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MBA
创新驱动,智领未来!浙江大学 MBA 依托百年学府底蕴,以 " 工科根基 + 学科交叉 + 实践导向 " 为核心,在商科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依托浙江大学综合性学科优势,项目紧扣数实融合趋势,不仅在全球制造与供应链、人工智能与数字商务等 7 大专业板块精准发力,更以学科交叉 BEST 战略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求是人文与新商业文明》等特色课程、MBA 微辅修项目,以及遍布杭州、深圳等地的产教融合基地,全方位赋能学员成长,培育兼具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助力学员在时代浪潮中实现职业突破与价值提升。
专访
浙江大学 MBA 教育中心副主任唐晓莉近日接受了 MBAChina 的专访,详细介绍了本校 MBA 项目依托综合性学科优势,在 " 新质生产力培育计划 " 推进、学科交叉 BEST 战略落地、数智化课程迭代、产教融合平台搭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分享了以 GREAT 培养体系培养多领域产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升级的实践探索。
Question01
MBAChina
作为国内顶尖 MBA 项目,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浙大 MBA 项目如何定义其核心使命 ?
唐晓莉
MBA 教育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现代化产业部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映射。地处长三角的浙江大学 MBA 是国内最早实现全面 track 化培养的项目,产业驱动和实体经济为导向,数实融合,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为最大的特色。因此,我们是以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变革者为核心使命。
Question02
今年浙江大学 MBA 项目的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 包括招生人数、报考条件、选拔流程等方面,这些变化背后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
我们浙大 MBA 报名正在火热进中,今年的招生政策基本上跟去年保持一致,继续重点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是面向个人发展,也面向企业的人才培育计划。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奖学金的组合,有非常清晰的方向。所以我们建议所有意向考生都来优先申请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预审面试,现在 5-10 月份多场次开放个人的报名。
今年我们新增了企业的专场,并且 MBA 预审面试的时间从 20 分钟精简到 15 分钟,同时取消了英语口语的面试,更加注重考生的实践,希望我们能够从预审面试开始,即是我们 MBA 学习生涯的开始。本科毕业满 3 年,专科毕业满 5 年,研究生毕业满 2 年就可以来参加报名,每年我们招生 500 到 600 人。10 月份是研招网报名,12 月份是全国联考,次年 3 月是复试,次年 4-6 月是政审和体检,7 月份发放录取通知书,以上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报考流程。
Question03
在考生选拔过程中,最看重考生的哪些素质和能力 ? 除了学术成绩和工作经验,是否还有其他重要的考量指标 ? 如何通过面试、笔试等环节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 ?
其实选拔过程,即是我们浙大 MBA 的一个学生画像的呈现。我们的评估标准体现在浙大 MBA 的一个培养体系 "GREAT" 这五个字上。G 代表 Globalization,即拥有全球格局和部署的国际化人才。R 代表 Responsibility,指的是有使命引领和责任感的国之大者。E 代表 Entrepreneurship,是指有开拓精神和拼搏精神的创新创业者。A 代表 Academic,指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对这个产业有自己的战略思考。T 代表 Transformer,我们希望能找到综合性的实践创新人才,可以说是变革者,也是以改变自己为目标,从而改变行业、产业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跟随。
就 MBA 的专业来说,面试和笔试其实同样的重要,因为它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估考生,能够让我们寻找到未来的 MBA 产业人才。
Question04
学科交叉 BEST 战略是浙江大学的一大创新,这一理念在 MBA 项目中如何落地实施 ? 在跨学科融合方面,浙江大学 MBA 项目有哪些具体举措 ?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在教学和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 例如,是否与理工科、人文社科等学院开展合作项目或联合课程 ?
在学科交叉方面,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拥有非常丰富且强大的学科门类。当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创新驱动,我们浙江大学正式推出了学科交叉 BEST 战略,BEST 是商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四个英文单词缩写。在此基础上,浙大 MBA 推出了 GREAT 培养体系,建立更加全面的商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体现了浙大 MBA 项目将商学与理工农医等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与交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综合能力。
基于学科交叉 BEST 战略目标,在商科精要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浙大 MBA 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了 7 大板块,进行分专业、分产业的培养模式。第一年,我们主修基础素养和核心专业必修课程,第二年,进入特定的产业专业学习。目前,我们设置了科技创新、医疗健康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全球制造与供应链、资本市场、人力资源、人工智能与数字商务这 7 大专业板块。
2022 年我们开始设置全日制英文的 GMBA 项目,培养数字时代的全球化人才。此外,我们还开设了多门的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跨学院去共建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沿性、战略性的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以其中一门非常受学生喜爱的金课为例,即《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这门课程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顶尖的院士和科学家走进商学院的课堂,为 MBA 同学授课。在这一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够深入的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同时,课程还安排了实践环节,大家可以通过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际学习和交流,探索如何将所学的前沿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对于那些技术相对成熟的项目,我们也通过行动学习技术和方法,进行项目的孵化,真正的实现商学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这门课程之后,今年再次推出了《求是人文与新商业文明》的课程,这门课程由政治思维、历史思维、哲学思维、人文精神、艺术思维和全球关切六大模块来组成,意在商科学生锻造商业思维的过程当中,厚植人文精神,并能够提高人文素养,丰富商学教育的内涵。
同时我们在学科交叉方面,也一直走在前沿,正在进行更多的探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学的层面。我们项目开设了 MBA 微辅修项目,每年招募浙江大学理工农医等领域的 30 位非常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与 MBA 学生混合编班,共同学习讨论,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从而能够推进学生培养的深度交叉融合,希望能够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打造育人的新范式,也是浙江大学 MBA 项目,在学科交叉探索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Question05
浙江大学 MBA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哪些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 这些活动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
基于浙江大学学科交叉 BEST 战略,近几年我们浙大 MBA 为学生提供了最前沿的科技洞察、科研一线的合作资源以及对于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指引。除此之外,通过学术论坛、行业考察、公益文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除了我们在校生联合会组建的各类品牌活动外,还有如数字经济、跨界创新、医疗健康等 20 多个行业类、兴趣类、地方性校友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觉得对学生最大的助益就是视野格局、认知的一个突破,以及能够链接各行各业的精英。
其实浙大 MBA,我觉得可以说是改变了学生们生命发展的一个方式。它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同学们来到浙大殿堂,既能看到自己无限的可能,也会发现落差,这是我们为学子们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不仅是在我们的学业上,也体现在未来的规划和发展道路上。
Question06
浙江大学 MBA 校友网络的规模和活跃度如何 ? 校友网络为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提供了哪些服务和支持 ? 在加强校友与学校、学院之间的联系方面,学院有哪些创新举措 ? 如何鼓励校友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校友与学校的共同成长 ?
校友可以说与浙大还有浙大 MBA 有着终身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校友服务理念,一直是建设开放、创新的校友发展共同体,双向赋能、共同发展,多年来可以说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校友资源管理系统,为我们的校友提供服务和支持。
浙大 MBA 的校友网络精英云集,是宝贵的社会网络资源。目前,浙大 MBA 的校友已经超万人,管理学院校友已经超过 6 万人,浙大全球校友超 70 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浙大 MBA 的俱乐部,它是按照行业、地域、兴趣爱好等属性来划分的,搭建了一个 MBA 校友与在校生、校友与校友之间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的平台。
另外,2013 年我们就启动了一个浙大 MBA 的校友导师计划。这个计划,我们将优秀的浙大校友聘请为 MBA 学生的校外导师、行业导师、创业导师等。这些导师会将他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企业资源反哺给 MBA 的在校生,助力 MBA 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而校友也能从中获得产业发展的前沿洞察,能体会立德树人的价值感。另外,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我觉得校友导师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校友和学校能够双向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生态圈。
Question07
马上到 9 月,浙大 MBA 也即将迎来 2026 级的新生。您对即将加入浙大 MBA 的学生有什么寄语 ? 您希望他们在浙大获得怎样的成长 ?
德鲁克曾经说过,唯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 MBA 的精神就在于行动,相信各位一定不会后悔今天的努力与付出。
如果你来到浙江大学,门口你应该会看到一个石碑,叫做两问石。这是由竺可桢老校长当年在抗战西迁路上,给学生的一个告诫,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来到浙大殿堂,一定要去思考自己跟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其实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使命。
来浙大 MBA,我想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学历学位证书,更是终身受用的个人发展生态,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你心中的两问,希望明年我们能在求是园相见!
图文 | MBAChina
转载请留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