内西部超导的低温超导产品市占率超 70%,联创光电在高温超导领域也是先锋;真空室作为 " 安全屏障 ",ITER 的真空室直径超 6 米、重数百吨,制造精度堪比太空舱,合锻智能已经中标 BEST 装置的真空室项目,国光电气也参与了 ITER 的供货;偏滤器是直面等离子体的 " 防护盾 ",用的是熔点 3422 ℃的钨材料,安泰科技的钨铜组件对标 ITER 标准,中钨高新作为全球钨龙头,更是掌握核心原材料。

还有配套设备领域,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本来就是传统核电配套的主力,技术积累能直接复用;建设运营环节,中国核电有丰富的核安全管理经验,中国核建更是核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这些环节的成长潜力,说不定比之前的 SMR 赛道还要大。

04

AI 数据中心带动全球核电蓬勃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AI 数据中心的爆发式增长,正成为全球核电复苏的 " 强力引擎 "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25 年全球 AI 数据中心耗电量预计突破 4500 亿千瓦时,相当于 3 个挪威的全年用电量,而核电因 " 零碳、稳定、24 小时不间断供电 " 的特性,成为科技巨头的首选能源。

谷歌 2025 年 6 月与美国 CFS 公司签约时明确提到,200MW 聚变电力将优先供应其德州 AI 超算中心,可满足该中心 70% 的用电需求;微软也计划将 Helion 提供的 50 兆瓦核电,用于支撑其 Azure 云平台的 AI 训练任务,预计能减少数据中心 38% 的碳排放。

国内数据同样亮眼,2025 年上半年,中国 AI 数据中心新增核电采购量同比激增 120%,中广核矿业因此获得的核燃料订单增长 65%,东方电气为核电配套的发电机组出货量也同比提升 42%。

这种需求还在加速渗透——每台 AI 训练服务器年均耗电量约 8000 度,而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年可满足超 120 万个 AI 服务器的稳定供电,正是这种 " 刚需匹配 ",让核电在 AI 时代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也为我们此前推荐的核能源标的提供了更持久的增长动力。

05

从概念到订单的价值重估

从 SMR 到核聚变,我们推荐的标的已经用涨幅验证了价值—— NuScale 涨 120%、中广核矿业涨 62%,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接下来要抓的机会,还是围绕 " 技术突破 + 订单落地 ",但核聚变产业复杂度高,政策、技术、订单的动态变化都需要专业跟踪。

我们会持续更新产业链的最新数据、标的动态,想知道哪些公司能复制 OKLO、中广核矿业的涨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一起在这场能源革命里把握黄金机会。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核聚变 竞速 美国 谷歌 东方电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