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区报 昨天
座无虚席!著名作家来到珠海,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文字铭记历史,

用文学守护文明。

10 月 12 日,

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祝勇做客珠海大讲堂,

为大家讲述 " 国宝 " 背后的故事!

10 月 12 日,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支持,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珠海市总工会协办的第八期 " 珠海大讲堂 " 举行。

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之际,祝勇做客珠海大讲堂,围绕其心血之作长篇小说《国宝》展开深度对谈,引领大家一同探寻故宫文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文脉守护者的坚韧与伟大。

" 我曾多次造访珠海,尤其在东澳岛的那段拍摄经历,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珠海经济发达、城市现代美观,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从古至今,一批批‘敢为天下先’的先锋人物在此涌现,共同塑造了珠海开放、进取的独特气质,我十分看好并期待珠海的未来发展。" 祝勇说。

01

从文字结缘到故宫 " 自家人 "

" 我不是北京人,我出生在沈阳。" 祝勇娓娓道来与故宫的缘分。1986 年,祝勇到北京读大学,就被这座古都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 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让我着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故宫。" 从最初以游客身份参观,到 2001 年创作第一部关于故宫的作品《旧宫殿》,再到 2011 年正式进入故宫工作,祝勇用二十余年的时间,以近 800 万字的创作,筑起一座 " 纸上的故宫 "。

在祝勇心中,故宫不仅是宏伟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通史的宝库。" 故宫是中国文明的大本营 ",祝勇说,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从新石器时代绵延至今,构成了完整的历史链条,其文物收藏呈 " 倒金字塔 " 结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数量众多,大都是国宝,例如珍贵的汝窑瓷器,故宫的收藏就占据了全球存世量的很大一部分。" 参观故宫时,不仅可以欣赏其建筑之美,更能深入感受藏品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祝勇说。

02

《国宝》中的文物南迁

战火中的文明守护

" 你说岁月不惊,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背井离乡;你说红尘无忧,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国宝》腰封上的这句话,精准地道出了历史的重量与守护者的价值。

1933 年,山海关失守,北平告急,面对日军威胁,故宫人作出了一个艰难而重大的决定:将院内珍藏的一万九千多箱文物打包南迁。这段跨越十六年、辗转万里的文物迁徙壮举,成为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

小说《国宝》以那文松一家的命运为主线,交织了守护、爱情、背叛、理想与牺牲。故事开篇,那文松告别妻子梅遇影,承诺半月即归,却此生再未踏入家门。小说不仅描写了文物南迁的艰险,更将笔触延伸至沦陷区家人的苦难,展现了全民抗战的宏大图景。祝勇坦言,创作中他借鉴了中国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来映照整个时代的动荡与民族的韧性。书中诸如梅遇影携子千里寻夫、梅从云为保全文物自尽等情节,虽经艺术加工,但其背后是无数真实历史的缩影。

在对谈中," 人在,文物在 " 这句口号被多次提及,深刻体现了故宫人在民族存亡之际的使命感与无畏担当。祝勇以石鼓为例,向观众揭示了文物南迁的艰难。" 刻有先秦文字的珍贵石鼓,每个重达一吨多,打包完后的一个石鼓将近两米高,而且表面脆弱,稍有磕碰就会导致文字脱落,它的文物价值就会受损。" 此外,薄如蛋壳的瓷器、怕潮怕虫的《四库全书》……每件文物都需要量身定制的包装和运输方案。除此之外,祝勇谈到,还有一些人反对文物南迁,然而故宫人以其远见卓识,坚信这批文物是 " 全人类的财富 ",毅然踏上了守护文明的征程。

令人动容的,是全国上下对文物南迁的支持——峨眉百姓为阻隔蔓延至存放文物寺庙的大火,毅然拆毁自家房屋形成隔离;潼关民众为保护陇海铁路线上的文物列车不被日军炮火袭击,拆房筑墙遮蔽铁路线…… " 故宫文物的顺利南迁,绝不仅仅是故宫人的功劳,其背后是无数百姓的支持,是全民抗战的生动体现。"

03

在文字中构建精神家园

在光影间探寻表达极限

为何在已经出版了详实记录这段历史的《故宫文物南迁》之后,还要再创作一部小说《国宝》?祝勇给出了具有深意的答案。

" 非虚构写作满足了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与重构,而小说则承载了情感表达与精神探寻。在搜集史料和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南迁亲历者及其后代,如在南迁路上出生的庄灵先生,从他们口中听到的关于战时 " 五子饭 "、补丁叠补丁的衣服等鲜活细节,以及他们对前辈同仁名字的清晰记忆,都让我深受触动。" 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应当被铭记," 祝勇动情地说," 希望通过文学的形式,再现那些在战火中守护国宝的人们的心路历程、内心煎熬与顽强成长,展现他们如何从最初的怅惘走向最终的坚定,折射出整个民族在危难中的精神蜕变。正是因为经受住了这样的磨炼,我们民族的韧性和中国文化的力量能支撑我们走过那段悲壮的岁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横跨文学与纪录片领域的创作者,祝勇还分享了他的体会。他笑称自己成为纪录片总导演是 " 误打误撞 ",源于对作品整体把控的执着。他将写作比作依靠一支笔构建世界的魔法,而纪录片则是调动音乐、画面、特效等所有元素的综合艺术。作为总导演,他深度介入各个环节,包括与作曲家反复沟通,追求音乐与作品内涵的完美融合。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国宝》从初稿到反复修改出版,历时近三年,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著作。

在互动环节,祝勇就阅读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呼吁公众回归深度阅读,警惕被碎片化信息带偏。他指出,书籍提供了系统、深入的知识体系,是培养独立判断力和正确历史观的基石。" 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得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你就不会被一两句话带偏,也不要抛弃文字完全依附于影像。"

关于推荐书目,祝勇认为,读书如同饮食,是长期的滋养过程,并无单一的 " 最大影响 " 之书。他鼓励读者先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 只要是书,只要你能看进去,你就先从一本书读起。"

从春意盎然到金秋十月,

名家大咖今年已与珠海观众共同走过了

八期精彩纷呈的求知之旅,

一同探索前沿科技的璀璨未来,

沉迷于文学艺术的永恒之美,

在历史纵深中感悟智慧,

也在文明追寻中汲取力量。

一期期精彩的讲座,

拓展了观众的思想疆域,

如一盏盏精神灯塔,

照亮了人们的求知之路,

也彰显了珠海这座城市

对深度智识、人文精神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期待

相关标签

珠海 故宫 文学 导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