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家司南
曾几何时,长餐桌几乎是每个家庭的标准配置——长长的一桌子,家人朋友围坐其上,热闹非凡。
长餐桌带来的不仅是实用性,更是一种温馨的氛围象征:一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聊,节日聚会的欢乐时光都在它的陪伴下变得更加温馨。
可是,随着时代变迁,长餐桌在很多中国家庭中的地位逐渐被取代,甚至渐渐退出了 " 主角 " 的舞台。
那么,为什么 " 长餐桌 " 逐渐退出中国家庭的舞台?本期内容就来聊一聊。
01、为什么长餐桌退出中国家庭?
1、市场中的 " 假货 " 困扰,品质难以保障
一开始,市场上的长餐桌多以实木为主,看上去古朴典雅,符合家居美学。可是,实际上不少 " 实木 " 餐桌暗藏玄机。很
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外面贴实木贴皮的做法,内部则用劣质木料或木屑板。
虽然外观迷人,但时间一长,容易出现异味、变形,甚至散发刺鼻的化学气味,严重影响家人的健康。
2、占用大量空间,影响日常生活
长餐桌最大的缺陷就是占地面积。比如 2 米长的餐桌,放在狭小的厨房或餐厅,空间利用率极低。
就算是大户型,长餐桌占地过多,也会挤压其他家具空间,让整个厨房看上去拥挤不堪。
更糟糕的是,家里空间有限时,长桌反倒成为 " 麻烦制造者 ":出入不便、走动受阻,更有甚至夹菜时夹不到、碰撞不断的尴尬。
3、长时间使用不易打理,藏污纳垢
木质长餐桌需要定期保养,否则上面会堆满油渍、污渍,严重时还会滋生霉菌。
许多家庭或许没有太多精力去细心打理,加上经常用的是粗糙的布料或桌布,反而遮盖了脏污,导致桌面变得灰暗不堪。
久而久之,变成了 " 藏污纳垢 " 的 " 污染源 "。
02、广东人的做法:中岛台替代,简单又高级
其实,除了逐渐被质疑的长餐桌,很多地区在家庭餐饮方式上早已另辟蹊径。
特别是广东,把厨房和餐厅的设计升级为 " 功能区 ",用 " 中岛台 " 来取代传统的餐桌,既实用又具有高级感。
1、中岛台——多功能的 " 神器 "
广东家庭普遍采用开放式厨房,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和美观性,中岛台成为他们的 " 宠儿 "。这个设计除了可以作为饭桌,还是厨房的操作台、收纳空间。
无论是切菜、准备食材,还是临时宴客,它都能游刃有余。
我自己在装修时,看到这种设计后一拍即合。中岛台的好处还在于可以根据家人的需求定制宽度和高度,整体显得既大方又不占用额外空间。
平时朋友来聚会,不用专门拼长桌,几家人围坐在中岛台上,气氛一样热络。
2、空间利用率高,节省空间
长餐桌一旦占据大片空间,即使是豪宅,布置不当也容易造成 " 拥挤 "。而中岛台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完美融入厨房的整体设计,让空间看起来更开阔。
特别是在小户型中,有限的空间被充分利用,厨房、餐厨区域看起来既宽敞又整洁。
此外,中岛台还能跟橱柜、水槽连成一体,形成 " 开放式厨房 + 用餐区 " 的一体化设计,不仅实用,还提升了家居的整体品质。
3、储物空间让生活更有序
厨房中的杂物堆积,往往是家庭的 " 头疼事 "。
广东家庭在设计中岛台时,习惯在台面下方设置储物柜,把刀具、锅具、调料桶、小家电等统统收纳到 " 看不见 " 的地方,把整洁留给生活。
如果做得巧,配合不同层次的隔板,几乎可以实现 " 多层次、多功能 " 的收纳体系。即便是小户型,也能在有限空间中,把厨房收得井井有条,生活变得更轻松。
写在最后:
单纯追求大而全的 " 长餐桌 " 已逐渐失去市场,因为它涉及空间占用、维护成本、健康隐患等一系列问题。而广东人用 " 中岛台 " 做出了最好的答案。
简单、实用又不失高级感——这正是现代家居的趋势所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