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音乐 前天
“大佐专业户”杨清文:共演91个“鬼子”角色,女儿相亲因此受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有人说他是中国荧屏上 " 最像鬼子的人 "。也有人说,这一辈子他都活在骂声里。

六十多岁的杨清文,头发白了,还在片场穿军装、戴军帽,演那个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日本军官。

没人想到,这份 " 出名的工作 ",竟成了他女儿的相亲噩梦。

杨清文 1961 年生在河北承德,家境普通。父母是工人,七岁那年全家被下放农村,靠种地过活。

后来赶上改革开放,他回城当司机。那时他只想多赚点钱养家糊口,白天开车,晚上学日语。

那会儿承德刚和日本柏市结成友好城市,他想着以后能接点日本游客活儿,多挣点外快。

他是真学。没有手机、没有资料,靠收音机听日语节目抄笔记。学了几年,真能聊上几句。

可惜现实很骨感,日本游客没来多少,他的 " 导游梦 " 泡了汤。

车生意也越来越淡,家里两个孩子要养,他急得头发都掉了。

朋友介绍他去剧组开车,他也没多想,就去了。

那一年,他的人生悄悄拐了弯。

剧组拍戏,他给演员送道具,闲下来就蹲一旁看人拍戏。别人休息,他模仿演员的走位和表情。

2003 年,《亮剑》开拍,剧组穷得叮当响,缺个会说日语的鬼子军官。导演着急喊:" 谁会说日语?" 所有人都低着头,一个司机举起了手。

" 我会。"

导演一愣,以为他开玩笑。结果杨清文一张嘴,一口流利日语,神情又狠又冷。导演当场拍板:" 这角色你演。" 那一刻,他从剧组司机变成了演员。

他没演过戏,怕出错,就把台词贴在方向盘上,一边开车一边背。夜里躲在车里练眼神。第一次穿上鬼子军装,全场都静了。他那一皱眉,真像极了 " 鬼子 "。

《亮剑》播出后,观众一边倒地骂他,骂得越狠,他就越红。有人以为真请了日本人来演。

那之后,他接连出演《雪豹》《杀虎口》《永不磨灭的番号》,从少佐演到甲级战犯,硬是成了 " 鬼子专业户 "。

名气有了,麻烦也来了。回老家时车被砸了两次,买菜有人冲他喊 " 滚回日本 "。他笑着说没事,可心里堵得慌。更让他难受的,是女儿的事。

有次女儿去相亲,对方问:" 你爸干啥的?" 她说:" 演员。" 对方一查,发现全是鬼子角色。

消息没回,微信拉黑。后来几次都这样。女儿红着眼问他:" 爸,你能不能别演鬼子了?" 他没答上来,只能沉默。

演鬼子演久了,他也想换换戏路。拍了部《开货车的小镇青年》,演个普通工人。

结果票房惨到不忍看,第一天全国票房三千多块。观众说:" 你不演鬼子,谁看你?" 他听了苦笑,知道自己跳不出去了。

他常说:" 别人从小兵演到团长,我从少佐演到战犯。" 语气里有自嘲,也有认命。演得太像,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枷锁。

有次采访,他红着眼说:" 我每次去纪念馆都觉得自己像个罪人。" 那不是演技,而是真实的负罪感。

演多了残忍场面,他自己也被那种痛刺着。有人骂他 " 卖国 ",他说:" 鬼子总得有人演,让观众记住那段历史,不也算功德?"

他唱红歌、逛纪念馆、收藏抗战旧物,比谁都更敬那段历史。他清楚,戏里的 " 恶 ",是为了提醒人别忘记真实的苦。

演得像被骂,演得真被恨,但他知道,那是观众心里的一场战争。

而他,只是那个让人记住仇恨、不忘历史的演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杨清 相亲 日语 日本 导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