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跑步新势力
据法国《队报》消息,巴黎马拉松组委会即将宣布一项开创性决定:在 2026 年 4 月举行的巴黎马拉松赛事中,所有补给站将不再提供杯子、瓶子或其他容器,选手必须自备补水装备,这是赛事对于环保理念的进一步尝试。这一被称为" 世界首创 "的举措,立即在跑圈引发热议。
传统马拉松比赛中,补给站周围常常成为" 塑料瓶和纸杯的海洋 ",造成惊人的浪费。数据显示,仅 2023 年巴黎马拉松就消耗了约 150 万只塑料瓶和 80 万只纸杯,总废弃物量高达 40 吨。
" 我们想成为好的榜样," 赛事组织者表示," 明年,水袋容器将会是选手们必备的物品。"
为配合这一转变,组委会做了周密安排。补给站将配备高流量按键注水设备,可在 1.5-2 秒内为软壶灌满 350-400 毫升水,志愿者也会协助注水。同时,补给点密度将提高,尤其是在后半程,避免出现长时间排队。
组织方强调,这并非 " 一刀切 " 的理想主义,而是一个经过规划的过渡。事实上,塑料瓶早在 2024 年就开始退出巴黎马拉松,改为纸杯;如今取消所有容器,是向" 完全可重复使用 "迈出的关键一步。
其实环保补给早有苗头:海宁马拉松曾用可降解纸杯实现 " 赛场到工厂 " 闭环回收,厦门马拉松靠 " 自带水壶换纪念品 " 引导减塑。但巴黎直接取消容器供给,把环保责任落实到每个跑者身上,无疑是最激进的突破。
跑友们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马拉松赛事历来是 " 一路扔杯子 " 的重灾区,这条规定体现了赛事方对环保的认真态度,是正向且必要的进步。
而顾虑的声音同样实在:" 带水壶会不会影响配速?"" 如何确保中途不会缺水?"" 自备设备增加的负重会影响成绩吗?" 这些实际问题成为跑者们最关注的焦点。
这项规定传递出明确信号:马拉松赛事正在从" 为跑者提供一切 ",转向" 与跑者共担责任 "。未来的跑步,不只是体力的较量,更是环保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比拼。
这场" 无水杯马拉松 "能否真正跑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