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昨天
乡村振兴蓄动能 产业集群壮实力 消费市场涌活力 锚定强省会行动目标 全市经济稳进提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兰石集团数字化指挥中心

农户在蔬菜大棚打理西红柿

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公司铜箔智造车间

兰州牛肉拉面企业赞助兰马赛事

作为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兰州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近年来,兰州市锚定强省会行动目标,深入推进 1139 工作部署,加快构建 "3+2" 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 "6+X"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项目建设、产业转型、企业培育中持续发力。

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田园风光,到工业转型升级的智能车间,再到商旅文体融合的消费场景,兰州正以全链条发力、多维度突破的实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竞争力提升,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直接、更实在地惠及民生。

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时下的金城,草木葱茏,万物竞发。

城关区青白石街道水源村的瓜田里,一个个西瓜、甜瓜肆意铺展在瓜蔓间,瓜农们娴熟地采摘、搬运、装车;伏龙坪街道头营村,装修精致的小院鳞次栉比,色彩斑斓的抽象画、绿树成荫的健身步道,彰显出 " 风景这里独好 " 的意境;安宁区仁寿山下的桃园里,诱人可口的白凤桃挂满枝头;红古区平安镇上滩村的蔬菜保鲜库里,各种时令蔬菜称重、打包、入库,菜农们脸上满是喜悦 …… 一幅幅蔬香四溢、瓜甜果香、恬静生动的生活画卷,宛若一个个 " 幸福的音符 " 奏响了兰州的 " 田园牧歌 "。

这些,都得益于我市全面贯彻落实 1139 工作部署,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总目标,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总抓手,促进全市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资料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乡村产业发展延链增效、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预计全市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 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8%。

盘活农村资源,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 " 三农 " 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市按照 " 狠抓落实年 " 总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创新举措办法,主动担当作为,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打好 " 三大战役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着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 " 兰州样板 "。

在此过程中,我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通过一手抓稳产保供,一手抓就业增收,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在特色产业延链增效工作中,我市聚焦 "8+7" 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2547" 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以肉羊、蔬菜、粮油、马铃薯等 11 个现代寒旱农业先行基地产业集群项目牵引打造 "1173"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前完成创建任务,什川农业产业强镇进展顺利,西果园镇获批 2025 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力促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多业态融合,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4% 以上,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 23 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7 个。

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我市持续巩固拓展 " 烟雨兰山 "" 满城渔歌 " 等 15 条示范带,全面启动 " 生态创新 "" 古渡河口 " 等 12 条示范带建设,共谋划实施项目 453 个,计划总投资约 17.9 亿元。纵深推进 "3331"" 村村万树 " 行动,持续扮靓绿美乡村颜值,全市新植苗木 177 万余株,累计栽植 380 万余株,乡村生态环境蝶变升级。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在项目 " 双进 " 工作中,我市谋划储备农业农村领域投资项目 1191 个,总投资 286.0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97.65 亿元。在全省资金盘子压减的情况下,今年衔接资金规模较 2024 年增加 1700 万元,争取中央、省级资金 9.5 亿元,同比增长 0.85%。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对接线索项目 22 个,新签约项目 5 个,签约金额 4.4 亿元,落地项目 5 个,新增农产品加工转规企业 1 个,累计到位资金 7.66 亿元(今年落地项目到位资金 2.36 亿元)。

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严守粮食安全,确保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 127 万亩以上、产量在 34.5 万吨以上;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迭代升级;聚力 "2547" 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1173"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 " 牛羊菜果薯药粮种 " 八大特色产业、" 百玫瓜桃鱼梨面 " 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农民收入 " 扩中 "" 提低 " 行动,顺利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任务;加快农村综合改革,走出一条 " 农村‘三资’ + 村集体经济组织 + 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农业经营主体 + 农户 " 的新路子;健全完善 " 田字型 " 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和谐稳定、治理有效、人民幸福的平安乡村。

新征程催生新使命,有担当展现新作为。市农业农村局将全面贯彻 1139 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扭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这个牛鼻子,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实干当先、勇挑大梁,奋勇争先、走在前列,坚定不移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落地落实,着力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多元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更大实效,努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稳增提质促转型 集群发展增动能

今年以来,兰州市工业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攻坚中交出亮眼答卷: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7%,增速在全省 14 个市州排名较一季度提升 5 个位次,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 1139 工作部署,在协调服务、转型升级、企业培育等领域的精准发力,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据了解,为构建起工业企业平稳运行的坚固防线,兰州持续落实 " 六必访 "" 包抓联 " 等工作制度,实现包抓联企业 " 两个全覆盖 "。截至目前,累计协调解决工业企业困难问题 1011 个。甘肃艾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刚坦言:" 公司启动数字化转型时,市工信局就组织工作人员逐条解读相关政策,还帮我们对接了多家优质服务商。这种‘保姆式’服务不仅让我们敢投入更多成本,而且稳住了企业生产节奏,激活了增长潜力。"

近年来,全市聚焦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和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 "6+X"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传统产业 " 改旧育新 ",全力 " 培优塑新 " 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转型。在传统产业升级领域,兰石集团结合企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实际,打造焊接数字化车间,使人工减少 50%;建成压力容器智能制造生产线,让产能提高 15%、交付时间缩短 30%。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公司的 4.5 微米极薄铜箔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品供应全国新能源龙头企业,带动全市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既有‘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升级,也有‘小苗成大树’的新兴产业崛起,兰州工业正在形成多元支撑的新格局。"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生动实践,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正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实现 " 破圈 ",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新亮点。今年 4 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特色产业。以此为契机,兰州市持续加大对预包装牛肉拉面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助推兰州市预包装牛肉拉面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食品产业园的智能化生产基地,一袋袋封装好的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在经过精细而严苛的生产加工和质检后,与传送带上的其他拉面产品一起打包、装箱,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展现出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 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补链强链’的关键角色,我们通过构建优质中小企业全链条培育新格局,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兰州持续深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通过政策赋能、专题培训、" 一对一 " 申报指导等举措,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42 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35 户。

从稳增长的坚实步伐,到产业升级的铿锵足音,兰州工业经济正以 " 量质齐升 " 的态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全市将纵深推进 1139 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工业经济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 " 三量齐升 " 的发展目标,聚力实施 " 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大创新、大环境 " 提升行动,着力构建 "6+X"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稳增长、调结构、筑底色、建项目、育企业上实现突破,推动工业经济向新而行、向质发力、向高攀登。

创新赋能拓场景 消费生态焕新颜

今年 4 月,金昌球迷曹凯达在朋友圈晒出的 " 票根战绩 " 引人关注:凭一张足球比赛球票,他享受到酒店折扣、商场优惠、餐饮福利等一串实惠,配文里那句 " 一张球票玩转兰州,下次还要来 ",道出了这场消费新体验的魅力。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球迷参与的 " 票根狂欢 " 中,小小的球票化身解锁消费的 " 万能钥匙 ",释放出撬动经济的巨大能量——这正是兰州 " 票根经济 " 的生动实践。足协杯赛事期间,我市创新推出 " 一票多惠 " 活动,让球票成为串联城市消费的纽带,推动消费从 " 单一购买 " 向 " 链式体验 " 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这一创新并非偶然。兰州市商务局按照提振消费七大行动部署,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深度挖掘票根经济潜力:依托兰马、中乙联赛、兰洽会等重大活动契机,联动行业协会与平台企业探索市场化合作模式,推动票根经济向全域消费延伸。通过促进文旅、交通、商业、体育等领域互通联动,支持企业以票根为纽带串联多领域消费,定向推送餐饮、购物、住宿等关联服务,实现 " 客流量 " 到 " 留量 " 的转化,构建起可持续的消费生态链。如今在兰州,以票根为媒,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碰撞多元火花;以首发为引,服务消费创新浪潮奔涌不息;以旧换新增力,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多重动能交织,共同勾勒出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 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和区域商贸优势,兰州正通过深化消费领域改革推动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以 " 构建政策体系、融合多元业态、重构消费场景、聚链产业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协同开放 " 为工作思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惠民生,高标准探索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路径。政策层面,《2025 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等 7 大行动,提出 20 条具体措施,搭建起全市服务消费发展的 " 四梁八柱 ";针对新型业态,《关于支持 " 首发经济 " 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对首店入驻、首发首秀活动给予政策支持,为创新发展注入制度动力。

在民生服务与业态创新领域,兰州同样亮点纷呈。城关物业公司整合多业态资源,打造 " 物业 + 养老 + 家政 " 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空间集约化、项目清单化、响应智能化改造,已上线 200 余大类 1000 余小项服务,涵盖家政保洁、水暖维修、代办代取等生活所需;中粮可口可乐与兰州牛肉拉面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品牌元素互嵌、产品口感适配、渠道网络共享的创新路径,构建起 " 联名产品开发 - 产业链条拓展 " 的融合生态;" 风起大汉 " 项目与兰州老街 " 河西走廊金城古道 " 文旅盛典沉浸式演艺街区,则借助光影科技重现丝路盛景,以沉浸式体验引领新消费潮流。

围绕 " 美食 +" 这一特色纽带,我市通过多场景重构实现跨业态深度融合,构建起 " 四大消费新生态 "。在 " 美食 + 消费 " 领域,依托 " 中华美食荟 "" 陇上美食荟 "" 金城食韵 " 等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团购券及打折让利等方式,形成强大消费引力场;" 美食 + 旅游 " 方面,联合美团平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首创 " 中华美食荟烟火金城 " 活动,以本土美食视频摄播、商户认证授牌、千店折扣及千万消费补贴为抓手,整合线下媒介与线上流量,深度融合 " 非遗美食 + 城市 IP",打造数字化餐饮新场景,同时推动 " 放哈 "" 庄园 " 等本土创新茶饮及零食进驻机场、景区,转化为城市伴手礼,实现饮食文化与旅游消费跨界共生;" 美食 + 文体 " 领域借势兰州国际马拉松等赛事经济,支持兰州牛肉拉面企业通过赛事赞助、搭建超千平方米体验展厅、提供定向产品与免费就餐服务,将赛事流量转化为餐饮零售增量;" 美食 + 健康 " 业态则以佛慈慈茶馆为示范,融合 " 药食同源 " 理念开发博物馆联名 IP 饮品,让传统滋补饮品转型为兼具文化符号价值与社交属性的新消费载体。

从票根经济的创新实践到 " 美食 +" 的生态构建,从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到民生服务的细节打磨,兰州正以多维施策的组合拳,激活服务消费新生态,书写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郑丽君 陶奕冰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兰州 高质量发展 牛肉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