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昨天
全球未来产业竞争,南京江宁为何能抢占先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19 年 6 月 6 日,我国正式发布 5G 商用牌照。

6 年过去了,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网络,开通 5G 基站超 480 万个,5G 用户数突破 8.5 亿。

用 5G 刷视频、逛电商、连会议,早已融入亿万网民的日常。

然而,网络仍不乏这样的疑问:当初 5G 吹得这么厉害,现在为什么存在感不强?

5G 究竟在哪些方面悄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未来的移动网络又将如何演进,为社会带来新的变革?

2019 年 6 月,B 站 UP 主 "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创作发布了一条《有多快?5G 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视频。

彼时,还在北京邮电大学读书的他,没想到这条关于 5G 体验的视频会引爆网络。

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 " 三大央媒 " 都进行了转发、推荐,全网播放量更是突破了上亿次。

当时的新闻报道

凭着这条视频," 何同学 " 迅速走红,如今仅 B 站上的粉丝就超过了 1200 万,成为最为知名的数码博主之一。

因体验 5G 视频而红," 何同学 " 被网友调侃为 "5G 最大受益人 "。

调侃归调侃,网友的言下之意是,5G 除了让 " 何同学 " 出名,似乎没有当初 " 吹 " 的那么厉害。

事实真的如此吗?

5G 商用之初,宣传的三大核心能力分别是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

其中,只有 " 高速率 " 与普通用户的高频需求重叠。

但在刷视频、聊微信等日常场景中,此前的 4G 已经基本 " 够用 ",5G 并没有带来 " 质变 " 的体验。

只有在云游戏、AR/VR 无卡顿交互等应用场景中,用户才会感知到 5G 与 4G 的真正差异。

但是,这些应用场景尚未普及,大部分用户无法感知。

这就造成了用户实际体验与预期的落差。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

5G 的真正价值,并非仅为 " 提升手机上网速度 ",而是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产业场景提供底层支撑。

尤其是普通用户难以直接感知的低时延、大连接特性,才是 5G 的杀手锏。

2019 年 3 月 16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通过 5G 网络,为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 " 脑起搏器 " 植入手术。

这是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 5G 技术完成的远程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脑电信号,实时操控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在患者大脑深部精准植入电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5G 网络低至 4G 十分之一的时延,实现了近乎 " 实时同步 " 的操作,为这场跨越 3000 公里的手术保驾护航。

就在今年 7 月 20 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与位于北京、法国两地的专家密切配合,成功实施了左输尿管上段狭窄切除吻合术,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跨国三地 5G 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全球首例跨国三地 5G 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临床应用,5G 让远程手术从科幻走向现实。

在工业领域,5G 的渗透更为深入。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工厂,是中兴通讯在国内的五大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首个通过五星 5G 工厂认证的企业。

工厂内,5G 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现场装备的联网率超过 97%,关键装备联网率实现 100%,其中 5G 联网率高达 89.3%,无线设备均实现 5G 化。

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 5G 工厂

在 5G 的全连接支撑下,机器人、AGV、数字孪生、机器视觉、AI、XR 等技术得以融合应用,自动化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工厂总产值增长了 41%,人均产值提升了 81%,交货周期从 20 天缩短至 14 天,碳排放量降低了 29%,单台产品能耗降低了 19%。

此外,无人机巡检、远程教育普惠、智能驾驶进阶等领域的突破,背后都有 5G 的支撑。

如今的 5G,早已超越单纯的通信技术升级,而是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形成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G 商用五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 5.6 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 14 万亿元。

可见,5G 不是被 " 吹 " 上了天,而是深深 " 扎根 " 实体经济,在赋能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增长中持续释放强劲的生命力。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诞生过划时代的颠覆性技术,推动生产力跃迁和经济社会重大变革。

5G 技术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 " 数字底座 ",而下一代 6G 技术,更是全球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今年,6G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一同被列入未来产业培育的核心序列,标志着 6G 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 5G 相比,6G 有什么先进之处?

5G 的核心能力是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而这三个维度,正是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迭代攻关的核心方向。

6G 在这三个方面,比 5G 能实现至少 10 倍的性能提升,传输速度更快、时延更低、连接的设备更多。

更重要的是,6G 具有 " 三个一体 " 的特性,即通感一体(通信信号既能传信息,又能感知环境)、空天一体(整合空、地、地下及水下通信资源,形成全域无缝覆盖网络)、通智一体(融合通信与计算功能,让网络兼具传输与智能处理能力)。

近日,正解局走进南京紫金山实验室,亲身体验了 6G 技术的前沿突破。

紫金山实验室

2018 年,在我国 5G 正式商用的前一年,江苏省和南京市正式成立紫金山实验室,以刘韵洁院士、尤肖虎院士、邬江兴院士三大顶尖团队为核心,聚焦 6G 等前沿领域开展基础性、颠覆性研究。

据科研人员介绍,早在 2023 年底,紫金山实验室 6G 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就实现了 1Tbps 的传输速率,传输能力相较 5G 整整提升 100 倍。

更具革命性的是,紫金山实验室打破传统的移动通信蜂窝架构,成功研发 " 无蜂窝式 " 通信技术。

传统的 " 蜂窝式 " 通信技术,将移动通信覆盖区域精心划分为多个 " 小区 ",每个 " 小区 " 均由基站管控,基站与移动设备间的沟通则依赖无线信号的传输。

这种 " 小区 " 的布局,宛如蜂巢中的六边形蜂房,因此得名 " 蜂窝网络 "。

蜂窝网络

从 1G 到 5G,虽然网络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其底层的通信技术始终未变。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基站和发射塔越建越密、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蜂窝技术逐渐 " 力不从心 ",信号的抗干扰、速度、稳定性遭遇了 " 天花板 "。

如果将 " 蜂窝式 " 通信看成各自为战、互相竞争的小作坊,那么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 " 无蜂窝式 " 通信就是打破壁垒、协同发力的大工厂。

它让 6G 实现了传输速率高、通信时延低、覆盖范围广、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等颠覆性突破。

以无人机应用场景为例,传统 " 蜂窝式 " 模式下,无人机飞行 8 公里要穿越近 20 个 " 小区 ",信号接收切换时可能会掉线,而 6G 无蜂窝通信技术覆盖半径最远可达上百公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今年 3 月,南京市江宁区首条搭载 6G 无蜂窝技术的城市低空物流航线开通。

送药无人机从天元西路附近的药房起飞,13 分钟飞抵 7.4 公里外的紫金山科技城,比传统配送方式效率提升两到三倍,成本下降 50% 至 60%。

6G 的 " 通感一体 " 特性,同样展现出强大潜力。

紫金山实验室 6G 技术,融合通信与感知能力,让移动通信网络同时成为 " 立体感知网 ",相当于更加机敏和聪明的雷达。

今年 6 月,在 " 应急使命 · 2025" 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中,紫金山实验室与中国通号联合部署了集低空专用通信系统、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 ID-Space 及低空感知与反制系统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

该平台凭借卓越性能快速构建 " 空地一体 " 协同体系,控制无人机群成功完成既定技战术任务,充分检验了 6G 无蜂窝技术的先进性。

紫金山实验室与中国通号联合部署应急指挥平台

一个细节是,6G 无蜂窝技术可提供应急救援中的专网通信,迅速建立覆盖距离不低于 30 公里的通信链路,实现多制式融合通信的动态资源分配及集群调度,有效破解复杂灾害现场信息 " 看不见、传不回、联不上、调不动 " 的难题。

6G 技术,初试锋芒,已显卓越。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南京已在 6G 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 10 余项 " 世界第一 ",形成了 30 多项创新成果,紫金山实验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 次。

1973 年,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 · 库珀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

1978 年,AT&T 公司旗下的贝尔实验室,基于蜂窝网络概念研制成功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这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 1G ) 。

1991 年,爱立信和诺基亚率先在欧洲大陆上架设了第一个 GSM 网络(2G 的主要标准之一)。

1985 年,高通使用 " 展布频谱技术 " 开发出 CDMA 技术(3G 的技术基础)。

4G、5G 的技术与标准,由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中兴、高通、英特尔等企业共同开发制定。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迭代,是由企业主导推动的。

与其他技术相比,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诞生起就深度绑定产业需求,在企业的实践中迭代生长,具有强烈的 " 产业属性 "。

这一特性,在 8 月 20 日开幕的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得到了生动印证。

本次大会以 " 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 " 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数算网络等热点话题,举办开幕式、主论坛、18 场分论坛,以及未来网络领域创新成果发布、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

正解局受邀参会并在现场发现,大会不仅汇聚了通信领域的技术专家,更吸引了华为、中兴等行业实践者参与。

大会发布了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行业首个面向广域网的网络大模型与多智能体系统和基带电路 AI 自动设计工具链等三大科技成果,以及多项产业合作签约,共筑算力网络新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

作为网络技术与通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重要会议,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创新,更促进了产学研合作,鲜明地体现了移动通信技术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的定位,也是这种属性的典型载体:不仅是专注技术突破的科研高地,更是一个产业科技创新共同体。

围绕紫金山实验室,南京构建了 " 紫金山三次方 " 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 " 一次方 ",紫金山实验室是创新策源地,发挥 " 创新策源 + 概念验证 " 作用,主攻前瞻性引领性技术攻关。

作为 " 二次方 ",紫金山集团是资本蓄水池,通过 " 资本赋能 + 载体运营 ",驱动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 " 三次方 ",紫金山科技城是创业孵化器,凭借 " 政策支持 + 产业链招商 " 促进 6G 技术产业化。

紫金山科技城

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成立不到一年的南京鑫合通感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近 2000 万元的研发资金支持,成为紫金山实验室运用 " 拨投结合 " 机制转化的首个项目,展现出成果落地的高效性。

紫金山实验室所在的江宁区,更为 6G 技术产业化提供了硬核承载。

作为南京最强区,也是长三角制造业高地,江宁加快建设 "5+4+5" 创新型产业集群,深耕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新型节能环保 5 个优势产业,发力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 4 个先导产业,发展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细胞与基因、元宇宙、储能和氢能 5 个未来产业。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24 年产业产值超过 1220 亿元,优势显著。

一组数据显示,江宁已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3 家、上市企业 49 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113 家,成为江苏省首个破百的县级行政区。

得益于前瞻布局,从 2018 年紫金山实验室成立,江宁区精准布局集成电路及芯片制造、元件设备及传感器、算力产业、人工智能、新兴软件等上游产业。中兴通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腾讯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地。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

江宁区大力推进企业上 " 云 ",以及制造业 " 智改数转网联 ",选取汽车零部件、智能电网等 15 个典型行业,为 6G 技术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

正解局注意到,去年 9 月,全国首个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落地江宁区。

正是要充分释放全省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与江宁的信息技术产业优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从技术研发到概念验证,从企业孵化到产业转化,江宁构建起 " 产学研用 " 一体化创新生态,加速 6G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基于 CENI 的数据要素跨境流通试验示范共创行动发布

回顾移动通信的全球创新史,每一代技术变革都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较量。

从 1G、2G 的缺席,到 3G 的跟跑,到 4G 的并跑,再到 5G 的领跑,中国对全球通信标准的贡献度与话语权持续提升。

国际数据公司(IDC)指出,6G 行业正加速迈入 " 标准前竞赛 " 阶段。

我国 6G 研发水平总体处于全球第一梯队,6G 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在全球前列。

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石,6G 不仅将升级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更将孕育全新产业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

在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介绍 6G 发展新范式

南京是我国未来网络产业最早布局和核心布局的重要城市,在建设 5G 应用 " 扬帆之城 "、打造 "5G+ 工业互联网 " 融合应用先导区的基础上,全力打造 6G 之城和 6G 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南京江宁更是已抢占先机,蓄势待发。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5g 5g网络 帕金森 法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