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腾悦意系列这几个月的销量数据,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捉摸不透。3 月上市的悦意 03 从首月 459 辆冲到 5 月 3015 辆,却在 6、7 月停在 3358 辆不动;5 月跟进的悦意 07 更尴尬,三个月销量始终没超过 500 辆。要是单看奔腾自家的成绩单,这两款车算得上 尖子生,但放到新能源市场的大池子里,就显得后劲不足了。
先说说悦意系列在自家的表现。7 月奔腾 T90 只卖了 149 辆,M9 更是跌到 19 辆,T77 干脆只有 7 辆,对比之下悦意 03 月销超 3000 辆的成绩,简直是撑起了品牌销量的半壁江山。要知道这可是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初次发力,能有这样的起步确实不容易。毕竟前几年奔腾的主力车型多集中在燃油车市场,突然转向新能源赛道,能快速推出两款量产车并实现稳定销售,已经比不少转型迟缓的传统车企强多了。
但把镜头拉到整个新能源市场,悦意系列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悦意 03 定位紧凑型 SUV,瞄准的是 9-12 万这个主流价格带,可同级别比亚迪元 PLUS、银河 E5 这些热门车型,7 月销量都轻松破万,是悦意 03 的三倍还多。悦意 07 面对的竞争更激烈,9.98-13.99 万的价格区间里,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这些老将早已站稳脚跟,月销轻松过万,悦意 07 月销 462 辆的成绩实在拿不出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 自家风光,外战乏力 " 的情况?
说到底还是产品力和品牌力的双重制约。悦意 03 虽然价格亲民,445 公里和 565 公里的续航也不算差,但车主反馈车机系统卡顿、智能辅助功能缺失,舒适性配置也跟不上主流水平。悦意 07 主打的长续航,在消费者眼里不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吉利的银河 OS 系统有吸引力。这些细节差距,让不少原本想尝鲜的消费者转头选了更成熟的品牌。
更关键的是这些年奔腾车型在网约车市场见得多,普通消费者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性价比燃油车阶段,突然要接受它的新能源产品,总会有点犹豫。而且新能源车主最看重的售后和充电服务,奔腾的网点覆盖和响应速度,确实比不上比亚迪、吉利这些深耕市场多年的品牌。有车主吐槽,想买悦意 03 却找不到附近的 4S 店试驾,这样的体验怎么留得住客户?
不过换个角度看,悦意系列也不是全无亮点。悦意 03 的空间表现和基础配置,在代步和短途出行场景里确实够用。有经销商透露,购买悦意 03 的多是第一次买新能源车的用户,他们看中的就是奔腾的国企背景和相对实惠的价格。这说明只要产品能精准匹配需求,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市场还是有机会的。
现在的问题是,悦意系列能不能抓住这波起步优势持续发力。悦意系列的销量在奔腾内部算得上突破,但距离真正在新能源市场立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