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增多的影响,连日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出现 " 江水倒灌 " 现象。
今日 8 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 14.29 米,较昨日上涨 0.14 米,出湖流量为 -1150 立方米每秒,意味着长江水正以 1150 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倒灌鄱阳湖。
此次江水倒灌鄱阳湖从 9 月 28 日开始,倒灌流量越来越大。
受此影响,鄱阳湖水位缓慢回升,水面扩大,不仅湖区通江水体面积再次扩大到 2000 平方公里以上,鄱阳湖水位也重回 14 米以上。
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 2330 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大 1920 平方公里,容积 60.8 亿立方米,比去年多 49.9 亿立方米。
长期以来,鄱阳湖面临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的问题,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此次倒灌使湖区水位回升,通江水体面积大幅增加,为水生植物、鱼类和候鸟提供了关键栖息地。
倒灌带来的长江活水有效改善了鄱阳湖的水质,稀释了局部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同时,水流的增加促进了水体交换,提升了溶解氧含量,有利于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繁殖。
监测显示,倒灌期间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枯水期增长约 30%,螺蚌等底栖动物分布范围扩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