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5小时前
我国科研团队在“可燃冰”大规模利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IT 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官方公众号 " 海南科技 " 消息,近日,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成功破解了长期制约的世界性难题,在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该团队研发的新型催化体系,以接近 100% 的完美选择性,在温和条件下将气态的甲烷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甲醇,为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就地转化、高效利用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

据 IT 之家了解,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蕴藏在中国南海的巨大战略能源宝库,其主要成分甲烷,是实现 " 双碳 " 目标的关键一环。然而,甲烷分子结构异常稳定,传统的工业利用方式如同 " 大火猛攻 ",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粗放式转化,不仅能耗巨大,且大量甲烷被过度氧化为二氧化碳,造成能源和资源的双重浪费。因此,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原子级的精准调控,将甲烷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甲醇,一直是全球催化化学领域的 " 圣杯级 " 挑战。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为国家 " 可燃冰 " 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份 " 海南方案 "。他们巧妙地设计出一种纳米级别的钯(Pd)催化剂,通过对晶面的精密 " 装修 ",能够精准识别并激活甲烷分子。更关键的是,它对目标产物甲醇具有一种 " 快速释放 " 的特性:一旦宝贵的甲醇分子生成,催化平台会立即将其 " 弹出 ",避免其在反应环境中停留过久而被过度氧化。这项突破性技术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是根据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甲醇的选择性高达 99.7%,几乎实现了 " 零损耗 " 的完美转化;二是整个过程仅需 70 ℃的低温,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业化生产将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具备了极高的商业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从南海深处开采的 " 可燃冰 ",有望在海南本地被高效、低成本地转化为清洁的甲醇燃料。同时,甲醇作为 " 化工之母 ",可以进一步合成为新材料、特种纤维等各类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这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更意味着海南有望成为全球深海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据悉,该成果是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继 2024 年通过调控超薄 PdxAuy 纳米片上金原子的覆盖率,揭示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微观机制的基础上又一个未来突破。未来,团队将充分发挥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一流科研平台优势,推动绿色催化技术产业化,为碳中和政策提供科学支撑,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全链条创新,为能源与环境的全球挑战贡献 " 海南方案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可燃冰 催化 海南 海南大学 南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