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8-20
和死神掰手腕!8年前在上海完成世界首例“换颈”手术,患者健康生活至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八年前换颈术,如今患者恢复得怎么样?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一对父女如约前来复查。

那位年轻的女儿,就是八年前该院骨科主任肖建如教授团队成功实施的世界首例 " 颈椎巨大肿瘤切除 +3D 打印全颈椎人工椎体置换术 " 的患者小文。

自 2017 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后,这已是她连续第八年来院进行年度复查。看着眼前笑容洋溢、乐观开朗的小文,肖建如十分感慨," 只有经历过 8 年前那段黑暗中追逐希望,和死神掰过手腕的日子,才能真正体会女孩的笑脸是多么美丽和珍贵。"

肿瘤累及全部颈椎椎体,切除重建面临世界级难题

时针拨回至 2017 年,长期遭受颈部疼痛和右上肢麻木无力困扰的小文,在当地某三甲医院被确诊为颈 2 至颈 7 椎体附件及椎旁巨大肿瘤。

巨大的肿瘤掐住咽喉,导致气管移位,手术难度与风险极高,被业内普遍视为 " 不可切除 "。辗转求医无果后,小文一家来到上海长征医院,找到了肖建如教授。

回忆当年的情景,肖建如记忆犹新。术前活检显示,小文患上的是软骨肉瘤Ⅱ级,这是一种对放化疗不敏感、极易复发的恶性肿瘤,彻底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的关键。

可切除,谈何容易。

肿瘤几乎累及小文的全部颈椎椎体,侵犯右侧椎旁形成巨大肿块,并包绕右侧椎动脉及颈神经根。此外,当时小文体重达 120 公斤,颈短体胖,进一步增加了手术显露、切除与重建的难度。

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怎么办?术后出现颈髓损伤、高位截瘫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又该怎么办?一系列难题摆在肖建如面前。

挑战不止于此。

切除全部颈椎后如何重建?彼时,国内外尚无能满足颈椎特殊解剖结构和超长跨度重建需求的内固定产品,而小文所需的却是超长节段的人工椎体进行支撑固定。

巨大颈椎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被视为医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这是个非常棘手和罕见的病例,颈椎肿瘤体积巨大,手术难度及风险极高,但我们选择尽全力挑战极限、突破禁区。" 肖建如说。

3D 打印定制 " 生命支柱 ",自行研发经得起时间检验

经过周密的多学科会诊和反复论证,肖建如团队决定依托自身在脊柱肿瘤领域的深厚积累,采用前沿的 3D 打印技术破局。

依据小文的精准影像学数据,团队通过医工结合模式,为其量身设计并打印了个性化的钛合金全颈椎人工椎体假体。

在麻醉科的全力保障下,手术团队历经 13 小时鏖战,成功经颈后路和前路联合入路,完整切除了跨越颈椎 2-7 节段的巨大肿瘤,并精准植入 3D 打印全颈椎人工椎体。术后,小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 8 年来,小文坚持定期复查。肖建如团队不仅密切关注着肿瘤是否复发、人工椎体的位置与稳定性,更欣慰地见证着小文生活质量的显著恢复。每每来复查,小文总会开心地分享自己的工作、与家人朋友郊游爬山、游泳、开车等日常点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中心首席科学家卢秉恒看来,这位世界首例换颈术患者无瘤存活 8 年,回归了社会和家庭。不仅彰显了肖建如团队的高超脊柱外科技术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全颈椎人工椎体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 外科手术的价值不光是和疾病争夺生命,更是使患者要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肖建如透露,团队 20 多年来深耕复杂脊柱肿瘤领域,高度重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创新转化,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立体化治疗体系。

在肖建如心中,手术的成功,回馈外科医生的是突破极限、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惊喜," 都说医生是患者的希望,每一位付以信任和托付生命的患者,又何尝不是医生勇闯禁区、攀登高峰的动力源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3d打印 死神 长征 上海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