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昨天
“实验室气味”成专属勋章,他为何死磕肾癌35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医者的节日愿望是什么?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本报记者在节日前夕采访了沪上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们,得到一个高频答复:理解。

希望患者对医生多一些理解,希望大众对医学多一些理解。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AI 等高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 理解 " 如何变得有点奢侈?记者此次对话的四名医者,他们中有骨科名家、泌尿系统教授,有儿科医生,也有中医传承人,承前人之光,渡生者之岸,听听他们的心声,或许可以成为促进医患互信、加深相互理解的 " 药引 "。

王林辉(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清晨 7 点到医院,子夜 12 点回家,如此作息,王林辉坚持了 35 年。

围绕肾癌这一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王林辉攻坚了 35 年。

" 童年时,我最崇拜两种人,一是解放军,二是赤脚医生。" 在王林辉的眼中,军人勇毅、医者仁爱,而军医是二者完美的结合。1990 年,从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工作。彼时,科室仅七名医生、十几张病床,连独立病区都没有。简陋的条件却孕育着梦想的种子。

读研时,王林辉选择肾癌作为自己的临床科研方向。" 一闻味道,就知道你刚从实验室出来。" 实验室的特殊气味总是渗透衣衫,在同窗眼中,这就是王林辉的专属 " 勋章 "。

和肾癌有关的诊治、临床以及基础研究,几乎成了王林辉生活的全部。

" 与患者及家属商讨治疗方案时,他们常说,‘我们不懂,您看怎么治就怎么治。’ " 王林辉说,这份信任是动力,更是鞭策。

" 患者找我们是希望要回健康,而不仅仅是来找我们开刀的。" 这也促使王林辉不断追问:如何为更多肾癌患者争取保肾可能?如何拓荒肾癌诊治禁区?

临床上那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更让他深思:为何有些患者肿瘤巨大却预后良好,另一些肿瘤微小者反而预后凶险?为何左肾肿瘤治愈后,右肾又新发?这是转移还是原发?

" 医学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山峰。" 面对成就,王林辉的目光始终投向更高处。他深信,外科医生不应止步于技艺精湛的 " 开刀匠 ",更要成为兼具科研视野的临床科学家。

" 肾癌的治疗既要追溯源头,也要向下游深入。" 王林辉说,探究肾癌病因与风险,推动预防与早诊;深研术后复发转移机制,为每位患者量体裁衣,优化治疗方案……

这份执着与智慧,甚至跨越了国界。

面对一名 78 岁高龄法国肾癌患者的跨国求助,王林辉组织团队研讨,并派他的学生、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吴震杰赴欧洲,成功实施高难度机器人辅助保肾手术。

王林辉曾获第十届银蛇奖一等奖,20 年后,吴震杰也在不久前获得了第二十届银蛇奖二等奖。这份跨越时间的荣誉接力,是医学精神传承的最佳注脚。

" 一把手术刀,一次或许只能挽救一人;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能惠及千万生命。" 这是王林辉从医之初的信念,也是他对后辈的嘱托与期许。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肾癌 王林 医生 医学 海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