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 182.6 万辆,同比增长 6.3%。其中,自主品牌零售 121 万辆,同比增长 14%,份额为 65.9%,同比增长 4 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45 万辆,同比增长 1%,份额为 24.5%。豪华车零售 17 万辆,同比下降 20%,份额 9.3%。
分析 7 月份燃油车型销量 TOP40 的名单,有几个信息值得关注,可以看出油车市场的一些变化。
合资主导
德日平分
燃油车型 TOP40 中,合资品牌占了 27 席,国产品牌为 13 席;而在销量过万的 27 款燃油车型中,合资占了 17 款,国产占了 10 款。总体来看,在燃油车市场,合资品牌目前仍然占有明显优势。
在各合资品牌中,德系和日系各分别有 13 款,可谓平分秋色。在 13 款日系车型中,丰田独占 8 席,力压本田的 3 席和日产的 2 席。丰田的品牌强势在终端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卡罗拉和雷凌这两个月的价格在回调,包括凯美瑞也一样。凯美瑞已经连续多月蝉联燃油 B 级车销量冠军,7 月份干到了 17719 辆。
" 两逸 " 销量减半
优惠最高达 5 万元
轩逸和朗逸一直在领跑油车,就是因为实惠省油,车型选择丰富,新老同堂销售;尤其是朗逸,换代之后将有 4 款车型同时销售。7 月份,两逸的销量都在 2.3 万辆以上,比巅峰期的 4 万多辆相当于销量减半,优惠最高有 5 万多。经典轩逸的入门价已经不到 6 万元。
本田的 " 隐忧 ":
PHEV 卖不动,份额很难守住
销量过万的 27 款燃油车型中,德系和日系合计 16 款(德系 9 款,日系 7 款);其中,大众和丰田合计 14 款,占据压倒性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本田全系无一款车型销量过万,成绩最好的 CR-V 当月销量为 9873 辆,本田正面临销售力的加速下滑。
不仅如此,在新能源的 PHEV 车型方面,广本和东本的销量都差强人意,雅阁 PHEV 甚至月销 10 辆左右。还好,雅阁的燃油版市场口碑还在,和 CR-V 一样,让这两款车的销量稳在 9500 辆以上。
合资紧凑型 SUV:
以价换量,现金优惠 5 万起步
合资的紧凑型 SUV,包括荣放、途观 L、探岳、昂科威 PLUS、CR-V、皓影,这些车能月销到 8500 辆以上,主要就是靠低价来走量,基本上都是现金优惠 5 万起步。像探岳 1.5T 众享版优惠 6.9 万元,如果置换,还有省补 / 国补 / 厂补 1.4 万以上。昂科威 PLUS P 2.0T 白金版的优惠高达 6.5 万元,当然也伴随各种减配。
可以发现,美系里面只有昂科威 PLUS 一款入围,别克系列的轿车和 GL8 都没有入围,别克的品牌的下滑已经非常明显了。
吉利长安奇瑞走强
销量 TOP40 中,吉利有 5 款车型,长安有 3 款,奇瑞也有两款。其中,吉利博越 L 以 21046 辆位居三甲,是自主品牌销量最好的油车。除此之外,吉利旗下还有星越 L、星瑞 L、帝豪、缤越等 4 款车型的月销也在万辆之上。吉利在油车和电车两线并举,发展均衡,进退自如,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名单中没有看见现象级的明星车型哈弗 H6,取而代之的是哈弗大狗,多少让人感慨。大狗的优惠在 2.8 万 -2.9 万左右,推新 26 款加配不加价。按照销售的话说就是 " 大狗这款车可以闭眼入 "。
合资小改减配
自主品牌加配不加价
研究销售居前列的畅销车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现在的油车的价格都很低,优惠都很大,但是只有自主品牌还在砸重金提高技术进行产品迭代(包括越级尺寸、越级配置),合资品牌基本上就是在小改减配,包括德系和日系都是这样。譬如大众探岳减配到备胎都成选装件了,你要的话需额外加 200 元,减配的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你会发现,自主品牌的优惠相对合资要少很多,譬如艾瑞泽 8 的优惠大概 2.2 万 -2.8 万元,吉利星瑞的优惠 1.7 万 -1.8 万元,但是同级的合资竞品轩逸的优惠最高达 4.5 万元,朗逸高达 5 万元,速腾高达 5.3 万元。消费者自己会判断,市场的优惠也是口碑和技术实力的反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