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榕
8 月 29 日,中国联塑(02128.HK)发布 2025 年半年报。中国联塑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124.75 亿元,股东应占溢利 10.46 亿元,同比增加 0.27%。
这份扎实的业绩财报,同时在经营层面可圈可点。报告期内,中国联塑依托生产基地自动化升级与精细化成本管控的双重发力,盈利水平实现稳步提升:上半年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 27.5% 提升至 28.2%,EBITDA 率亦从 19.5% 逆势增长至 19.8%。
与此同时,公司展现出较强的财务稳健性:公司净资产由 244.2 亿元增至 247.9 亿元,股东权益持续扩大,融资成本下降近 23%,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借款相较同期 85.6 亿元下降至 63.5 亿元。
财报一连串数字背后,中国联塑用半年报向投资者诉说集团的韧劲与稳健,同时也用行动来坚定市场的信心。
作为业内公认的 " 管道一哥 ",中国联塑自 2010 年于港交所上市以来,始终以优秀的市场竞争力与稳健的经营策略深耕行业,赢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截至 9 月 1 日收盘,公司股价自 2025 年年初以来累计上涨 48.93%,股价走势与业绩表现形成正向呼应,进一步彰显市场对其长期发展价值的看好。
多领域管网需求加速释放
近两年,国内城市更新进程加速推进,高标准农业建设同步深化,两大核心领域的发展红利叠加,为建材行业尤其是塑料管道赛道带来显著的结构性增量。
城市更新层面,2024 年 10 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 " 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其中提及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 60 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 4 万亿;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亦进一步强调管网改造与综合管廊建设。
农田建设层面,2024 年 12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 "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 ",提及将进一步推进工程节水,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5 至 2030 年,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6000 万亩左右。由此也可以预见,作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首选材料的塑料管道,灌溉系统的升级改造势必将给其带来持续攀升的需求。
多领域需求叠加,塑料管道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龙头企业中国联塑率先受益。报告期内,公司塑料管道系统销量同比增长 3.9%,其中 PVC 产品由 88.77 万吨增至 89.14 万吨,非 PVC 产品则由 31.47 万吨增至 35.79 万吨,增幅高达 13.7%。公司表示,2025 年二季度销售与运营明显改善,尤其 5 月、6 月表现亮眼,灵活经营策略初见成效,对下半年行业回暖保持乐观预期。
面对农业领域的广阔机遇,中国联塑也早已提前布局,形成针对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其塑料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农村供水、排污,研发的 PVC 农业专用管、果园打药管、农业用 PE 输水管等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同时发力渔业养殖领域,研发数智化、多样化专业渔业装备,助力海上牧场建设与现代化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水产种业升级,进一步拓宽市场覆盖面。这使得公司在市政、农业、渔业等多元场景中均具备承接新增需求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披露,2025 年 8000 亿元 " 两重 "(重大战略、重大安全)建设项目资金和 735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全国已完成各类管网改造超 14 万公里。在资金加速投放的背景下,行业景气度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指出,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投放,基建投资将继续 " 托底 ",非地产投资有望稳健扩张,叠加市政、农业等多领域需求增长,塑料管道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高质量发展 " 三板斧 "
从一揽子增量政策到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从超长期国债支持到城市韧性提升,一系列重磅举措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城市正在向 " 看不见的工程 " 要安全、要效率、要品质。
伴随 " 新基建 " 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技术迭代、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以中国联塑为代表的建材龙头企业,正以 " 产品创新、出海拓展、精益管理 " 为核心的 " 三板斧 " 战略,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在工业、环保、食品等领域同样成果显著。在化工与石化产业,管道系统需长期承载腐蚀性废液及工业废水,联塑高效排污管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与强度成为行业首选,能够有效保障废水处理与排放的安全。在食品加工与制药环节,废水中常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化学试剂,对管道提出抗菌、耐化学性及食品级安全的多重要求。联塑管道的多功能性正好满足这一场景,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合规性。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型管道材料贯彻绿色制造理念,不仅生产过程低碳环保,且可回收再利用,进一步降低资源浪费,凸显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中国联塑 2025 年上半年业绩依旧亮眼。报告期内,公司塑料管道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29.5%,收入占比提升至 6.2%;更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公司新布局埃塞俄比亚、安哥拉两大生产基地,标志着其在非洲市场的本土化布局进一步深化。
截至目前,中国联塑已在印尼、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通过 " 本地化生产 + 区域化服务 " 模式,既强化区域供应能力、快速响应当地基建需求,也持续打造产品与品牌的双重影响力。以印尼市场为例,针对当地高温气候特点,联塑印尼工厂组建本地研发团队,专项开发适配热带环境的耐高温 PPR 管道,凭借产品适配性与品质优势,迅速将市占率提升至区域前三。
新兴市场旺盛的基建需求,更为中国建材企业打开了广阔空间。从区域潜力来看,东南亚五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平均城镇化率仅为 55.7%,相当于中国 2014 年水平,未来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将催生大量基建需求;非洲市场同样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南非计划投资 3 万亿兰特(约合 1600 亿美元)推进基建项目,尼日利亚基础设施缺口预计到 2026 年将达 8780 亿美元,为具备技术与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在发力产品创新与海外拓展的同时,中国联塑也在渠道、制造、财务三大维度深化精益管理,夯实发展根基。
渠道端,公司全国一级经销商数量从去年同期的 2891 名增至 3061 名,渠道网络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强化,为产品下沉与市场渗透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端,公司积极应用 AI、5G、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制造与自动化生产提升运营效率。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由 27.5% 提升至 28.2%,EBITDA 率从同期 19.5% 逆势提升至 19.8%,同时塑料管道系统年度设计产能达 337 万吨,平均产能使用率约 73.2%,规模效应与效率优势持续凸显。
财务端,资产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公司总借款规模由 192.3 亿元降至 185.9 亿元,融资成本同比下降近 23%,短期偿债压力显著减轻;净资产增至 247.9 亿元,流动资产实现由负转正,期末现金储备达 49.4 亿元。稳健的资产与资金状况,不仅增强了公司经营韧性,更为后续海外扩张与新能源业务投建筑牢了财务基础。
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黄联禧先生表示:"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尽管全球营商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依然庞大,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基础建设和内部需求释放等利好因素将主导和支持整体经济运行。中国联塑将审时度势,继续实施稳健发展战略,降低经营环境和行业周期对自身业务发展的影响,发挥智能制造的硬核实力,推动产品创新升级,提升品牌和市场渗透,进一步扩大收入基础和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为股东创造长远价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