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硬质合金生产商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鹰硬科)正闯关北交所上市。
早在 2022 年,长鹰硬科就曾冲刺沪市主板上市未果。
2022~2024 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长鹰硬科营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连续下降。从上游来看,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原材料碳化钨粉价格持续上涨,2025 年市场主要钨制品价格累计涨幅达四成;叠加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高达 70%,其中多家供应商为同业竞争对手,成本端承压明显。更严峻的是,下游需求疲软导致公司难以完全转嫁成本,2024 年末应收账款逾期率飙升至 39.72%,同比上升 11.7 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异常情况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北交所近期在审核问询函中,就公司业绩下滑风险以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等,向长鹰硬科提出问询。
去年撤回沪市主板申请
长鹰硬科是一家专业从事硬质合金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早在 2022 年,长鹰硬科就曾预披露招股书,但 2024 年 4 月主动撤回沪市主板上市申请。就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长鹰硬科解释称,2024 年 4 月,上交所颁布新上市规则,提升市值及财务指标要求,公司财务指标未能达到上述标准。
从财务数据来看,报告期内长鹰硬科营收分别为 8.22 亿元、8.81 亿元和 9.72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8409 万元、7417 万元和 6349 万元。虽然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
就净利润下滑,2025 年 8 月 18 日,长鹰硬科邮件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强调了公司的优势,包括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良好品牌及客户优势、较为完善的内部研发体系和技术开发制度等。
细究下来,报告期内长鹰硬科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2.78%、21.79% 和 19.38%,持续下滑,2024 年相比 2022 年下滑 3.4 个百分点。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解释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2022 年以来,硬质合金产业主要原材料碳化钨价格持续上涨。
根据长鹰硬科招股书,2023 年度及 2024 年度,碳化钨粉单价同比涨幅分别为 2.49% 和 7.65%,主要由于钨精矿价格从 2022 年开始显著上涨,钨精矿价格上涨主要受钨矿开采成本上升、供应链紧张、环保压力等因素共同影响。
这一涨势仍在延续。中钨在线 2025 年 8 月 13 日发布的钨市场行情显示,钨市价格居高不下,年内主要钨制品价格累计涨幅达四成,钨矿吨价进入 "2 字头 "。
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有何影响?长鹰硬科在 8 月 18 日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并未直接回复,而是称,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一方面对库存进行合理优化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子公司江西长裕位于江西抚州,邻近碳化钨等原材料产地,具有原材料采购及物流优势。
那么,在原材料价格大涨情况下,公司是否会寻找更多供应商以获得更多主动权?长鹰硬科在 8 月 18 日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同样并未直接回复这一问题。长鹰硬科称,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单个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 50% 或严重依赖少数供应商的情形;另外,公司已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从招股书来看,报告期内,长鹰硬科向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 3.67 亿元、3.82 亿元和 4.97 亿元,占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 66.05%、66.63% 和 74.12%。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而且他们还与公司 " 抢生意 "。根据披露,报告期内,厦门钨业和章源钨业连续 3 年分别位居长鹰硬科第一大供应商和第二大供应商,2024 年,上述两家企业相关采购金额占比合计达到 43.3%。包括上述两家公司在内多家供应商,同时也生产硬质合金产品,即同为长鹰硬科竞争对手。
毛利率出现明显下降
原材料上涨,部分企业选择产品涨价来转移压力。
作为长鹰硬科同行,欧科亿近年同样业绩不佳,欧科亿 2023 年和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 31.43% 和 65.48%,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再度下滑 74.33%。就近期原材料上涨,欧科亿 6 月回复称已先后发布产品调价函。
那么,长鹰硬科有涨价打算吗?8 月 18 日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邮件时,长鹰硬科并未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表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基本稳定。"
长鹰硬科的硬质合金是作为钻头、刀具、模具等下游制成品的重要原材料。而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制造商华锐精密是公司 2023 年和 2024 年的前五大客户之一。中证鹏元 2025 年 6 月发布《关于华锐精密可转换公司债券 2025 年跟踪评级报告》。该报告称,2024 年我国切削工具行业实现营收 1077 亿元,同比下降 1.8%,行业利润率为 8.3%,较 2023 年下降 2.7 个百分点,刀具企业整体收入及利润率延续下滑趋势。
下游不景气,上游涨价也不容易。长鹰硬科招股书表示,受下游行业需求影响,行业短期内出现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的格局。公司直言道:" 公司抬升的原料成本不能全部转嫁给需求方,公司毛利率出现明显下降。"
长鹰硬科甚至给下游客户更加宽松的回款政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1.73 亿元、2.31 亿元及 2.86 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 21.04%、26.26% 及 29.38%。
就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持续增长,8 月 18 日,长鹰硬科向记者回复称,一方面,部分客户付款进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公司重点开发三一集团、华锐精密等知名客户,并给予其一定的信用期和信用额度。
长鹰硬科还表示,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理、账龄结构合理。公司已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与控制。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较为谨慎、坏账准备金额计提充分。
然而,长鹰硬科回款似乎并不容易。截至 2022 年末、2023 年末和 2024 年末,公司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中,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 31.2%、28.02% 和 39.72%,2024 年末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同比大幅上升 11.7 个百分点。直至 2025 年一季度末,上述 2.86 亿元应收账款余额中,期后回款金额也仅 1.76 亿元,仍有 1.1 亿元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
就上述逾期回款情况,长鹰硬科在 8 月 18 日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并未直接回复,而是称,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较好,公司主要客户具有良好信誉,与公司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
就本次拟北交所上市,近期北交所向长鹰硬科发出审核问询函,要求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刺激销售的情况等。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