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小时前
卫龙2025半年报亮眼:蔬菜制品营收大增44.3%,千亿辣味零食赛道新格局浮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如今谈及卫龙,脑海中浮现的早已不只是辣条的身影。

8 月 14 日,卫龙美味(09985.HK)披露的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给出了清晰答案:期内实现总收入 34.83 亿元,同比增长 18.5%;净利润 7.36 亿元,同比增长 18.5%,稳健增长的态势持续巩固。

作为 " 辣条第一股 ",卫龙的营收支柱已悄然更迭——曾经以辣条为核心的单一格局被打破,蔬菜制品以 60.5% 的营收占比成为绝对主力。魔芋爽、风吃海带等产品的强势突围,不仅撑起了卫龙的第二增长曲线,更揭示着消费市场的深层变化。

在消费复苏与 " 悦己 " 趋势升温的当下,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卫龙多品类战略的成功注脚,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辣味食品市场的庞大潜力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Part1、2025 年上半年净利增近两成,蔬菜制品营收增长 44.3%

卫龙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呈现 " 量利齐升 " 的稳健态势。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达 34.8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9.39 亿元增长 18.5%。净利润同步增长 18.5% 至 7.36 亿元,每股基本盈利 0.31 元,盈利水平与营收增速保持一致,显示出公司在规模扩张中对盈利能力的有效把控。

利润结构上,上半年毛利达 16.42 亿元,同比增长 12.3%。尽管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一定压力,但公司通过供应链效率提升部分抵消了影响,使得净利润率稳定在 21.1%。基于良好的业绩表现,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 0.18 元,派息比率近六成,延续了上市以来的稳定回报策略。

而体现在半年报数据里的一个趋势是:卫龙的产品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从过去依赖调味面制品(辣条)的 " 单极格局 ",转向多品类协同的 " 多轮驱动 "。

财报数据显示,核心品类调味面制品(包括大面筋、亲嘴烧等),上半年收入 13.10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 37.6%。而蔬菜制品(以魔芋爽、风吃海带为核心)表现抢眼,上半年收入 21.09 亿元,同比激增 44.3%,占总营收比重升至 60.5%,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占比 1.9%,丰富了产品矩阵的多样性。

这种结构变化源于卫龙对消费需求的精准回应。

上半年,公司先后推出麻酱口味魔芋爽、麻辣牛肉口味亲嘴烧等新品,既保留经典口感,又通过风味创新拓宽边界。例如,麻酱魔芋爽融入醇厚麻酱风味,调整辣度适配更多场景;麻辣牛肉亲嘴烧则融合四重香材,锁定年轻消费者对 " 复合味型 " 的偏好,这些创新产品推动蔬菜制品持续上量。

part2、大单品孵化成功的底层逻辑

卫龙大单品的成功,始于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捕捉,终于研发能力的高效转化。

公司设立专门团队洞察消费需求变化,发现 " 健康化 "" 场景化 "" 个性化 " 已成为辣味食品的核心趋势。针对这一洞察,研发团队以 " 工业化思维释放美食价值 " 为理念,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例如,与国内食品科学领域顶尖学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食品质构、杀菌保鲜等关键技术,为产品创新提供支撑。

这种 " 洞察 - 研发 - 落地 " 的闭环高效运转,加速推进卫龙新产品打入市场。

以卫龙新推出的麻酱口味魔芋爽为例,华鑫证券研报指出,魔芋制品市场需求快速提升,品类进入红利期,一方面卫龙终端铺市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持续开发新口味、新规格,另一方面公司在国内外推进供应链前端布局,产能供应充足,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扩容。

产品创新之外,强大的供应链与品牌影响力的协同,是大单品快速起量的关键。

供应链端,卫龙持续推进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目前,公司在河南拥有 5 座工厂,形成覆盖全国的产能网络。上半年,蔬菜制品实际产量达 7.34 万吨,产能利用率 77.5%,为大单品放量提供保障。

品牌端,卫龙以 " 年轻化、趣味化 " 为核心,通过跨界营销与场景渗透触达消费者。线上线下联动开展 " 爆辣挑战 "(与林里柠檬茶合作)、" 大儿童专属 " 系列(与国潮品牌哭喊中心合作),同时官宣王安宇担任魔芋爽代言人,借力明星影响力拓宽传播路径。

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品牌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连接,更通过 " 核心品类带新品类 " 的策略,让蔬菜制品借助辣条的渠道渗透快速铺市。

part3、舌尖上的 2000 亿辣味食品赛道

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正迎来黄金增长期。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5 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报告》(下称 " 报告 ")预测,辣味休闲食品到 2026 年的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增速,年复合增长率达 9.6%。到 2026 年,辣味休闲食品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2737 亿元。

《报告》显示,90 后、00 后已经成为辣味休闲食品的消费主力,其中 18-24 岁人群占比最大。甜辣、香辣等微辣口味仍占据主流偏好,而融合火锅、麻辣烫等复合口味的创新产品已形成新潮流。

其中,中式辣味品类凭借独特口味与文化属性在国内休闲食品占据重要地位,辣条、魔芋爽、豆干等产品持续渗透多元消费场景。

今年 7 月,卫龙正式入驻会员制商超渠道。据了解,当前卫龙 90% 收入来自于线下渠道。截至 2025 年 6 月,卫龙与 1777 家线下经销商合作,服务全国商超、零食量贩店等终端,线下渠道收入占比 90.4%;线上则布局天猫、抖音等全平台,形成 " 线下筑基、线上增量 " 的格局。

区域市场方面,华东和华南市场为卫龙贡献了 44% 的市场份额,其中华东区域营收占比最高,达 23.7%,华南区域营收占比排名第二,达 20.3%。

" 悦己 " 消费正重塑辣味食品的需求结构。《报告》在消费者洞察中,揭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分化:00 后更青睐新兴的调味面制品及蔬菜植物基辣味休闲食品;90 后偏好肉蛋、海鲜及膨化类耐饱腹辣味零食;80 后则钟情于豆类加工的辣味休闲食品。其共同的消费原因在于借助辣味休闲食品实现愉悦放松的身心体验。故而,辣味休闲零食凭借其高娱乐性,成为消费者打发时间、缓解无聊的首选。

这种趋势催生三大需求特征:一是场景多元化,从居家向办公室、户外延伸,卫龙针对这一趋势推出适配多场景的产品;二是品质升级,消费者对原料、健康属性关注度上升,卫龙持续优化产品工艺以提升品质;三是情感附加值,国潮、IP 联名产品更受青睐,如卫龙携手国潮品牌推出的 " 大儿童专属 " 系列。

卫龙对 " 悦己 " 趋势的把握,使其在竞争中占据先机。从辣条龙头到多品类辣味食品巨头,卫龙的半年报不仅是一份业绩答卷,更揭示了行业的变革方向:在 2000 亿级赛道上,谁能精准捕捉 " 悦己 " 需求,以产品创新 + 供应链效率构建壁垒,谁就能在新一轮增长中占据主动。卫龙的第二增长曲线,或许只是行业爆发的开始。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卫龙 牛肉 成绩单 供应链 董事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