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社保分配原则是 " 多缴多得 ",所以不存在最划算或最完美的缴费策略,必须因人而异
但具体细说,还是有些门道技巧,今天和大家展开唠唠
首先,这次最高院司法解释涉及的只是城镇职工社保,即我们狭义上说的 " 社保 " 或 " 城保 ",也就是老板给牛马交的,不交可以打官司,交的基数应该和你实发工资一样
但也有从低的,这块主要是公司人事财务的事,个人可操作空间不大,安心打工继续交着就行
这类社保是我国目前社保体系的主体,保障最全面,保障力度最高,但相应的," 充公 " 部分比例也最高,会补贴其他社保种类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过去也是单独一类,2014 年完成并轨改革后,缴费和待遇规则都和城镇职工社保完全一样,现在 10 年过渡期也结束了," 双轨制 " 已彻底作古,现在在职公务员已享受不到过去那种 " 超国民待遇 "
但 "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那些已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老人待遇不可能再强行拉下来
每次我写社保都有无数农民子女内心愤恨哔哔哔狂喷,我理解也同情,问题是历史的不公无法改变,没有制定规则的人会哇啦一刀直接把自己砍死,肉全分给没权没势的人吃,国家只能做到往后不再有这种不公,再哔哔也没用
还有两种社保,一种叫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适合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也就是自己管自己,不用雇别人干活的
没有裁员失业和工伤问题,这两种保险都不能交,生育保险也可不交,对于男性和不准备再生娃的女性来说,这钱也都是打水漂的,所以充公比例低于城镇职工社保,其实更划算
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养老金计发标准和城镇职工社保一样,所以原本单位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大头,也要自己掏钱交,压力就很大,但整体缴费比例略低于标准的职工社保,实际上在统筹中也享受了一点补贴
如果你是个体户,直接交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比挂靠别人公司(违法)或自己注册一个空壳公司给自己交全额城镇职工社保更划算
但如果觉得这个缴费金额还是压力大,也可选择压力更小的第三种社保,城乡居民社保(原来的 " 新农合 " 也已合并入该体系),过去简称 " 镇保 "
目标受众包括农民、学生、老人、无业人员,收入低的个体户和全职妈妈,也适合缴这类社保
这类社保只包含养老保险和医保,缴费是低,但保障也低,医保保险比例永久性低于职工医保,真生大病了,保障力度不太够,实际还需买各地出台的惠民保和商业医疗险补充(医疗险价格也和有无社保关系很大)
养老金待遇方面,也分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后者计发标准和前两种社保一样,但前者完全由财政补贴
好消息是城乡居民社保缴纳的养老金都能进个人账户,无需 " 充公 "
坏消息是财政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并不挂钩上年度所在城市社平工资,全国只设一个最低标准(目前为每月 100 元左右),各省、市甚至到县(区)都会根据当地经济实际状况和财政能力决定往上提多少,地区差异巨大,有些中西部地区一个月也就发 100 多基础养老金,北上深则可能有上千元
当然,这也只是现在,30 年后你退休时能拿到多少基础养老金,取决于到时的地方财政,就很玄学了,有点上市公司分红的味道,没一定的
按理说,国家肯定会每年适当上调,但未来深度老龄化,社保严重入不出敷是板上钉钉的,地方财政恐怕也不宽裕,没准就会加的很慢,甚至每年就加个 5 块、10 块意思下也完全有可能
这事完全看政府财力和良心,不能保证长期抗通胀
而城镇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基础养老金就不同了,永远挂钩到时候的社平工资,这是社保最核心的抗通胀价值
所以但凡经济实力 hold 得住的个体户和无业人员,能交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就不该选城乡居民社保
实在太穷,才选后者
反过来说,交城乡居民社保的本就是弱势人群,老农,宝妈,无业游民啥的,社保的统筹共济功能最需要用在这些人身上,所以缴费上国家也有对应补贴,将来领养老金时,国家在统筹盘子里的倾斜力度也更大,其实对真正的穷人来说,反而划算
问题还是上面说的,这都是道义上的推论,没明确白纸黑字写下来
就像没交过社保的老农现在也有一两百的福利性养老金,不说三提五统趴屋牵羊农业税这些陈年往事,现在国家给你免费养老金是情分,不给是本分,将来每年给你加 20 要感恩戴德,就算只加 5 块也要感激涕零
你要真囊中羞涩,且相信国家未来一定不会亏待你这种弱势人群,就放心交城乡居民社保(但建议还是优选地方财政实力最强的一线城市缴养老金)
如果财力尚可,想把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下限提高一点,选灵活就业社保的抗通胀确定性更高一些
城乡居民社保最好按财政补贴的顶格标准缴纳,薅足国家羊毛
城镇职工社保充公比例最高,如果可以选,就像我一样选社平工资 60% 的最低基数
灵活就业社保介于两者之间,自己看着办吧
缴费时间上,建议能长则长,为鼓励大家不断缴,社保分配机制除了 " 多缴多得 ",还有一条叫 " 长缴多得 ",每多缴一年不仅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增厚,基础养老金还能增加 1% 左右的上年度社平工资,缴的时间越长,能薅到的统筹盘子里的羊毛理论上也越多
往后是交满 20 年才能领养老金,还很可能进一步提高到 25 年,缴满 20 年就停缴也有风险,将来临退休缴费年限不足,允许一次性突击缴费的通融后门也会逐渐关闭
早缴也比晚缴好,因为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也有记账利率,和买商业保险一样,缴费越早,利滚利的复利效应越明显,将来能领的养老金越多,这些年国家队炒股水平可以的,要相信国家队有长期割散户韭菜的水平哈
还有一种讨巧策略,拿高收入地区的高工资到低物价地区过日子
比如同样工种同样强度同样工时,欧美比国内打工收入高 3-5 倍,你出去省吃俭用苦逼打工 10 年,回来时攒个几百万躺平不是难事,就像我之前说的,在中国做打工人很苦逼,但国外赚的欧元美元换回人民币在国内当消费者,超爽,就像我在一文里解释的
同理,在社平工资高的地方打工交社保,虽然现在缴费基数高,但将来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也高,长远看,不亏
现在社平工资最高的是上海,其次北京,第二档有深圳杭州南京广州苏州宁波(还有个很奇葩的拉萨),这些高收入城市 30 年后大概率还是高收入城市
到时你拿着北上深基数的高额养老金回十八线老家退休躺平,岂不爽哉?
注意,在哪个城市领取养老金有三条标准
在 n 个城市都交过社保,但没一个超过 10 年,最后就要发回户籍所在地,按老家工资标准领基础养老金,这是最悲剧的
在 n 个城市都交过社保,有且只有一个城市超过 10 年,就在这个城市领养老金
在 n 个城市都交过社保,却有不止一个城市超过 10 年,就在退休前最近的一个交满 10 年的城市领养老金
比如先在北京交了 14 年,又在上海交了 8 年,最后在深圳交了 11 年退休,就在深圳拿养老金
但如果最后深圳只交了 9 年,你也不能在上海拿,得去北京拿
假如你已在北上深交过 10 年以上社保,但压力太大准备回二线或老家
千万别在其他城市再交满 10 年以上社保,否则你之前北上深高基数交的社保就白瞎了!!!
其他城市社保最多交到 9 年时停下,等到退休后直接领养老金,或再想办法换个省继续交
特别注意,2019 年以来,中央在社保问题上进一步左转,牺牲 " 平等 ",强化 " 公平 ",大力推进养老金缴费和计发的 " 省级统筹 ",特别是全省统一标准计发养老金,实际就是省内富裕城市(多为省会)的退休老人反过来补贴省内穷兄弟的退休老人
这个省级统一政策有些省已完成,有些反弹力度较大还在过渡期,但,胳膊拗不过大腿
所以想要制度套利,最优选的缴费城市,还是上海北京天津这三个直辖市,以及深圳这个自给自足的计划单列市
这些年深圳把广州越拉越远,除经济基本面,广州更依赖外贸、物流、房地产和传统工业,深圳新质生产力更胜一筹,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深圳 " 无债一身轻 ",对省内穷兄弟的帮助主要是产业赋能,而非直接撒钱
广州作为省会,必须出钱帮困省内那么多穷兄弟,持续 " 被平均 "(省级财政再分配),也拖累了广州发展速度
毕竟广东是全国贫富差距最大的省,深圳人均 GDP 是云浮的 4 倍、梅州的 5 倍多,简直一个欧美,一个拉美……
……
说了这么多,我都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咋那么鸡贼呢?
人人都像我这样,社保早崩盘了,怪不得以前我们这些理财者要被挂块牌子游街示众,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