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实验室 前天
外卖这碗饭,京东不好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刘强东在今年的一场内部分享会上也提到," 最近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东西,是京东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

作者丨无情

编辑丨坚果

封面来源丨 Unsplash

"

如果你在近日,盒马 X 会员店即将全部停业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据悉,仅在 7 月,盒马 X 会员店北京、苏州、南京店已相继宣布停业,最后一家上海森兰店也宣布将在 8 月 31 日停业。

持续小半年的 " 外卖大战 ",终于走到了阶段性终点。8 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外卖平台先后发布声明,强调要抵制内卷式竞争,共同构建良好行业生态。

早在 " 美京淘 " 三方发布声明之前,京东已经悄悄退出了补贴大战,面对新一轮的撒券大战,京东却表示:" 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

作为这轮 " 外卖大战 " 的最早参与者,京东早就尝到了甜头。近日,京东发布了 2025 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公告,二季度收入达 3567 亿元,刷新近三年收入增速的新纪录;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 2500 万单,覆盖全国 350 个城市。

不过,在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京东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其新业务经营亏损高达 147.8 亿元;二季度公司经营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 9 亿元。

以亏损换增长,这一次刘强东赌对了吗?

1

业绩 " 冰火两重天 "

根据京东 2025 年二季报,京东实现营收 356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2.4%。其中,京东零售贡献了 3101 亿元营收,同比增长 20.6%,环比增长 17.53%。

一直以来,京东零售都是京东集团的基本盘,其在二季度贡献了 139 亿元的利润,如果没有这部分利润,京东根本搞不起 " 外卖大战 ",这一季度的净利润也可能变成净亏损。

事实上,京东也曾苦零售低迷久矣,京东零售从 2021 年开始走 " 下坡路 ",收入增速一直低于整体零售市场的增速,一直到刘强东在 2024 年全面回归一线,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

来到 2025 年,在 " 国补 " 迭代 " 外卖大战 " 的加持下,京东零售终于挣回一口气,不仅重回双位数增长,其增速还远超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在电商平台中处于前列。

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以外卖业务为主的新业务实在太 " 烧钱 " 了,导致京东二季报显得非常割裂。

二季度,京东实现净利润 74 亿元,同比减少 48.97%。分部看,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有 139.4 亿元,同比增长 38%;京东物流的经营利润有 19.6 亿元,同比减少 10%;而新业务经营亏损 147.8 亿元,可以说京东二季度赚到的钱,都 " 烧 " 到外卖业务里了。

外卖业务自然是 " 入不敷支 ",但京东在现阶段显然并不指望通过外卖业务来挣钱,而是外卖业务能否给京东零售带来协同效应。

京东 CEO 许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并没有回避 " 外卖亏损 " 这一问题,他表示外卖业务带来了明显的流量和用户增长,正与核心电商业务产生协同价值,与京东最初预期相符。未来,京东也会整体权衡各个不同渠道的投放,以提升整体营销效率和用户体验。

根据京东披露数据,在外卖业务方面,日订单量已突破 2500 万,入驻品质商家超 150 万家。在用户流量方面,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 7 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而且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的同比增长也从上个季度的约 20% 提升到超过 40%。

用京东的话来说,京东外卖的亏损在意料之内," 烧钱换增长 " 的战略目标也基本达成了,接下来管理层会继续平衡投入和产出,让新业务能转亏为盈。

百亿亏损看似惊人,但对于京东、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厂来说,相较于攒一肚子的钱,如何让钱生钱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如果企业只顾着利润率,就很容易在投资、营销等必要支出上 " 畏手畏脚 ",一旦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殆尽,企业终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等消耗完了,企业也就完了。

刘强东在今年的一场内部分享会上也提到," 最近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东西,是京东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 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京东在今年积极发力外卖业务的原因,诚如刘强东所言," 我们做外卖亏的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

2

悄悄退出补贴战

不过,对于京东这份 " 割裂 " 的二季报,外界的看法也比较分化:一方面,京东在外卖业务亏掉了 147 亿元,远高于投资机构预测的 90~100 亿元,让外界嗅到了危险的信号;

但另一方面,京东掏空一个季度的家底来支持外卖业务,从中可见京东拓展零售生态的决心,这也为京东新业务的后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京东深谙投资者的担心,尽管京东在外卖市场中一路高举高打,甚至将原本可能无意于参战的淘宝闪购、快手都拖入战场,但京东自己对外卖业务的投入,却早已开始关紧 " 水龙头 "。

过去一个月,京东外卖补贴持续退坡,在美团和淘宝闪购打响 " 疯狂星期六 " 大战时,京东还高调表示反对外卖行业内卷式竞争。

在拿下了外卖市场的口碑、关注之后,京东开始寻求更加稳健的打法。作为参考,京东外卖二季度的日订单量为 2500 万单,跟美团最高 1.2-1.5 亿单,以及淘宝闪购最高 8000 万单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如果京东外卖要拼,恐怕其亏损还不止如此。

由此可见,京东对于外卖业务的期许,跟美团、淘宝闪购有所差别:

美团作为外卖霸主,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市场地位,同时满足拓展即时零售的重要任务;而已有一定根基的淘宝闪购,其重心更多放在通过补贴探索即时零售市场的边界,筑牢自身在电商领域的基本盘。

京东作为新入场者,其从一开始便旨在打 " 生态战 ",通过外卖业务为京东零售创造更多交叉销售机会,夯实京东平台 " 一站式生活服务入口 " 的定位。

当然,不管 " 美京淘 " 三家本来是否有意继续加码," 外卖大战 " 暂时熄火已成定局,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刘强东这一次豪赌到底是否值得,外卖业务的红利能否持续下去。

一方面,外卖业务对京东零售有协同作用,但并非全部。根据海豚投研数据,具体到京东零售的细分品类,通电产品的销售增速大幅提升至 23%,而一般商品销售增速则相对稳定在 16%。

可以推测京东零售的强劲增长,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外卖业务。因此,京东零售接下来的业绩表现,不仅要看外卖红利,还要看 " 国补 " 能否持续撬动消费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当 " 美京淘 " 都减少外卖补贴后,则要看三家平台能将多少外卖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电商用户,这需要平台更精细化的运营。

目前来看,京东已经借助这次 " 外卖大战 " 的契机,将自身 " 重资产、强供应链、高品质 " 的核心基因,融入到本地即时生活服务场景之中,实现了零售边界的破圈。

3

刘强东全球扫货

因此,当外界目光聚焦于外卖战场的硝烟时,刘强东已悄然下了一盘更大的棋。今年以来,京东陆续布局酒旅、医美、汽车、线下零售、餐饮等领域,这并非是刘强东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其对于京东生态的长线布局。

6 月,京东高调进军酒旅市场;7 月,京东健康首家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门迎客;京东自营的外卖品牌 " 七鲜小厨 " 首日卖出了 800 多单,火爆程度远超想象。

8 月,京东位于河北涿州的首家硬折扣超市正式开业。过去半年,京东在机器人领域进行了超 8 笔投资,覆盖了机器人、物流等领域。

京东已有多年没有如此高密度的投资节奏,但回看过去半年刘强东的 " 扫货 " 目标,虽然覆盖了不同领域,但本质上都离不开 " 供应链 " 这个关键词:有能够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汽车、机器人领域;有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与生态补位的线下业务。

在外卖市场有了一定规模后,京东很快就把业务重心转向打磨供应链效率和场景拓展之上。诚如刘强东所言,其做外卖、医美等业务,核心都是为了背后的供应链,京东前端可以不赚钱,通过供应链赚钱就可以了。

近年来,互联网增长红利已逐渐触及天花板。2022-2024 年,网购增速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已从 27.2% 下滑至 26.8%,电商平台花大力气推出百亿补贴,也越来越难撬动线上消费的增量。

因此,要想进一步打破电商市场的 " 天花板 ",电商平台不得不从线下突围,将 " 线上零售 + 线下业态 " 进一步融合起来,从配送时效、服务体验、供应链效率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通过对用户消费数据的精准洞察,为消费者推送最方便、最高效的商品和服务。

借外卖业务带动京东零售主业,是京东发起 " 外卖大战 " 的初衷。但长远来看,京东想要的并不只是复兴零售,而是寻找下一个五年、十年的第二增长曲线,为京东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最终,京东这盘大棋能否跑得通,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毕竟,将投资版图铺得更大之后,京东管理层如何在扩张中保持战略定力,也会是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京东 刘强东 盒马 上海 坚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