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博士 前天
为什么说张江是上海丑人约会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9 ℃的高温,不对劲的不只天气,还有冲浪人的脑洞。

张江人,在公司正加班到不知天地为何物时,打开手机一看,天塌了。

公司还没喜提独角兽 IPO 大事件,园区被人反手挂到了简中互联网的八卦阵地。

在小 X 书社区,张江作为呼声最高的 " 上海丑人约会点 " 激起千层浪,史无前例地走红了。

到底是资本做局,还是丑人朝圣,张江又如何力压漕河泾夺得大热门?

无辜躺枪的张江

对于喜提 " 丑人最佳约会地 " 这件事,张江人的感受很复杂。

虽然安迪 · 沃霍尔早在 1968 年就说过:将来每个人都可以出名 15 分钟。

但张江人向来只用代码说话,在如此 fancy 的社交话题上,显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不知道此刻自己是该跳出去为张江正名,还是暗搓搓地加入这场抽象议论共狂欢。

好在,大家还是在某事上先达成了一定共识:穿得丑。

先看看这张网友上传的静安广告男 VS 张江 IT 男的穿搭图。

张江男的经典皮肤,格子衫加双肩包的组合,足以让人惊叹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不重样的格纹。

爱下五子棋的有福了,随时随地都能脱下来当棋盘。

这样整齐划一的无效穿搭,大概只有隔壁漕河泾的黑衣大军们能与之一战。

不过,等天气凉了,无论是张江还是漕河泾,集体都要换上另一张原皮:冲锋衣。

对于外界对张江男穿搭的吐槽,有人嘟囔:我们的格子衫冲锋衣也是精心搭配过的好不好。

有人反对:刻板印象,我们早就不穿格子衫了,现在都是白 T 和短裤!

也有人说:穿衣服上班就是给同事最大的尊重,管那些。

当然,也有个别的张江男现身说法,试图以一己之力拉高地区整体穿搭水平。

遗憾的是,勃肯鞋未能如愿扳回一局,反而招致一片质疑声。

比起张江男在穿搭上的被动挣扎,张江女早已主动进入穿搭舒适区。

脚踩一双上好的洞洞鞋,身穿公司发放的免费文化衫,精心挑选一款奶茶袋 or 购物袋,出门前再洗把脸,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被园区保安误认为是闲杂人等。

头天来报到时还妆发精致的新员工,隔天就会自觉地升级成张江穿搭,在展示出融入集体的强烈意愿的同时,美滋滋地享受着放飞状态。

就连在静安寺女子监狱受训过的冷都女,来了也抵御不住舒适度的诱惑,总结下来只一句话:

在这里,土土的很安心。

在张江,穿搭抽象,反而是一种主流文化。

论完穿搭,再论约会这事儿,张江人的意见就出现了明显分歧:

道破玄机的真相派,丢下一句 " 张江人,no date" 便扬长而去。

别人在约会,张江人在 " 夜总会 "(夜里总是开会)

别人在消费,张江人还在苦苦攒钱。

要不怎么说,陆家嘴没有存款,张江没有爱情。

别人在安福路拍照打卡,张江情侣在长泰广场吃大米先生。

但在这片爱情贫瘠的土壤上,还是有见缝插针的推销派,高喊 " 张江男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拳打陆家嘴金融男,脚踢静安寺时尚男,试图为张江的民政局拉点业绩。

评论区有嫁了张江男的女生现身说法:除了头发少没缺点。

值得一提的是," 张江男 " 还有自己专属的百度词条。

就连官媒都不辞辛劳地为其做宣发,可见在张江婚恋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丑人的栖息圣地

拥护张江为上海丑人约会点,或许是网友玩梗的产物,背后却也暗含着一种新的诉求。

众所周知,上海是一座很讲 " 腔调 " 的城市,这种讲究体现在方方面面。

尤为重视生活方式和消费体验,这种极致的追求,也让不少段子手乐此不疲地玩梗上海。

譬如,只要是在花里胡哨的美食的评论区下,一定会看到 " 卖给上海人 " 的段子。

四分之一个馒头卖 16 元,一瓶可乐卖到 200 元,一碗 1600 元的泡面 ...... 统统卖给上海人。

甚至网友还总结出了针对上海人的美食消费策略:

" 盘要大,量要少,空的地方放根草,抹点酱,撇点渣,卖给沪爷八千八 "。

以至于上海人看到新奇东西时,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不出意外又是冲着我们来的。

譬如," 有蜜雪冰城消费记录影响沪签 "。

在揶揄和调侃沪式精致生活风气的道路上,段子手们总能花样百出。

在这些戏谑的背面,我们再去理解,什么是上海丑人?

它定义的并不是外表上的优劣,而是一种与上海主流场域格格不入的状态。

可能是经过武康路的潮男潮女时,尴尬地避开街拍摄影师的长枪短炮,时不时发作潮人恐惧症,感觉自己是个偷感十足的老鼠人。

可能是一堆人热聊新开的餐厅,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某个小众潮牌,甚至是犄角旮旯里的一家咖啡厅,你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也可能是有人侃侃而谈手中的小物件,从物种起源聊到社会变迁,从手作人心血聊到灵魂震撼,从材质构成聊到品味审美时,你心想只是个杯子而已。

被沪式生活卷学累丑的 " 丑人 ",面对张江,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

毕竟,这里可能是全市最不像上海的区域。

有人称它是上海中的北京,魔都里的西二旗,黑色洞洞鞋的四季秀场。

寡淡到名字都乏味,去掉偏旁部首,张江原地变长工,冲出天际的牛马感似乎更对味了。

无论是北京人、广州人、德国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哪怕这里只有座长泰广场,来来去去就那些全国连锁店,更谈不上小而美的特色餐饮。

哪怕这里的夜生活,没有酒吧街的点缀,只有闪着蓝光黄光的保温箱来来回回。

哪怕这里的约会,可能是在盛夏路的烧烤摊一起吐槽公司,或是去长泰广场吃个肉桂卷。

但至少,你不用为了融入而伪装,可以直接地当笨拙、务实、社恐或者任何样子的 " 丑人 "。

张江的格格不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张江的氛围与其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承载着 " 通过特殊的产业政策扶持,打造一流的产业集群,提高整个上海乃至中国核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的使命,张江诞生之初就肩负历史重任。

它被誉为中国的 " 硅谷 " 和 " 药谷 ",园区内仅集成电路行业就聚集了博通、高通、AMD 等外资芯片巨头以及韦尔半导体等领军企业,是中国半导体人才的大本营。

从上海市郊的荒地成长到今天,张江从吸引外资到本土创新扶持,从地产经纪到股权投资,从生物医药到人工智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时代浪潮中,随时出于一种变革状态。

张江所吸纳的产业和人才属性,也注定使其与上海的金融和消费产业所滋养出来的的小资与海派截然不同,自带一种埋头苦干的气质。

严格来说,张江的松弛感,并不是大家常规意义上所理解的松弛。

它不是物质文化生活过度满足后的删繁就简,而是一种原始的单向的生活所塑造的简朴。

这里聚集了一群高学历、高素质、高功能的人才,关注效率性和成长性多过于其他。

就像广兰路地铁站那些低头疾走的人,没人在乎你走得好不好看,只在乎你能不能跟上节奏。

对于 " 丑人 " 来说,又何止是上好的约会地。

设计 / 视觉  Lvv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张江 上海 独角兽 ipo 互联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