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花开 08-19
范曾和小娇妻的大瓜,挺残忍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 : 刘娜 微信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 )

" 范曾失联了。"

这是刚刚过去的周末,中文互联网上最为劲爆的新闻。

曝出这一消息的,不是别人,就是范曾的亲生女儿范晓慧(网传范曾 6 个子女,亲生的一子一女,还有 4 个继子继女)。

范晓慧说 87 岁的父亲被小他 50 岁的第四任妻子徐萌,带离住所,不知所踪。

跟随父亲多年的老员工被辞退,徐萌威胁佣人和工作人员不准向外透露消息,家中房屋被贴了封条,父亲珍藏的大量书画古玩被运走 ……

一时间,"87 岁书画家被小 50 岁妻子卷走 20 亿资产 " 的消息,甚嚣尘上,引发全网讨论:

" 什么爷孙恋,全是杀猪盘!"

一同被讨论的,还有范曾 4 段 " 段段写尽风流、结局一言难尽 " 的婚姻,以及他当年受尽沈从文、李苦禅等大师的提携,转头却将师友出卖的陈年旧事,还有李苦禅去世前将范曾逐出师门后痛心疾首的那句点评: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于是乎," 范曾被卷走 20 亿家产 " 的评论区里,全是这样的评论:

· " 这不就是现世报吗?"

· "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 " 玩了一辈子鹰的人,被鹰啄瞎了眼。"

舆情汹涌中,范曾的继子范一夫在社交平台上发了 3 张徐萌陪范曾看画展的照片:

" 老爷子来看画展。"

以此辟谣 " 范曾失联 "。

但很快就被人打脸——

这画展,是 7 月底 8 月初在北京的画展,不是新近的。

至此," 范曾失联 " 背后的人物链条,一一浮现:

范曾的娇妻徐萌、范曾的亲生女儿范晓慧、以范一夫为代表的范曾的继子继女们。

这,才是八卦之下最为残忍的真相:

身价 20 多亿的国画大师失联背后,是多方势力角逐的一桩争夺家产大战。

蛇年果然是非之年,有钱人家都在上演 " 分家抢钱 " 的血战。

普通的我们虽然没有钱,但聊聊背后的因果也可自省自勉——

人生是一场 " 不昧 " 因果

" 不昧因果 "4 个字,源自一桩禅宗公案:

百丈禅师和野狐老人的故事。

百丈禅师讲法时,总有一位长相酷似狐狸的老人坐在人群中听法。

一日,众人散去,老人留下,请教禅师:

" 我非人,过去迦叶佛时,我曾在此山做主持。

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我答:‘不落因果。’(意味超越因果,不受报应)

因这一句错答,我被堕为野狐身 500 年,迄今不得托生。

今请禅师帮我代转一语,救我脱野狐身。"

然后,老人问禅师:" 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百丈禅师答:

" 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老人闻言,大悟,得以解脱。

这个禅宗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 " 昧 " ——

" 不昧 ",不愚昧,不迷惑,不逃避,不执着。

不自欺欺人地认为 " 做了坏事可以逃脱惩罚 ",不被眼前的顺逆、得失、荣辱所迷惑,勇敢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不执着于追求特定的果报,只是欢喜自在地活在当下,种下良善智慧的 " 因 "。

野狐老人曾错误地以为,只要自己修行足够,便可跳出因果定律,这是妄念,最后被堕为狐。

百丈禅师超越对因果的苦执和恐惧," 只为此刻的欢喜和清凉 " 而修,行善利他,反得大自在。

这就是这个禅宗公案的深意:

普通人因心怀恐惧总是迷信因果,期待 "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 的特定果报,这亦是迷失于因果的愚昧;

野狐老人因心怀妄念而妄想不落因果,最终跌落更大的恶果;

真正的修行人清醒地觉知因果," 因 " 上努力," 果 " 上随缘,践行因果本身,推动因果转换,收获因果喜悦。

范曾也好,释永信也好,很多名流大家权贵也好,他们都像野狐老人那样,坐享一定地位钱财后,以为自己后来的成就名声,可以抵消之前的草莽作恶,可以 " 不落因果 "。

最后的反转,却告诉他们人生的真相是不昧因果——

因果赫然存在,且不可抵消;想要心灵的清凉和自由,就要一开始就不昧、不欺、不诓、不骗。

子女是一场 " 不虚 " 因果

你看一个孩子,就不能只看一个孩子,要看见他(她)背后的一整个家庭系统。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系统的 " 果 "。

是父母的基因、性格、价值观、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情感投入、言行举止,在孩子生命土壤中的 " 因 "。

这些 " 因 ",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性格形成、行为模式、情感世界、价值观念,乃至一生的命运走向。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场 " 不虚因果 ",亦如镜子的相互映照,年轮的代际传承。

范曾的亲生儿女,据传和他都不是很亲,他今天被娇妻继子挟持的真相,和他身边无真正血亲有关。

亲生儿女为何与他不亲?

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的父亲,如果他接二连三地不断娶后老婆,且认下多个冠以他姓的继子,我们难免也会在心生芥蒂中对他疏远。

有钱有名的老登们,在晚年难逃 " 个个孩子只为钱财虎视眈眈 " 的家庭大战,就是因为他们盛年时在权力欲和繁殖欲的支配下梦想多子多福,结果却在不断猎艳不停结婚中让 " 各属其母 " 的孩子们对他产生恨意和疏远。

这种 " 恨 ",会在他奄奄一息时或一命呜呼后,集中爆发,一并偿还。

宗庆后也好,范曾也好,皆如此:

宗馥莉的狠,是群狼环伺中逼迫的。

范晓慧的恨,是十面埋伏中豢养的。

子女间的反目成仇,都藏着父母当年欠下的债。

钱财是一场 " 不贪 " 因果

" 范曾失联 " 的消息冲上热搜后,有人提起意大利悬疑电影《最佳出价》,说电影照进了现实。

我看过这部电影。

顶级拍卖行的老板维尔吉尔 · 奥德曼,是个性格孤僻怪异的老男人,收藏全世界顶级的女性肖像画,却在两性关系的恋爱实战中一穷二白。

他和搭档通过暗箱操作,低价窝藏很多艺术品。

某天,维尔吉尔认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继承人克莱尔。

克莱尔声称自己患有广场恐惧症,从不露面,委托维尔吉尔鉴定她父母留下的一屋子古董。

她刻意营造出美丽脆的弱形象和对艺术的 " 独到见解 ",通过 " 若即若离、情感依赖、肉体征服 " 的虐恋,一点点瓦解了老男人的心。

老房子着火的维尔吉尔,发疯地爱上了克莱尔,并将自己密室里毕生珍藏的肖像画展示给她看。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克莱尔联手老男人身边最信赖的人做的一场天衣无缝的局。

他们只为盗空维尔吉尔这一生绞尽脑汁、耍尽手段、倾尽所有收藏的珍贵名画。

这部电影最具讽刺的地方是:

以慧眼一眼定书画真伪的老男人,鉴定不了自己老年遇到的爱情是赝品。

绞尽脑汁都在低入高卖获利的老男人,最后被身边人联合低入高卖获利。

最在意艺术品和最后爱情的老男人,最终失去了艺术品,也从未得到过爱情。

这可真是印了这句话:

你越在意什么,什么就会困扰你;

你越期待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你越贪着什么,什么就会离开你 ……

有钱有名有传世之宝的老男人,以为自己可以把年轻女子圈养成金丝雀。

却不知,最可怕的猎人都是以猎物的方式出现的,最后扣动扳机射中的恰是自诩打猎者的脑袋。

鸿儒大家也好,白丁布衣也好,贪着于名、利、权、性、色、财,最后发现一切不过是空。

人生是一场大梦,且善且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范曾 天道 社交平台 辟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