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汽车 14小时前
小米SU7 Ultra隐藏式门把手成舆论焦点,安全与设计如何平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0 月 13 日凌晨的天府大道上,一辆小米 SU7 Ultra 碰撞起火后,四名救援者拳脚破窗未果的画面令人揪心,最后消防员切割车身时,驾驶员已无生命体征。这起事故让小米港股盘中暴跌近 8%,更让隐藏式门把手再度站在舆论风口。

2024 年国内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普及率已超 70%,这项能降低 4% 至 8% 风阻的设计成了车企追捧的 " 流量密码 "。但在事故发生后,它却可能成了逃生阻碍,碰撞后高压系统断电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失效,精密的弹出机构在车身变形时极易卡死,数据显示侧面碰撞后电子门把手弹出率仅 67%。

类似的困境并非首次出现。去年问界 M7 追尾后车门难开,今年 3 月铜陵小米 SU7 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已引发质疑。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这不是单一品牌问题,而是电子门锁在极端场景下的物理局限,即便雷克萨斯等高端车型也未能幸免。越颖咨询程安翔的判断更显客观,车门变形可能是主因,但设计确实会增加救援阻碍。

曾在 9 月 24 日工信部发布的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给出了破局思路,要求车门外把手必须预留不小于 60mm×20mm×25mm 的操作空间,且每个车门需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确保事故后可无工具开启。这意味着车企需在科技感与安全性间找到新平衡,那些藏在饰板内的应急拉索或无标识的备用开关将不合规。

今年 9 月小米汽车销量首破 4 万辆,1 至 9 月累计销量达 25 万辆,正处于市场扩张的关键期。但券商研报显示,事故已引发退订咨询,预计订单转化率将下降 5% 至 10%,更有人担忧其 2027 年欧洲出海计划可能因当地严格法规延迟。此时公布技术应对方案,或许比沉默更能挽回信任。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来不是速度与颜值的独奏。当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突破千万辆,行业更需牢记安全是底线。门把手的设计迭代写下生动注脚,真正的技术创新,应当让每一项配置都成为保护生命的屏障,而非救援路上的障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事故 新能源 破局 消防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